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inux

提示:这是Linux篇

一、目录处理命令

1.1、Linux目录结构

linux的文件系统采用的是倒树状目录结构,在此结构中的最上层是根目录“/”,然后在根目录下再创建其他的目录。下面来看下几个主要的目录
Linux目录结构

1.2、ls 查看目录

语法:

ls  [参数]  目录

参数:

-l   详细展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简写为 ll
-a   查看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
-la  上面两个功能的组合(详细查看所有文件)

ls 查看目录

1.3、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语法:

 pwd

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1.4、cd 切换目录

语法:

cd [目录路径]

目录表达形式:

/    从根目录开始写的绝对路径目录 
..   上层目录
.    当前目录
~    宿主目录(家目录)

cd 切换目录

1.5、mkdir 创建目录

语法:

mkdir  目录  [参数] 

参数:

-p  一次性创建多级目录
-v  显示创建过程

总结:

mkdir  目录路径(推荐使用绝对路径)  -pv

mkdir 创建目录

1.6、rm 删除

语法:

rm [参数] 目录或文件

参数:

-r 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删除
-f 强制删除

总结:

rm  -rf  文件(目录)路径

rm 删除

1.7、cp 复制

语法:

cp -r 源目录 目标目录

参数: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总结:

cp  -r  源目录(文件) 目标目录/  复制目录或文件到指定目录下
cp  -r  源目录(文件) 目标目录(文件)  复制并改名

cp 复制

1.8、mv 剪切

语法:

mv 原目录位置 新目录的位置

总结:

mv  源目录(文件)    目标目录/           剪切一个目录或文件到指定目录下
mv  源目录(文件)    目标目录(文件)      剪切并改名一个目录或文件

mv 剪切

1.9、find 查找

语法:

find  路径  -name  文件名【允许模糊匹配】

find 查找

1.10、打包命令

1.10.1、压缩命令

语法:

tar  参数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目录或文件

参数:

-c 创建新的文件
-f 文件名由命令台设置
-v 输出文件清单
-z 自动识别压缩或解压

总结:

tar -zcvf  压缩包名称(*.tar.gz)  要压缩的文件或者目录
tar -zcvf etc.tar.gz  /opt/etc
cd /opt
tar -zcvf etc.tar.gz  etc

1.10.2、解压命令

语法:

tar  参数  压缩文件  [-C 要解压到的目录]

参数:

-z 自动识别压缩或解压
-x 取出文件中的内容	
-v 输出文件清单
-f 文件名由命令台设置

总结:

tar  -zxvf  压缩文件 -C 要解压的目录

二、文件处理命令

2.1、more 查看文件

语法:

more 文件名 

扩展:

 cat  文件名     输出文件的所有内容到屏幕上,默认定位到最后一页
    more 文件名     从第一页开始,按回车键换行,按空格健翻页,q退出
    head -n 7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前7行内容
    tail -n 7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后7行内容
    tail -f 文件名  动态查看文件信息    (非常重要,常用于查看项目日志文件)

2.2、touch 创建文件

语法:

 touch 文件名

2.3、vim 编辑文件

linux 下的 vi 是一种文字编辑器,后来的升级版本是vim。

打开文件

vim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就是打开文件; 如果文件不存在,就是新建打开 )

编辑文件

使用vim刚刚进入文件,我们处于命令行模式,此时不能进行文件的编辑,
此时按下键盘上的i键就能进入编辑模式,然后就能修改文件内容了。

保存文件

当编辑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编辑好的文件进行保存,此时需要先退出编辑模式,按一下ESC键,就可以退出到命令行模式。
此时如果想保存并退出文件,需要在此模式下输入 :wq 然后回车 
如果想不保存直接退出文件,需要在此模式下输入 :q! 然后回车

三、权限管理命令

3.1、文件明细

3.1.1、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在Linux中有一句话叫一切皆文件,就是说linux下的所有东西都是文件。

但是文件有不同的类型,linux规定了三种类型,分别是: d 目录文件 - 普通文件 l 链接文件

3.1.2、文件属主(组)

在linux下,创建出来的文件都会默认有一个默认属主和默认属组。

就像是一个文件一出生就被标记了它的管理者和管理组一样。

3.2.3、文件权限

在linux中,有三种权限分别是读权限、写权限和执行权限。他们分别有对应的英文表示和数字表示:

读     r     4
写     w     2
执行   x     1

他们的组合就可以代表某类用户对一个文件的权限

英文比如  rw(可读可写)  wx(可写可执行)  wrx(可读可写可执行)  
数字比如  6(可读可写)   3(可写可执行)   7(可读可写可执行)

文件权限

3.2、权限控制

文件的具体权限控制就是明确定义了:什么身份对这个文件有什么权限

权限控制

3.2.1、形式一

chmod 用户类型+(-)  权限的英文表示  -R  文件

3.2.2、形式二

chmod  英文权限标识  -R  文件

3.2.3、形式三

chmod  数字权限标识  -R  文件

权限控制

四、其它实用命令

4.1、查看进程

语法:

 ps -ef  |  grep 程序名

解释:

ps -ef   查看所有的正在运行的进程
|        管道命令,它会将管道前面的命令输出作为管道后面的命令输入
grep     文本搜索命令

查看进程

4.2、强杀进程

语法:

kill -9  进程号

强杀进程

4.3、查看端口

语法:

netstat  -an  |  grep 端口号

解释:

netstat  -an   查看所有的正在占用的端口号
|              管道命令,它会将管道前面的命令输出作为管道后面的命令输入
grep           文本搜索命令

查看端口

4.4、关机和重启

shutdown -h now    关机
reboot             重启

4.5、设置静态ip

① 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先要确定好当前网段
设置静态ip
② 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BOOTPROTO=static  # 有dhcp 改成static
ONBOOT=yes   # 必须是yes

IPADDR=192.168.136.3   # 新增 IP地址 网段必须跟你虚拟机中一致
NETMASK=255.255.255.0    # 新增 子网掩码 固定
GATEWAY=192.168.136.2    # 新增  网关网段.2
DNS1=192.168.136.2       # 新增  跟网关一致

③ 编辑 /etc/hosts, 添加这行内容

192.168.136.3  localhost

④ 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五、防火墙命令

5.1、防火墙服务的相关操作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重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打开防火墙开机自启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开机自启  

5.2、设定防火墙规则

防火墙开启默认是禁止所有端口访问的
	允许某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禁止某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80/tcp  --permanent
	查看允许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注意:使用--permanent代表永久生效,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加载服务  firewall-cmd --reload

常用端口说明:
	3306  mysql
	8080  tomcat
	6379  redis
	80    nginx

六、后端程序部署

6.1、安装包类型

1. 二进制发布包安装
	软件已经针对具体平台编译打包发布,只要解压,修改配置即可

2. 源码编译安装  
	软件以源码工程的形式发布,需要自己编译打包

3. rpm安装
	软件已经按照redhat的包管理规范进行打包,使用rpm命令进行安装,不能自行解决库依赖问题   a  b   c
        安装:rpm  -ivh  rpm文件
        升级:rpm  -Uvh  rpm文件
        卸载:rpm  -e --nodeps 软件名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rpm -qa | grep 具体名
        
4. yum安装
	一种在线软件安装方式,本质上还是rpm安装,自动下载安装包并安装,安装过程中自动解决库依赖问题
		yum install 软件名      (yum install ksh)
		yum localinstall 本地rpm包

6.2、安装JDK

#0 把压缩包直接拖到/usr/local/src
#1 解压
	tar -zxvf /usr/local/src/jdk-11.0.18_linux-x64_bin.tar.gz -C /usr/local/
#2 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1.0.18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3 更新配置文件
	source /etc/profile
#4 测试
	java -version

6.3、安装MySQL

# 上传所有的rpm包到/usr/local/src/mysql/下

# 安装软件
	yum localinstall /usr/local/src/mysql/* -y
	# 如果报 "未知的名称或服务" 那就切换服务源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清空并生成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 启动mysql服务器 
	systemctl start mysqld
	
# 查看密码
	cat /var/log/mysqld.log   # upu8fY1Lm.8>
	
# 使用日志提供的密码登录mysql   upu8fY1Lm.8>
	mysql -uroot -p     --回车后输入密码
	
# 设置一个新的账号密码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qaz@WSX'; -- 重置密码(此密码要求很复杂)
	create user 'heima'@'%' identified by '1qaz@WSX'; -- 创建一个可以再任意位置登录的heima用户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heima'@'%'; -- 授权
	flush privileges; -- 刷新
	exit; -- 退出mysql

# 防火墙放行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6.4、安装Redis

#1 安装需要的依赖[复制]
	yum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y	
	# 如果报 "未知的名称或服务" 那就切换服务源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清空并生成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再重新安装需要的依赖
   yum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y	
#2 解压
	tar -zxvf /usr/local/src/redis-3.0.7.tar.gz -C /usr/local/src/
#3 编译
	cd /usr/local/src/redis-3.0.7/
	make
#4 安装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5 添加配置文件, 将redis配置文件复制到redis的安装目录的bin目录下
	cp /usr/local/src/redis-3.0.7/redis.conf /usr/local/redis/bin/
#6 修改配置文件, 编辑配置文件,将redis服务修改成后台运行
	vim /usr/local/redis/bin/redis.conf
	将daemonize no选项修改成daemonize yes
	设置bind为 bind  0.0.0.0
	设置requirepass的值为itheima
#7 启动redis服务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bin/redis.conf
#8 防火墙放行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9 [非必要操作]关闭Redis
	# 查看运行的redis进程
		ps -ef | grep redis
	# 杀掉redis的进程
		kill -9 2738[此处是redis进程号]

6.5、数据库迁移

  1. 将本地数据导出成sql文件
  2. 连接服务器上的数据库
  3. 将sql文件导入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6.6、项目部署

6.6.1、打包

  1. 修改数据库连接
  2. 添加打包配置
<!--在pom.xml的project节点中添加下面配置,然后执行maven clean package-->
<build>
    <finalName>sky-take-out</finalName>
    <plugins>
        <plugin>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maven-plugin</artifactId>
            <executions>
                <execution>
                    <goals>
                        <goal>repackage</goal>
                    </goals>
                </execution>
            </executions>
        </plugin>
    </plugins>
</build>
  1. 执行打包命令

6.6.2、上传jar包

将得到的jar包上传到服务器上

6.6.3、运行程序

java -jar /usr/local/sky-take-out.jar --server.port=9090

上面方式会占据控制台运行,下面是后台运行

nohup java -jar /usr/local/sky-take-out.jar --server.port=9090 > /usr/local/9090.log  2>&1 &
nohup java -jar dkd-admin.jar --server.port=8080 > /root/8080.log  2>&1 &

6.6.4、放行端口

使用下面命令,放行防火墙9090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9090/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七、前端程序部署

7.1Nginx

Ngin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服务器,由俄罗斯的程序设计师伊戈尔·西索夫所开发。

Nginx性能非常优秀,官方测试 nginx 能够支撑5万并发链接,并且cpu、内存等资源消耗却非常低,运行非常稳定。

Nginx的作用有很多,我们经常使用的是用它来做静态资源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

7.2、软件安装

nginx给我们提供的是原码包

#1 安装基础包  
	yum install gcc-c++ pcre pcr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y 
#2 解压文件
	tar -zxvf /usr/local/src/nginx-1.22.1.tar.gz  -C  /usr/local/src
#3 配置
	cd /usr/local/src/nginx-1.22.1/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4 编译
	make
#5 安装
	make install
#6 启动
	/usr/local/nginx/sbin/nginx
#7 防火墙放行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7.3、实战–静态资源

  1. 上传前端代码
  2. 修改配置
  3. 重新加载nginx配置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7.4、实战–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就是对服务端进行代理,浏览器将请求发送到nginx,nginx会将合适的请求转发给后端的tomcat :核心是Nginx转发到哪里前端是不知道的
实战--反向代理

     location /api/{
          # 反向代理
          proxy_pass http://192.168.85.10:9090/admin/;
        }

7.5、实战–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LB)意思就是将一份负载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
实战--负载均衡
实战--负载均衡

# 1. 再次启动一个后端程序,端口号设置为9091
	nohup java -jar /usr/local/sky-take-out.jar --server.port=9091  > /usr/local/9091.log &
	
# 2. 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
	# 声明负载均衡
	upstream tomcatserver{
       server 192.168.85.10:9090;
       server 192.168.85.10:9091;
    }
    
    server {
	   # 声明反向代理 	       
        location /api/{
          # 反向代理
          proxy_pass http://tomcatserver/admin/;
        }
	}
    
# 3. 重新加载nginx配置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 4. 新开两个窗口, 分别观察两个日志的输出
tail -f /usr/local/9090.log
tail -f /usr/local/9091.log

Nginx中提供了下面几种负载均衡策略:

名称说明特点
默认方式轮询
weight权重根据权重分发请求,权重大的分配到请求的概率大
fair最快时间优先把请求分发给处理请求时间短的服务器
least_conn最少连接哪个服务器当前处理的连接少, 请求优先转发到这台服务器
ip_hash依据ip分配根据客户端请求的IP地址计算hash值, 根据hash值来分发请求,
同一个IP发起的请求, 会发转发到同一个服务器上
url_hash依据url分配根据客户端请求url地址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来分发请求,
同一个url请求, 会发转发到同一个服务器上

轮询(默认)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85.10:9090;
      server 192.168.85.10:9091; 
 } 

指定权重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85.10:9090 weight=3; 
      server 192.168.85.10:9091 weight=1;
} 

IP绑定 ip_hash

upstream backserver {
    ip_hash; 
    server 192.168.85.10:9090;
    server 192.168.85.10:9091;
} 

fair

upstream backserver {
      fair;
      server 192.168.85.10:9090;
      server 192.168.85.10:9091;
} 

url_hash

upstream backserver {
    hash $request_uri;
    server 192.168.85.10:9090;
    server 192.168.85.10:9091;
} 

八、docker

8.1、安装

卸载旧版

yum remove docker \
    docker-client \
    docker-client-latest \
    docker-common \
    docker-latest \
    docker-latest-logrotate \
    docker-logrotate \
    docker-engine \
    docker-selinux 

配置Docker的yum库

//首先要安装一个yum工具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安装成功后,执行命令,配置Docker的yum源(已更新为阿里云源):
sudo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sudo sed -i 's+download.docker.com+mirrors.aliyun.com/docker-ce+' /etc/yum.repos.d/docker-ce.repo
//更新yum,建立缓存
sudo yum makecache fast

安装Docker

yum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docker-buildx-plugin docker-compose-plugin

启动和校验

# 启动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停止Docker
systemctl stop docker

# 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 设置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执行docker ps命令,如果不报错,说明安装启动成功
docker ps

8.2、部署MySQL

使用Docker安装,仅仅需要一步即可,在命令行输入下面的命令

docker run -d \
  --name mysql \
  -p 3306:3306 \
  -e TZ=Asia/Shanghai \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 \
  mysql

解读:

  • docker run -d :创建并运行一个容器,-d则是让容器以后台进程运行
  • –name mysql : 给容器起个名字叫mysql,你可以叫别的
  • -p 3306:3306 : 设置端口映射。
    • 容器是隔离环境,外界不可访问。但是可以将宿主机端口映射容器内到端口,当访问宿主机指定端口时,就是在访问容器内的端口了。
    • 容器内端口往往是由容器内的进程决定,例如MySQL进程默认端口是3306,因此容器内端口一定是3306;而宿主机端口则可以任意指定,一般与容器内保持一致。
    • 格式: -p 宿主机端口:容器内端口,示例中就是将宿主机的3306映射到容器内的3306端口
    • e TZ=Asia/Shanghai : 配置容器内进程运行时的一些参数
    • 格式:-e KEY=VALUE,KEY和VALUE都由容器内进程决定
    • 案例中,TZ =Asia/Shanghai是设置时区;MYSQL_ROOT_PASSWORD=123是设置MySQL默认密码
  • mysql : 设置镜像名称,Docker会根据这个名字搜索并下载镜像
    • 格式:REPOSITORY:TAG,例如mysql:8.0,其中REPOSITORY可以理解为镜像名,TAG是版本号
    • 在未指定TAG的情况下,默认是最新版本,也就是mysql:latest
  • –restart=always服务器重启后容器会自动启动

Docker本身包含一个后台服务,我们可以利用Docker命令告诉Docker服务,帮助我们快速部署指定的应用。Docker服务部署应用时,首先要去搜索并下载应用对应的镜像,然后根据镜像创建并允许容器,应用就部署完成了。

部署

8.3、Docker基础

8.3.1、常见命令

其中,比较常见的命令有:

命令说明文档地址
docker pull拉取镜像docker pull
docker images查看本地镜像docker images
docker rmi删除本地镜像docker rmi
以上是镜像的相关命令,接下来是容器的命令
docker run创建并运行容器(不能重复创建)docker run
docker stop停止指定容器docker stop
docker start启动指定容器docker start
docker restart重新启动容器docker restart
docker rm删除指定容器docs.docker.com
docker ps查看容器docker ps
docker logs查看容器运行日志docker logs
docker exec进入容器docker exec
docker save保存镜像到本地压缩文件docker save
docker load加载本地压缩文件到镜像docker load
docker inspect查看容器详细信息[docker inspect](
补充:

默认情况下,每次重启虚拟机我们都需要手动启动Docker和Docker中的容器。通过命令可以实现开机自启:

# Docker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Docker容器开机自启
docker update --restart=always [容器名/容器id]

演示:

# 第1步,去DockerHub查看nginx镜像仓库及相关信息

# 第2步,拉取Nginx镜像或者直接解压提供好的tar包   docker load -i nginx.tar
docker pull nginx

# 第3步,查看镜像
docker images
# 结果如下: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nginx        latest    605c77e624dd   16 months ago   141MB
mysql        latest    3218b38490ce   17 months ago   516MB

# 第4步,创建并允许Nginx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restart=always nginx -p 80:80 nginx

# 第5步,查看运行中容器
docker ps
# 也可以加格式化方式访问,格式会更加清爽
docker ps --format "table {{.ID}}\t{{.Image}}\t{{.Ports}}\t{{.Status}}\t{{.Names}}"

# 第6步,访问网页,地址:http://虚拟机地址

# 第7步,停止容器
docker stop nginx

# 第8步,查看所有容器
docker ps -a --format "table {{.ID}}\t{{.Image}}\t{{.Ports}}\t{{.Status}}\t{{.Names}}"

# 第9步,再次启动nginx容器
docker start nginx

# 第10步,再次查看容器
docker ps --format "table {{.ID}}\t{{.Image}}\t{{.Ports}}\t{{.Status}}\t{{.Names}}"

# 第11步,查看容器详细信息
docker inspect nginx

# 第12步,进入容器,查看容器内目录
docker exec -it nginx bash
# 或者,可以进入MySQL
docker exec -it mysql mysql -uroot -p

# 第13步,删除容器
docker rm nginx
# 发现无法删除,因为容器运行中,强制删除容器
docker rm -f nginx

起别名

# 修改/root/.bashrc文件
vi /root/.bashrc
内容如下:
# .bashrc

# User specific aliases and functions

alias rm='rm -i'
alias cp='cp -i'
alias mv='mv -i'
alias dps='docker ps --format "table {{.ID}}\t{{.Image}}\t{{.Ports}}\t{{.Status}}\t{{.Names}}"'
alias dis='docker images'

# Source global definitions
if [ -f /etc/bashrc ]; then
        . /etc/bashrc
fi
//然后,执行命令使别名生效
source /root/.bashrc

8.3.2、数据卷

数据卷(volume)是一个虚拟目录,是容器内目录与宿主机目录之间映射的桥梁。

以Nginx为例,我们知道Nginx中有两个关键的目录:

  • html:放置一些静态资源
  • conf:放置配置文件

如果我们要让Nginx代理我们的静态资源,最好是放到html目录;如果我们要修改Nginx的配置,最好是找到conf下的nginx.conf文件。

但遗憾的是,容器运行的Nginx所有的文件都在容器内部。所以我们必须利用数据卷将两个目录与宿主机目录关联,方便我们操作。如图:
数据卷
在上图中:

  • 我们创建了两个数据卷:conf、html

  • Nginx容器内部的conf目录和html目录分别与两个数据卷关联。

这样以来,容器内的conf和html目录就 与宿主机的conf和html目录关联起来,我们称为挂载。只要我们将静态资源放入宿主机对应目录,就可以被Nginx代理了。

数据卷的相关命令有:

命令说明文档地址
docker volume create创建数据卷docker volume create
docker volume ls查看所有数据卷docs.docker.com
docker volume rm删除指定数据卷docs.docker.com
docker volume inspect查看某个数据卷的详情docs.docker.com
docker volume prune清除数据卷[docker volume prune](

注意:容器与数据卷的挂载要在创建容器时配置,对于创建好的容器,是不能设置数据卷的。而且创建容器的过程中,数据卷会自动创建。

nginx的html目录挂载

# 1.首先创建容器并指定数据卷,注意通过 -v 参数来指定数据卷
docker run -d --name nginx -p 80:80 -v /root/html:/usr/share/nginx/html nginx

# 2.然后在/root/html中放入一些静态资源文件,比如 资料\nginx\html\hmall-portal中的所有文件
 
# 3.http://宿主机IP  打开页面,查看效果

演示一下MySQL的数据卷例如:

# 会被识别为当前目录下的mysql目录,运行时如果不存在会创建目录
-v ./mysql:/var/lib/mysql 

本地目录挂载:

# 1.删除原来的MySQL容器
docker rm -f mysql

# 2.进入root目录
cd ~

# 3.创建并运行新mysql容器,挂载本地目录
docker run -d \
  --name mysql \
  --restart=always \
  -p 3306:3306 \
  -e TZ=Asia/Shanghai \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 \
  -v /root/mysql/data:/var/lib/mysql \
  -v /root/mysql/conf:/etc/mysql/conf.d \
  -v /root/mysql/init:/docker-entrypoint-initdb.d \
  mysql

# 4.查看root目录,可以发现~/mysql/data目录已经自动创建好了
 
# 5.使用mysql客户端工具链接刚刚创建好的

8.3.3、镜像

我们打包镜像也是分成这么几步:

  • 准备Linux运行环境(java项目并不需要完整的操作系统,仅仅是基础运行环境即可)
  • 安装并配置JDK
  • 拷贝jar包
  • 配置启动脚本

上述步骤中的每一次操作其实都是在生产一些文件(系统运行环境、函数库、配置最终都是磁盘文件),所以镜像就是一堆文件的集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镜像文件不是随意堆放的,而是按照操作的步骤分层叠加而成,每一层形成的文件都会单独打包并标记一个唯一id,称为Layer(层)。这样,如果我们构建时用到的某些层其他人已经制作过,就可以直接拷贝使用这些层,而不用重复制作。

例如,第一步中需要的Linux运行环境,通用性就很强,所以Docker官方就制作了这样的只包含Linux运行环境的镜像。我们在制作java镜像时,就无需重复制作,直接使用Docker官方提供的CentOS或Ubuntu镜像作为基础镜像。然后再搭建其它层即可,这样逐层搭建,最终整个Java项目的镜像结构如图所示:
镜像
Dockerfile:

由于制作镜像的过程中,需要逐层处理和打包,比较复杂,所以Docker就提供了自动打包镜像的功能。我们只需要将打包的过程,每一层要做的事情用固定的语法写下来,交给Docker去执行即可。

而这种记录镜像结构的文件就称为Dockerfile

其中的语法比较多,比较常用的有:

指令说明示例
FROM指定基础镜像FROM centos:6
ENV设置环境变量,可在后面指令使用ENV key value
COPY拷贝本地文件到镜像的指定目录COPY ./xx.jar /tmp/app.jar
RUN执行Linux的shell命令,一般是安装过程的命令RUN yum install gcc
EXPOSE指定容器运行时监听的端口,是给镜像使用者看的EXPOSE 8080
ENTRYPOINT镜像中应用的启动命令,容器运行时调用ENTRYPOINT java -jar xx.jar
要基于Ubuntu镜像来构建一个Java应用,其Dockerfile内容如下:
# 指定基础镜像
FROM ubuntu:16.04
# 配置环境变量,JDK的安装目录、容器内时区
ENV JAVA_DIR=/usr/local
ENV TZ=Asia/Shanghai
# 拷贝jdk和java项目的包
COPY ./jdk8.tar.gz $JAVA_DIR/
COPY ./docker-demo.jar /tmp/app.jar
# 设定时区
RUN ln -snf /usr/share/zoneinfo/$TZ /etc/localtime && echo $TZ > /etc/timezone
# 安装JDK
RUN cd $JAVA_DIR \
 && tar -xf ./jdk8.tar.gz \
 && mv ./jdk1.8.0_144 ./java8
# 配置环境变量
ENV JAVA_HOME=$JAVA_DIR/java8
ENV PATH=$PATH:$JAVA_HOME/bin
# 指定项目监听的端口
EXPOSE 8080
# 入口,java项目的启动命令
ENTRYPOINT ["java", "-jar", "/app.jar"]

有人提供了基础的系统加JDK环境,我们在此基础上制作java镜像,就可以省去JDK的配置了:

# 基础镜像
FROM openjdk:11.0-jre-buster
# 设定时区
ENV TZ=Asia/Shanghai
RUN ln -snf /usr/share/zoneinfo/$TZ /etc/localtime && echo $TZ > /etc/timezone
# 拷贝jar包
COPY docker-demo.jar /app.jar
# 入口
ENTRYPOINT ["java", "-jar", "/app.jar"]
# 基础镜像
FROM openjdk:11.0-jre-buster
 
# 拷贝jar包
COPY hm-service.jar /hm.jar
# 入口
ENTRYPOINT ["java", "-jar", "/hm.jar"]

构建镜像:

# 进入镜像目录
cd /root/demo
# 开始构建
docker build -t docker-demo:1.0 .
docker build -t heima:1.0 .

命令说明:

  • docker build : 就是构建一个docker镜像

  • -t docker-demo:1.0 :-t参数是指定镜像的名称(repository和tag)

  • . : 最后的点是指构建时Dockerfile所在路径,由于我们进入了demo目录,所以指定的是 . 代表当前目录,也可以直接指定Dockerfile目录:

  • # 直接指定Dockerfile目录
    docker build -t docker-demo:1.0 /root/demo
    

结果: docker run --name=dd -p 8080:8080 docker-demo:1.0

查看镜像列表:

# 查看镜像列表:
docker images
# 结果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docker-demo   1.0       d6ab0b9e64b9   27 minutes ago   327MB
nginx         latest    605c77e624dd   16 months ago    141MB
mysql         latest    3218b38490ce   17 months ago    516MB

然后尝试运行该镜像:

# 1.创建并运行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dd -p 8080:8080 docker-demo:1.0
# 2.查看容器
dps
# 结果
CONTAINER ID   IMAGE             PORTS                                                  STATUS         NAMES
78a000447b49   docker-demo:1.0   0.0.0.0:8080->8080/tcp, :::8090->8090/tcp              Up 2 seconds   dd
f63cfead8502   mysql             0.0.0.0:3306->3306/tcp, :::3306->3306/tcp, 33060/tcp   Up 2 hours     mysql

# 3.访问
curl localhost:8080/hello/count

8.3.4、网络

首先,我们查看下MySQL容器的详细信息,重点关注其中的网络IP地址:

# 1.用基本命令,寻找Networks.bridge.IPAddress属性
docker inspect mysql
 
# 得到IP地址如下:
172.17.0.2

# 2.然后通过命令进入dd容器
docker exec -it dd bash

# 3.在容器内,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
ping 172.17.0.2
# 结果
PING 172.17.0.2 (172.17.0.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72.17.0.2: icmp_seq=1 ttl=64 time=0.053 ms
64 bytes from 172.17.0.2: icmp_seq=2 ttl=64 time=0.059 ms
64 bytes from 172.17.0.2: icmp_seq=3 ttl=64 time=0.058 ms

发现可以互联,没有问题。

但是,容器的网络IP其实是一个虚拟的IP,其值并不固定与某一个容器绑定,如果我们在开发时写死某个IP,而在部署时很可能MySQL容器的IP会发生变化,连接会失败。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于docker的网络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常见命令有:

命令说明文档地址
docker network create创建一个网络docker network create
docker network ls查看所有网络docs.docker.com
docker network rm删除指定网络docs.docker.com
docker network prune清除未使用的网络docs.docker.com
docker network connect使指定容器连接加入某网络docs.docker.com
docker network disconnect使指定容器连接离开某网络docker network disconnect
docker network inspect查看网络详细信息[docker network inspect]

自定义网络

# 1.首先通过命令创建一个网络
docker network create hmall

# 2.然后查看网络
docker network ls
# 结果: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639bc44d0a87   bridge    bridge    local
403f16ec62a2   hmall     bridge    local
0dc0f72a0fbb   host      host      local
cd8d3e8df47b   none      null      local
# 其中,除了hmall以外,其它都是默认的网络

# 3.让dd和mysql都加入该网络,注意,在加入网络时可以通过--alias给容器起别名
# 这样该网络内的其它容器可以用别名互相访问!
# 3.1.mysql容器,指定别名为db,另外每一个容器都有一个别名是容器名
docker network connect hmall mysql --alias db
# 3.2.db容器,也就是我们的java项目
docker network connect hmall dd

# 4.进入dd容器,尝试利用别名访问db
# 4.1.进入容器
docker exec -it dd bash
# 4.2.用db别名访问
ping db
# 结果
PING db (172.18.0.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mysql.hmall (172.18.0.2): icmp_seq=1 ttl=64 time=0.070 ms
64 bytes from mysql.hmall (172.18.0.2): icmp_seq=2 ttl=64 time=0.056 ms
# 4.3.用容器名访问
ping mysql
# 结果:
PING mysql (172.18.0.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mysql.hmall (172.18.0.2): icmp_seq=1 ttl=64 time=0.044 ms
64 bytes from mysql.hmall (172.18.0.2): icmp_seq=2 ttl=64 time=0.054 ms

K,现在无需记住IP地址也可以实现容器互联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