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之知识产权保护与结构化分析设计深度解析
大家好!在软件设计的探索道路上,我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结构化分析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板块。今天就想和大家一起深入学习这两部分内容,在学习中共同进步,让我们都能在软件设计领域更上一层楼。
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一)保护与利用途径
- 明确归属:企业要搞清楚软件知识产权到底归谁,是企业自己,还是参与制作、设计、开发的人员。只有明确了归属,才能避免企业内部因为产权问题产生纠纷。比如,一家软件公司的员工开发了一款新软件,在开发前就要通过合同等方式明确软件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
- 保密技术秘密:对于企业软件产品或成果里的技术秘密,要及时采取保密措施。可以和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对涉及技术秘密的资料进行加密存储等。这样一旦技术秘密泄露,就能凭借保密措施依法追究泄密者的责任,保护企业的利益。假设一家游戏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游戏,其中独特的游戏引擎技术就属于技术秘密,公司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 依靠专利保护:我国专利遵循先申请原则,所以企业如果有符合专利条件的软件技术或产品,要尽早去申请专利。不然一旦被别人抢先申请,自己的技术优势就没了。例如,某软件企业研发出一种新的算法,能大幅提高软件运行速度,就应该尽快申请专利。
- 商标与商业秘密保护:软件产品进入市场前,如果已经有了专用标识,要尽快去登记注册,保护商标专用权。同时,要注意保护软件产品的商业秘密,防止被竞争对手窃取。比如一款新的办公软件,其软件名称和图标就是重要的标识,要及时注册商标。
- 软件著作权登记:在软件产品进入市场前,要及时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这就像是给软件上了一道“保险”,起到公示的作用。而且软件著作权登记对软件的独创性有要求,但不看技术水平,所以别等软件技术成熟了才去登记,以免被他人抢先。
保护途径 | 具体做法 | 作用 |
---|---|---|
明确归属 | 通过合同等方式确定软件知识产权归属 | 避免企业内部产权纠纷 |
保密技术秘密 | 签订保密协议、加密存储等 | 防止技术秘密泄露,追究泄密者责任 |
依靠专利保护 | 尽早申请专利 | 获得专利权,保护技术优势 |
商标与商业秘密保护 | 及时登记商标,保护商业秘密 | 保护商标专用权,防止商业秘密被窃取 |
软件著作权登记 | 在软件进入市场前申请登记 | 公示软件权属,保护企业权益 |
(二)建立经济约束机制
- 劳动关系合同:软件企业要和员工、外聘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关系合同,还要约定好商业秘密保密事宜。对于暂时不能签劳动合同的单位,也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明确软件技术成果的归属,防止人员流动造成技术流失。例如,一家创业软件公司和新入职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签订保密协议,规定员工在职期间开发的软件成果归公司所有。
- 软件开发合同:企业和外单位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软件时,要签订软件开发合同,明确软件权利归属、经济利益关系等。如果发现合同有缺陷,要及时补充完善。比如,A公司委托B公司开发一款电商软件,在合同里就要详细规定软件的功能要求、开发周期、费用支付方式以及软件著作权的归属等。
- 软件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软件企业在经营软件产品时,要建立规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制度。在合同里明确软件使用权的许可或转让方式、条件、范围和时间等,避免出现纠纷。例如,C公司将自己开发的一款绘图软件许可给D公司使用,合同里就要详细说明D公司可以在哪些设备上使用、使用期限是多久等。
二、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一)结构化分析
- 基本概念:结构化分析把数据和处理当作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数据,能了解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处理则能知道系统对数据的加工和转换过程。面向数据流建模是常用方法,DFD(数据流图)是其中重要工具。DFD把系统建模成输入 - 处理 - 输出的模型,用分层的方式展示,第0层DFD从整体呈现系统,后续层次增加细节。
- 分析工具:除了DFD,还需要数据字典和加工处理说明来补充。数据字典能准确地定义DFD里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项。加工处理说明可以用结构化自然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形式,详细说明加工的具体操作。
- 实施步骤:首先确定系统边界,画出系统环境图;然后自顶向下画出各层数据流图;接着定义数据字典;再定义加工说明;最后把图、字典和加工组成分析模型。
- 注意事项:使用DFD建模时,要注意加工和数据流的正确使用,每个数据流和数据存储都要在数据字典里定义,最底层加工要有加工说明,父图和子图要平衡,加工处理说明和数据流图中加工涉及的元素要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