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真的是吃青春饭的吗?

又有学生问我:程序员真的是吃青春饭的吗?我是不是做到三十岁就该考虑转型了?
      我告诉他们:
      这是中国的记者们用统计数字造下的一个弥天大谎,当我们看到微软集团内的许多白发程序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的时候,我们又用"观念"来说明中国的程序员吃青春饭的原因。实际上,不仅美国的微软,甲骨文,Adobe,暴雪,在中国的金山,寰宇,腾讯,盛大,都有或者将要有年龄很大的程序员,关键是他们做的东西和那些"挨踢"们不同,他们做的是产品而不是项目。

       打个比方:微软为开发win98而雇佣了一名程序员,当win98推向市场开始盈利的时候,这名程序员不会被辞掉,因为发布出去的产品可能有bug,可能需要升级,这些都需要这名程序员去维护(新招一个的维护成本更高),于是这名程序员不会因做完一个产品而被"鸟尽弓藏",而是被充分利用起来,继续开发新的版本,这名程序员同时也能享受到产品盈利带来的利益。这样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地做下来,虽然年龄大了,头发白了,但他会对这个产品更加熟悉,这是任何新手都无法超越的优势,而微软则会尽量用他直到他退休。(当年寰宇开发仙剑奇侠的团队,巨人开发征途系列产品的团队,金山开发剑侠情缘的团队除了自己创业的就根本没有人转型)

       另一个比方:某家项目型公司雇佣了一名程序员去开发一款电信的项目,当这个项目完成后,这名程序员的使命就完成了,顶多留下一两个核心成员进行维护。当项目的尾款全部到位后,连维护的人员都可以省略了。因为项目完了,钱拿到了,人就没用了,继续雇佣就是白拿工资了。当然,如果有新的项目,可以把这名程序员派到新的项目上,因为项目大多是竞标的,项目款是有上限的,除掉人员开销等开支就是公司的利润。所以这名程序员的工资向上的空间是有天花板的。当这名程序员年龄大了,加班加不动了,工资也涨到一定程度了,好,新人的成本更低,精力更旺盛,虽然经验欠缺点,但只要有一定经验的人带着,就可以组成一个阶梯式团队,可以以更物美价廉的组合去开发新的项目,这里没有工资高,年龄大,精力不济的老手的位置,该裁员了。

       08年金融危机,各大IT企业裁掉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包或项目型团队。像巨人,盛大,腾讯等产品型公司虽然也传出过裁员消息,但裁掉的大多是推广,渠道等非技术型团队,2011年腾讯在大规模裁撤测试人员的情况下还继续加大了在开发,产品,设计等岗位的校园招聘。一般来讲,除非一家公司改变思路,下决心砍掉某款产品,否则他就必须保护参与这款产品的开发人员。

       所以,与其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不如说:做项目的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

      那么做项目的程序员就没出路了吗?就必须到35岁转型吗?也不是,做项目的如果专注与技术,而这项技术又是别人极少掌握的,那么可以靠这个一招鲜做到退休。大多数项目型程序员最好的办法是积累某一行业的行业背景,比如:做电信的无论跳槽还是外包尽量只做电信的项目,做银行的尽量只做银行的项目,那么十年后,你所积累的深厚的行业背景知识就是你做到退休的最好保证,因为那是任何新人无法取代的。现在需要转型的那些"挨踢"几乎全是在年轻时代跳来跳去,哪里有项目就去哪儿,哪里钱多就去哪儿,到年龄大了才发现自己会的就那些东西,没有什么可凭借能扎下根来的东西。

       所以,能够"靠"到一款好产品或"靠"到一个好行业是一个程序员可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法则。

       而能够做到上述两点的程序员在中国实在是太少了,中国的大公司大多是项目型公司,他们接项目,做项目,项目多了扩大规模,没项目了缩减规模。程序员们或者自己跳,或者"挨踢",哪里钱多去哪儿,漂泊到三十好几,终于知道自己该有个稳定的地方了,但做完一个项目又找下一个项目的职业稳定不下来,怎么办?转型,于是做了不少项目,终于人老珠黄,青春献给IT,铸造了程序员吃青春饭的律条。

       按照上面的分析,新入职场的程序员们该知道怎么办了。趁青春还在的时候,找准方向,扎根于一个长远的行业或有前景的产品,那么你的未来就无忧了。

       以此献给刚入职场的新程序员们。

==========================转载结束,谢谢阅读==================================

原文:http://blog.csdn.net/pkutao/article/details/7350013

最近,有人在JoelOnSoftware.com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题为“Thinking of leaving the industry”(考虑转行)——面对如此不确定的经济大环境,某程序员想知道选择软件开发作为职业是否正确:


在这里看过了很多程序员老鸟的牢骚帖子,也听了不少关于“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和外包等方面的负面消息,我正在考虑转行……但是,转去哪个行业好呢,还能让你的编程技能成为一种优势?

JoelSpolsky这样回答道:

尽管科技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金融危机的牵连,但编程工作并没有真正被影响到。是的,我们得承认,现在的空缺职位少了一些,但它们依旧空缺着(我的招聘启事就是一个证据)。 我至今还没遇到过一个没有工作的杰出程序员。我还没能招到足够的人来填补我公司里所有的职位空缺。

我们拥有可观的薪酬。除了华尔街以外,没有其他的职业会付给刚出校门的菜鸟75000美元(年薪),那么多长期拿着6位数工资的人也仅仅是本科学历而已。也没有其他职业能像这个行业一样,让你每天来上班就是为了发明、设计以及构造未来。

尽管偶尔会有一些白痴老板或工作场所禁止你把Dilbert漫画贴在你办公座位的墙上,但也没有其他行业会对员工这么好了。天哪,我说你们大概被惯坏了吧!你知道吗,在美国有多少人在工作时需要得到老板的允许才能去洗手间?

抱怨应该适可而止。其实,编程是一个很奇妙的职业。大多数程序员即使没有报酬也会想要去做。有多少人能把他们喜爱的事情当作职业呢?2%?还是5%?

我倾向于认同Joel“爱之深、责之切”的观点。他似乎在(用我的诗歌体)说:

对于编程:要么热爱,要么离开。




除非你足够幸运在顶级的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例如谷歌、微软或者苹果,要不然你可能已经经历了同事之间技术水平上的巨大差异。我打赌你不止一次地想知道,为什么你的一些同事不太会编程,而他们的工作职责明明要求他们会编程……

在过去的20年中,我曾和太多的程序员一起工作过,他们都不是为了薪水而成为一名程序员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一般的程序员 。我们都是人,并且我们都会犯错。我指的是theDailyWTF.com(WTF是WorseThan Failure的缩写,意即“比失败更糟糕”)的成员。那些总是给编程抹黑的人啊,而你作为他们的同事,将会头痛不已。

像Joel一样,我并不觉得当前的环境能算是一次新的互联网泡沫,因为公司的业务仍旧不错。但前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好处之一在于,它淘汰了那些不是真正热爱软件开发的人。一旦渴望成为一名网络天才程序员而一夜暴富的动力消失之后,全国各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生源急剧下降。唯一留下来申请编程工作的,是那些真正热爱编程的怪人和极客。我真的非常享受和这类人一起工作,直到有一天,一帮淘金的野心家突然出现,并且污染了我们的工作环境……

随着互联网泡沫一个个破灭,我极其开心地看着这些人离去。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当前的经济环境是不是另一次整顿清理的大好时机。

我的意思是,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程序员 。你有多少次希望某个同事有一天会突然醒悟、并且决定软件开发这些事情并不是他们所能胜任的?你怎么告诉别人他们的工作质量有多么糟糕,而且他们以后也不会有长进,以致于他们听到后应该立即辞职,转而去从事另一个新的职业?我有很多次都想这么做,但是我始终没有付诸行动。

Joel暗示, 优秀的程序员可以热爱编程到即使没有薪资都会愿意去做的程度。 我没有那么极端,但我注意到了一点:我所认识的最杰出的程序员,他们对所从事的事情都有着终身的热忱。他们绝不可能因为一次微弱的经济波动而转行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一个程序员暗示过他很有可能要离开这个领域,即使只是闪过一丝这样的念头,那他可能也应该离开。当然,我没有说在这件事情上你做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某个人在是否该把编程当一个职业的问题上有一丝丝的迟疑,他应该被鼓励去探索其他的选择,这样也可以腾出更多的位置来给那些不顾一切地热爱着编码的程序员。

话又说回来,或许我不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我曾经花了整个平安夜去搭建服务器。 现在我正在放假,坐在Santa Barbara的一家酒店的房间里,但你知道前两个晚上直到凌晨我都在做什么吗?我在写代码,为了改进Stack Overflow网站。另外,还写了这篇文章。

Santa Barbara(圣巴巴拉)是一座美国加州太平洋海岸城市,在洛杉矶西北约130公里,具有洛杉矶卫星城市性质。那里气候温暖,亚热带植物繁茂,美国开拓时代白壁红瓦建筑样式的街道使得城市别具风貌,是著名的游览地和海滨疗养地。——译者注

所以,我可能是有点偏见的。

http://blog.csdn.net/happydeer/article/details/1695884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