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学习之 5条件控制

Kotlin条件控制

java中条件控制关键字有if和switch,但是Kotlin中没有switch,但是有in和when。

when和java中的switch有点类似的作用。

for和while是循环条件关键字,这里先介绍条件控制的。

一.IF 表达式

这个用法和java中是非常相似的。

1.一个 if 语句包含一个布尔表达式和一条或多条语句。

//求最大值
// 传统用法
var max = a 
if (a < b) max = b

// 使用 else 
var max: Int
if (a > b) {
    max = a
} else {
    max = b
}

// 作为表达式
val max = if (a > b) a else b

注意Kotlin语句中没有分号;

我们也可以把 IF 表达式的结果赋值给一个变量。这个是Kotlin中独有的!

val max = if (a > b) {
    print("Choose a")
    a
} else {
    print("Choose b")
    b
}

Kotlin不需要像Java那种有一个三元操作符,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简单实现:


val c = if (condition) a else b

//Kotlin中
val c = if (a>b) a else b

//java中的代码示例:
int c=(a>b)?a:b

我感觉Kotlin中的还麻烦一些!

2.Kotlin示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r x = 0
    if(x>0){
        println("x 大于 0")
    }else if(x==0){
        println("x 等于 0")
    }else{
        println("x 小于 0")
    }

    var a = 1
    var b = 2
    val c = if (a>=b) a else b
    println("c 的值为 $c")
}

打印结果:
x 等于 0
c 的值为 2

这个Kotlin中的if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毕竟和java非常相似。

二.使用区间 关键字:in

使用 in 运算符来检测某个数字是否在指定区间内,区间格式为 x..y
这个也是Kotlin种独有的!

1.实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x = 5
    val y = 9
    if (x in 1..8) {
        println("$x 在区间内")
    }
     if (y in 1..8) {
        println("$y 在区间内")
    }else{
      println("$y 不在区间内")
     }
}

2.运行结果:

5 在区间内
9 不在区间内

in关键字虽然比较陌生,但是理解起来不难,看一次就能理解了。

三.When 表达式

when 将它的参数和所有的分支条件顺序比较,直到某个分支满足条件。

when 既可以被当做表达式使用也可以被当做语句使用。
如果它被当做表达式,符合条件的分支的值就是整个表达式的值,如果当做语句使用, 则忽略个别分支的值。

when 类似其他语言的 switch 操作符。其最简单的形式如下:

//Kotlin中when的用法,有箭头->
when (x) {
    1 -> print("x == 1")
    2 -> print("x == 2")
    else -> { // 注意这个块
        print("x 不是 1 ,也不是 2")
    }
}

//上面的语句在java中是这样的:
switch(x){
    case 1:
        System.out.println("x==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x==2");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x 不是 1 ,也不是 2");
}

在 when 中,else 同 java中switch 的 default。如果其他分支都不满足条件将会求值 else 分支。

如果很多分支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则可以把多个分支条件放在一起,用逗号分隔:

//判断是否等于01两种情况
when (x) {
    0, 1 -> print("x == 0 or x == 1")
    else -> print("otherwise")
}

我们也可以检测一个值在(in)或者不在(!in)一个区间或者集合中:

when (x) {
    in 1..10 -> print("$x is in the range")
    in 5..10 -> print("x is valid")
    !in 10..20 -> print("$x is outside the range")
    else -> print("none of the above")
}

//上面的语句用switch来表示就比较麻烦了,并且排除1020也表示不出来
//如果用if else还是可以表示出来的
if(x>=1&&x<=10){
     System.out.print(x+" is in the range")
}else if(x>=5&&x<=10){
     System.out.print(x+" is valid")
}else if(x>=20||x<=10){
    System.out.print(x+" is outside in the range")
}else{
    System.out.print("none of the above")
}

上面符合第一个条件的时候,就不会继续下面一个in条件,
所以上面的语句如果x=5,那么输出结果是:5 is in the range ,后面的东西不会打印就像java中的break一样的。
如果x=12,那么输出结果是:none of the above

另一种可能性是检测一个值是(is)或者不是(!is)一个特定类型的值。

注意: 由于智能转换,你可以访问该类型的方法和属性而无需 任何额外的检测。

//判断x是否是字符串类型,并且是否是字符串"prefix"开头
fun hasPrefix(x: Any) = when(x) {
    is String -> x.startsWith("prefix")
    else -> false
}

when 也可以用来取代 if-else if链。

如果不提供参数,所有的分支条件都是简单的布尔表达式,而当一个分支的条件为真时则执行该分支:


when {
    x>100 -> print("x > 100")
    x>10 -> print("x > 10")
    else -> print("x is small")
}

//换成java的代码:
if(x>100){
    System.out.println("x > 100");
}else if(x>10){
    System.out.println("x > 100");
}else{
    System.out.println("x is small");
}

这种没有参数的when条件判断,并不局限于判断x的逻辑,也可以判断其他数据或关系

实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r x = 0
    when (x) {
        0, 1 -> println("x == 0 or x == 1")
        else -> println("otherwise")
    }

    when (x) {
        1 -> println("x == 1")
        2 -> println("x == 2")
        else -> { // 注意这个块
            println("x 不是 1 ,也不是 2")
        }
    }

    when (x) {
        in 0..10 -> println("x 在该区间范围内")
        else -> println("x 不在该区间范围内")
    }
}
输出结果:
x == 0 or x == 1
x 不是 1 ,也不是 2
x 在该区间范围内

when当表达式和语句的区别

上面说到when有两种作用:当表达式和当语句
如果它被当做表达式,符合条件的分支的值就是整个表达式的值,如果当做语句使用, 则忽略个别分支的值。
上面大部分情况when都是用来当做语句,看下面两种情况的使用就知道他们的区别了

package hello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r b=hasPrefix("prefix aa")//表达式返回的值
    println("b="+b)

    //when当做语句来使用
    var a=5
    when(a){
        in 1..10 ->println("a in 1-10")
        else ->println("a not in 1-10");    
    }

}

//when当做表达式来使用
fun hasPrefix(x: Any) = when(x) {
    is String -> x.startsWith("prefix")
    else -> false
}

运行结果:
b=true
a in 1-10

when 中使用 in 运算符来判断集合内是否包含某实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items = setOf("apple", "banana", "kiwi")
    when {
        "orange" in items -> println("juicy")
        "apple" in items -> println("apple is fine too")
    }
}
输出结果:
apple is fine too

到这里Kotlin中的条件控制语句就已经介绍完毕了,想要加深印象还是要自己多练习。

可以把上面的代码放到在线的测试页面中运行看看结果。

在线测试网址:http://www.runoob.com/try/runcode.php?filename=hello&type=kotlin

共勉:不管怎样时间都是会过去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峥嵘lif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