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储元
存储元内包含MOS管和电容单元,MOS管是有电压阈值的电控开关,达到一定电压就会成为导体,否则就是绝缘体。当为MOS管输入高电平(即电压达到阈值),电容内保存的电荷就会往外流,此时外部如果接收到电信号,则此时为“输出1”;同理,若是此时外部施加的高电平信号,则会让电荷流进存储元内的电容单元,此时为“输入1”。
一条字选线产生的同一个电信号可以控制8个存储单元,每次可以同时读出或写入一整行存储元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称为一个存储字。多个存储字称为存储体。
- 译码器
根据CPU中地址寄存器MAR中给出的n位地址,转化为某一条字选线(总共2^n条)的高电平信号(0基)。从而得到该时刻是对哪一条存储字进行读写访问。数据从存储体中读到数据寄存器MDR中之后,会再通过数据总线与CPU进行连接和传输。
- 控制电路
控制MAR和MDR中的电信号稳定之后再进行传输。
- 片选线
根据地址线指定的地址,在多个存储芯片中,选择和控制需要进行读写操作的和不需要操作的存储芯片。需要操作的给予低电平,不需要进行操作的给予高电平。
头上划线表示该信号是低电平有效。如片选线CS上面就有划线。
- 读写控制线
一根时:WE 低电平写,高电平读。
两根时:WE允许写,OE允许读。二者都是低电平有效。
- 引脚数
根据存储单元个数,可以得到地址线的数目。
根据存储字长,可以得到数据线的数目。
存储芯片至少有一条片选线。
读写线可能一条,也可能两条,参照题意。
加起来就是金属引脚的数目。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