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
在视频监控中有一种被称为主动红外摄像的技术,即利用红外光源“照亮”周围环境,通过红外探测器接收环境物体红外辐射信号进行红外成像,这种成像技术可获得近距离的高清晰目标图像,主要用于夜视监控。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之不同,没有主动红外光源照射,而是以被动方式把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的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中,红外热电敏感元件以平面阵列的方式感受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由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经滤光后照射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通过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将感受域内被测目标(按温度分布)辐射的红外光转换成可视的热图像。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不同,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图像的方式对被测目标进行敏感检测,这个敏感的平面阵列称为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由于受器件自身材料、制造工艺以及输出电路等因素影响,存在非均匀性以及盲元等问题。目标辐射信号较为微弱时,焦平面的非均匀性及盲元会造成热红外的空间分辨能力严重下降。热红外成像系统的输出除了与目标辐射有关,对探测器的工作温度、成像系统本体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也较为敏感。
红外热成像系统按照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机理可以将其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两大类。光子探测器通常也称作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它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以及快速响应的优点,但是由于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配备低温制冷装置,使得成像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大幅增加。相比而言,热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改变对其探测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通常被称为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相对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精度略低,但是由于其不需要制冷设备,故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的优势,便携式红外热成像仪就属于此类。
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组成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为:当目标物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自发地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能量以红外线的形式表现出来,穿过大气窗口抵达镜头,光学系统对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进行滤光和汇聚成像,经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将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补偿校正算法等处理,在显示器中给出与目标物体温度分布对应的红外热图,将非可视的红外光显示出来。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
红外热像仪主要由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组件、电子组件、显示组件、软件几大部分构成,其中:
- 红外镜头:主要用于接收并聚集被测物体释放出的红外线。
- 红外探测器组件:主要用于将红外镜头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电子组件:主要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处理。
- 显示组件:主要用于将电信号以可见光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 软件:主要用于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图像中对温度的读数。
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并用显示器显示出来。
技术特点(略):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