redis 集群模式

        Redis ⽀持三种集群模式,分别为主从模式、哨兵模式和 Cluster 模式
        最初,Redis 采⽤主从模式构建集群。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主节点 (master) 出现故障,需要⼿动将从节点 (slave) 转换为主节点。然⽽,这种模式在故障恢复⽅⾯效率不⾼。
        为了提⾼系统的可⽤性,Redis 引⼊了哨兵模式。在哨兵模式中,⼀个哨兵集群负责监控主节点和从节点。如果检测到主节点故障,系统可以⾃动将从节点晋升为新的主节点。这提⾼了故障恢复的⾃动化程度。
        尽管如此,哨兵模式仍然⾯临内存容量和写⼊性能的限制,因为这种模式的写⼊能⼒仍然局限于单个节点。为了解决这⼀问题,Redis 3.x 版本之后推出了 Cluster 集群模式。 Cluster 模式通过数据分⽚和节点的⽔平扩展,实现了更⾼效的内存利⽤和写⼊性能。4

1.主从模式

1.1概念
Redis 的主从复制架构中,系统通过定义主库( master )和从库( slave )的⻆⾊,实现数据的⾼效同步和备份。这⼀架构具体包含以下特点:
master 的读写能⼒ master 是系统中的数据中⼼,它不仅承担全部的写操作,还能处理读请求。当在 master 上执⾏任何改变数据的操作时,这些更改会⾃动且实时地同步到所有 slave。
单向数据流 :数据同步流是单向的,意味着数据只从 master 流向 slave ,确保了数据同步的⼀致性和可靠性。
slave 的只读特性 slave 通常被配置为只读模式,它们接收并存储从 master 传来的数据。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分散读取压⼒,从⽽提⾼系统的整体读取性能。
slave 的对应关系 :⼀个 master 可以对应多个 slave ,形成⼀对多的关系。这种结构利于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读取负载的分散。相反,⼀个 slave 只能对应⼀个 master ,以保持数据同步的
⼀致性。
slave 的容错性 :如果某个 slave 出现故障,它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是最⼩的。即便在 slave 宕机的情况下,其它 slave 仍能继续提供读服务, master 也能保持正常的读写操作。当故障的slave 恢复后,它会⾃动从 master 同步缺失的数据。
master 故障的影响 master 的故障会导致 Redis 暂时⽆法处理新的写请求,但已连接的 slave 可以继续提供读服务。⼀旦 master 恢复, Redis 会重新提供完整的读写服务。
master 故障的应对机制 :在当前的 master 发⽣故障时,系统不会⾃动在 slave 中选择⼀个新的 master 。这需要通过额外的⾼可⽤性解决⽅案来实现,例如使⽤ Redis Sentinel Redis Cluster来管理 master 的选举和故障转移。
1.2 主从复制原理
1.2.1 全量复制
从节点通过配置⽂件中的replicaof {masterip} {port} 获得主节点 ip port ,然后向主节点发送 psync {repID} {offset} 指令,其中 repID 表示主节点唯⼀标识,offset 为复制偏移量,因为当前从节点与主节点尚未连接,且尚未开始复制,所以repID ? offset -1
主节点收到 psync {repID} {offset} 指令后,会响应从节点并发送fullresync {repID} {offset} 指令,从节点会将主节点的repID offset 保存下来;
主节点收到 psync {repID} {offset} 指令后,会执⾏ bgsave 异步的⽣成 RDB ⽂件,然后主节点将 RDB ⽂件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接收到RDB ⽂件后,会清空内存数据,然后加载RDB ⽂件的数据到内存中;
由于主节点⽣成 RDB ⽂件时是异步⽣成的,此时主节点是⾮阻塞的,可以继续处理业务,所以在⽣成 RDB ⽂件期 发送 RDB ⽂件期间 从节点加载 RDB ⽂件期间 主节点执⾏的写指令均会存放到缓冲区replication_buffer中,所以当从节点加载完RDB ⽂件后,主节点会将 replication_buffer 中的内容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会执⾏replication_buffer 中的指令,从⽽达到和主节点⼀致的状态。
1.2.2 增量复制
主节点和从节点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断开了连接,⽽断开连接这段时间⾥主节点⼜处理了⼀些写指令,那么从节点重新连接后,应该怎么将断开连接那段时间⾥的写指令同步给重
连的从节点?通常的想法就是 再执⾏⼀次全量同步 ,在 2.8 之前的版本,确实是这么实现的,但从 2.8 版本开始,引⼊了 增量同步
具体的实现如下。
主节点维护着⼀份 repl_backlog_buffer 缓冲区域,叫做 复制积压缓冲区 ,主节点在任何时候执⾏写指令时,都会将写指令记录在 repl_backlog_buffer 中, repl_backlog_buffer 是⼀个环形数组,所以当数组满时,后续再添加的写指令会覆盖旧的写指令,因此主节点还使⽤了⼀个叫做master_repl_offset 的偏移量,来记录主节点的存到 repl_backlog_buffer 中的最新写指令的位置, master_repl_offset 就是上⾯提到的offset ,只不过在主节点中叫做 master_repl_offset
从节点也有⼀个偏移量叫做 slave_repl_offset ,⽤来记录从节点已经从主节点的 repl_backlog_buffer 中同步到的最新写指令的位置;
主节点收到写指令后, master_repl_offset 增加,从节点从主节点的 repl_backlog_buffer 同步了写指令后, slave_repl_offset 增加;
从节点断开重连后,会向主节点发送 psync {repID} {slave_repl_offset} 指令,此时 slave_repl_offset 通常会⼩于 master_repl_offset ,所以主节点仅需要将slave_repl_offset master_repl_offset 之间的写指令同步给从节点,这就是 增量同步
特别注意 :如果 repl_backlog_buffer 中记录的从节点断开连接期间的写指令已经被后续的写指令覆盖,那么此时不能执⾏增量同步,⽽是需要执⾏全量同步,所以需要将repl_backlog_buffer 的⼤⼩设置⼀个合理的值,来尽可能的保证不出现重连后需要全量同步的情况。

2.哨兵集群架构

        哨兵模式是主从复制模式的⼀种进阶形式,继承了主从复制的所有优势,如数据⼀致性和读写分离。它的核⼼优点在于能够⾃动实现主从切换和故障转移,从⽽提升了系统的可⽤性和鲁棒性。在哨兵模式下,系统能够从⼿动切换转变为⾃动切换,极⼤地增强了系统的⾃动化程度和稳定性。然⽽,哨兵模式也存在⼀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在线扩容⽅⾯。当集群容量接近或达到上限时,进⾏扩容操作相对较为复杂和困难。
        哨兵通过发送命令(ping命令),等待Redis服务器响应,如果在指定时间内,主机Redis⽆响应,从机则判断主机宕机,选举从机上位,从⽽监控运⾏的多个Redis实例。
第⼀步:⼼跳机制
每个 Sentinel 会每秒钟⼀次的频率向它所知的主服务器、从服务器 以及其他 Sentinel 实例 发送⼀个 PING 命令,获取其拓扑结构和状态信息。
第⼆步:判断master节点是否下线
每个 sentinel 哨兵节点每隔1s 向所有的节点发送⼀个PING命令,作⽤是通过⼼跳检测,检测主从服务器的⽹络连接状态。
如果 master 节点回复 PING 命令的时间超过 down-after-milliseconds 设定的阈值(默认30s)则这个 master 会被sentinel 标记为主观下线。
第三步:基于Raft算法选举领头sentinel
master客观下线,那就需要⼀个sentinel来负责故障转移,所以需要通过选举⼀个sentinel的领头⽺来解决。
第四步:故障转移
故障转移的⼀个主要问题和选择领头sentinel问题差不多,就是要选择⼀个slaver节点来作为master。
选择主Maseter过程⼤致如下:
① 选择优先级最⾼的节点,通过sentinel配置⽂件中的replica-priority配置项,这个参数越⼩,表示优先级越⾼;
② 如果第⼀步中的优先级相同,选择offset最⼤的,offset表示主节点向从节点同步数据的偏移量,越⼤表示同步的数据越多;
③ 如果第⼆步offset也相同,选择run id较⼩的;
这样通过以上四⼤步骤,实现由Redis Sentinel⾃动完成故障发现和转移,实现⾃动⾼可⽤。
第五步:通知
通知所有⼦节点新的master,后边从新的master上边同步数据;⼴播通知所有客户端新的master。

3.Cluster模式

        由于数据量过⼤,单个Master 复制集难以承担,因此需要对多个复制集进⾏集群,形成⽔平扩展每个复制集只负责存储整个数据集的⼀部分,这就是 Redis 的集群,其作⽤是提供在多个Redis 节点间共享数据的程序集。
        Redis的数据分片(sharding)是一种将一个Redis数据集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存储在不同的Redis节点上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将一个单独的Redis数据库扩展到多个物理机器上,从而提高Redis集群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Redis数据分片的实现方式通常是将数据按照某种规则(例如,key的hash值)分配到不同的节点上。当客户端想要访问某个key时,它会先计算出这个key应该存储在哪个节点上,然后直接连接到该节点进行操作。因此,对于客户端而言,Redis集群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统一的数据库,而不需要关心数据的实际分布情况。
在Redis的Cluster 集群模式中,使用哈希槽(hash slot)的方式来进行数据分片,将整个数据集划分为多个槽,每个槽分配给一个节点。客户端访问数据时,先计算出数据对应的槽,然后直接连接到该槽所在的节点进行操作。Redis Cluster还提供了自动故障转移、数据迁移和扩缩容等功能,能够比较方便地管理一个大规模的Redis集群。
Redis 集群有 16384 个哈希槽,每个 key 通过 CRC16 校验后对 16384 取模来决定放置哪个槽,集群的每个节点负责⼀部分 hash 槽。
集群的整个数据库被分为 16384 个槽( slot ),数据库中的每个键都属于这16384 个槽的其中⼀个,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可以处理 0 个或最多 16384 个槽。
Key 与哈希槽映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骤:
1. 根据键值对的 key ,使⽤ CRC16 算法,计算出⼀个 16 bit 的值;
2. 16 bit 的值对 16384 执⾏取模,得到 0 16383 的数表示 key 对应的哈希槽。
  • 13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