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上世纪50-60年代----失败
2、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上世纪80年代----失败
3、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2016年(人工智能元年)----成功
成功因素:1)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GPU(目前在功耗和性能上并不是最优,新一代的适用于深度学习的芯片有 面世)等) 2)海量的数据(大数据的推动)----延伸:知道欣慰的是这两项均是华人的推动(吴恩达对gpu计算的应用提出;李飞飞牵头做出的海量数据集imagenet)
当代工业界的一些例子:
日本,长崎:豪斯登堡酒店(机器人酒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中国,合肥:科大讯飞(中国声谷),智能语音(语音翻译,语音交流)---应用:与传统家电相结合。
中国,北京:旷视科技(人脸识别)分三步:1)人脸检测 |
2)特征提取 |
3)与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 |
------应用于公共安全 (犯罪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