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华段子手“毕导”毕啸天至今没有发表过高质量论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作者:D.Han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2251304

记得毕导在某期视频里说过,他是休学全职做视频的,如今并不是在读状态,没有科研产出是正常的。

毕导不是一个优秀的博士生,但却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在知识传播领域极具才华,成功选择了一条很合适自己的道路。

毕导制作的知识类视频对科研能力的要求都非常基础(或者没什么要求),其技术含量在于如何做的有趣好懂,以及新奇的脑洞开在何处。反观那些能发论文的科研工作,往往是不适合用作科普的,因为通常小众且晦涩。像我在知乎上也写过一些闹着玩的科普文章,但从没有介绍过自己的博士工作,因为你们多数人是不会感兴趣的,以及看着也费劲。

作者:沉默的马大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5527978

没啥问题。他已经在科研之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在那边发展得挺顺利,并不需要靠所谓“高质量论文”装点门面。与其关心毕导发了多少论文,不如关心下那些成果同样不多,又没有找到其它退路,生活陷入泥潭,看不到未来希望的在读研究生。

当然,对于他来说,最理想的还是努努力拿到这个博士学位,以后顶着个“Dr.”头衔做科普自媒体,看着比较气派。拿不到也没关系,后面逐渐淡化“清华学霸博士(生)”的人设,建立起新的人设就行。这属于技术性问题,总有解决办法。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1443004

很早就关注毕导了,甚至在北大亲眼见过他,那天他穿得粉色的短袖,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主持人没cue到,就安静地听着别人回答,到自己时就很有礼貌甚至还有些害羞。

有人穷极一生都没能找到自己所爱的事情,就这样成为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读书只是一条很好的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有的人尝试各种方法就是学习不好,没必要硬逼着他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人过了很多年才发现自己的热爱,即使放弃之前积攒也要重新出发。况且毕导还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呢!

我读研也是选了和本专业不相关的专业,有人问我说你都读了四年了呀?四年都放弃了吗?我说虽然我不能百分百肯定喜欢什么,但我知道了不喜欢什么,四年都能放弃,可见我是有多不喜欢了吧!连续四年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这些也能间接说明了至少本专业的内容我还是不错的。可是我很痛苦,我清楚地知道我不适合科研,不适合每天窝在实验室,不适合每天对着电脑画图敲代码做实验。尤其是第一年我觉得生活地很压抑,慢慢地我与自己和解。我跟自己说“即使不喜欢,我也依然可以做得很好”。正因为不喜欢,所以本专业我没有那么大压力,不用觉得非要参加本专业大赛发paper。这四年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耐心、毅力、快速学习的能力,这四年也带给了我成长。毕业那天我跟朋友说,我觉得这些title很不真实,不应该用他们定义我,我从这些title上并没有感受到满足,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前不久看很喜欢的女孩子的微博,看到她竟然去访问了毕导。看得出毕导对待自己的工作蛮认真的,每个图概念都会找到相关文献和询问专家,但他说到一点,在一篇不在他研究范围的文章中,只有一张图没有询问专业人士,结果却出错了。他觉得就那一次没问,就能出错,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在这条路上也会遇到挫折,也许跟他的科研挫折不同,但都会使人收获成长。也许以后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更加谨慎,对于每一个配图和知识的科普都有理有据,接受自己的失误,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之前认识的刘也行,生物直博生,师从施一公,仍然转行去了别的行业。我很敬佩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能够果断勇敢地做决定,并为之不断努力,不是非要成为别人期待中的模样。

作者:ajax4sec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1439953

大家都在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我觉得“好工作”可能就是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做的事情是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做的,收入不错、强度还行等等,也就是所谓follow your heart。相较于和同龄人比较、为现状焦虑,能认清自己是更重要也更不容易的事情;而能找到这样的位置,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还能对家庭、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那就更好了。

所以,祝福毕导。

作者:Zek Guo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0476046

之前申请澳洲一个业内大牛的博士,面试的时候他问我:培养博士的意义是什么?

我说,做研究、发论文、拓宽人类认知边界。这位大牛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博士的意义在于向社会传递知识。

还有一位也功成名就的学者,他跟我说拿任何学历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我觉得每个人对读博士的意义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总有时候你总会羡慕别人对待读博士的心境。除了一种有毒的看法:读了博士就得和我一起当论文机,所有对读博持不同心态的人都是垃圾,都是loser。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我艳羡任何一种读博士的心态,正如我希望能体验更多不同的人生。可惜我只能选择一种。因为导师拿了项目,给了奖金,我不得不发很多论文,不然的话我肯定是挑着发、博士最后一年再发,都可以,都一样。

我本科有个同学,内卷狂魔,他对大一、大二、研究生转专业都嗤之以鼻。他觉得那是荒废了自己之前学的知识,实际上他在想什么还不是司马昭之心?不许别人换赛道,就得被他碾压成灰是最好的。这不就是题目里透露出的那种世故吗?

向社会传递知识这件事情可以是做所谓的“纵向、横向课题”,也可以是做一些科普。我想有朝一日有了财力,做一个风光互补能源系统,给我家房子供能,我录成视频发在网上,比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还有成就感。


我其实本来也不反对发论文,也认同论文是评价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我反对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我开头提到的大牛除了写了许多论文,他还有技术报告、专利以及一个讲解软件、提供开源数据的网站,在油管也有号,若干年前做过科普。如果别人问你「你的工作是什么?」你只能拿出论文来,其实也应该脸红。而如果你的使命是向「社会传递知识」这种听起来很软的目标,但能围绕这个目标提供几个维度的产出,反而能给人一种更充实的感觉。科研工作不是俗物,大多数情况都得一事一议。所以大可以贴着「现实主义」去讲没有论文就没有一切的道理,但每当看到那些持「理想主义」观念,做出了不一样的烟火的同行,还是会有所感动。

作者:可靠的Ca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7063913

你们知道《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吗?那几乎是世界第一的科普杂志,上面的文章,除了来自于某些自己改写的论文,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科研工作者自己写的科普内容。这些内容,按照时间来说,基本和自己的论文保证同步吧,可以说是很学术的科普杂志了。

国内也有的,叫《环球科学》,基本内容都是翻译《科学美国人》,也有一些来自于其他的网站。当然,《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的中文授权版,类似的在世界各地都有。你去看看环球科学,看看科学美国人,就知道什么叫科普,科普能做到什么程度。

据我所示,就算是博士,不了解的行业还是不了解。一个物理学博士不一定知道哪些病属于神经内科的范围,一个医学博士更很难认识到北斗三号巨大的潜力,但他们都有一张嘴。至少在中国,对科技做出错误的评论基本是很常见的事,即便是博士也是一样,更何况其他人。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的认知,不相信事实,而让他们去查文献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知网、Web of Science之类的并不免费),认为XXX完全没有意义,认为人类进步靠的XXX,在年薪百万的我乎上都是正常现象。可见科普的意义之大。

《科学美国人》的文章,基本上和论文也差不多了,靠这种科普那估计本人也是科研工作者了,普通民众其实很难坚持(《科学美国人》创刊都一百多年了,美国人对疫情就这态度???),所以说,毕导这种趣味科普风格,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

毕导的贡献,其实也是科普工作者的贡献,就是想方设法让其他毫不相干的人,也能懂得一些真科学,让他们不再有偏见,而不是通过文献铸成一堵墙,让科学成为圈内人的游戏。

毕导的一个科普视频,万次播放,就是让上万的人了解到这些知识。上万个人,有五个人以后愿意从事这个方向,有一个人以后干地出色,发十篇论文,还有九千多人不会在这个上面产生误解,你说和毕导有没有关系?毕导有没有间接推动科学的进步?

作者:夜神K2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3147430

毕导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占了两个最坑的……咱们天坑领域所谓「高质量论文」是「随便啥加点石墨烯测一波玄妙的数据然后不带任何统计检验就能发上10分杂志」「随便测点微生物组就往肠脑轴上编」的东西吗?

我觉得毕导现在做的事情,可比那些领域不少的「高质量论文」有价值多了……以及ps,工科就是不如理科发的paper分高啊(以及特别喜欢不带任何统计检验)……

一个天坑专业的博士,竟然神奇般地找到了自己真的喜欢做、擅长做、做得很好的东西,然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所谓的「学 pian 术 zi 道路」,对自己的「学 qian 术 lao 生涯」毫无留恋、纠结、路径依赖。然后转行做的事情还颇为成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很多人,顺便劝退了一波天坑专业的博士,启发了一波老博士quit或转行,这不是一个更美好的故事吗?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531517/answer/1380838480

发现国内绝大部分搞科研的人都有个误区,就是读博就只能为了科研献身,博士科研做得好不好是安身立命之本,科研做得不好这个博士就屁用都没有。

你们在这里一脸伤仲永的表情悲天悯人地提问如何看待毕导没发过高质量论文,如果把题目里的毕导改成各国的什么首相内阁大臣,你们敢把同样的“人没好论文就是没屁用”这种狗屁逻辑再重复一遍吗?

是,博士是一种教会你如何做科研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存在的本身并不应该绑架一个人的人生选择,不应该妨碍一个人发现其他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奉献一生。

你们想想:很多人小时候跟着中央音乐学院名老教授苦练钢琴,不少还参加钢琴比赛达到准专业水平,但最后上大学了就专注科研成了学术大牛而不再精进钢琴。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说“练了这么久钢琴,好好努力一下就能成为钢琴家的,为什么要去做什么学术?”,你们不觉得他脑子有泡吗?

是,有才华的博士候选人没把博士念好从学术意义上是可惜的,但是人生也并不只是只有学术这一个衡量维度。你觉得发文章是你人生唯一价值,那是你的事情,别人觉得学术在他的人生里要往后稍稍那也是别人的选择。

你说要是毕导天天装什么学术大牛的逼,然后你们来知乎开这么一个酸鸡问题,那这也就算了;但问题是别人目前只是说自己是个懂一点科研的有趣的理工男,难道人家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候选人连这个话都得要发了JACS才能说?

我开头提到国内,是因为国内导师普遍喜欢PUA学生,不断给学生灌输“只有科研才是正道,其他全都是一文不值的”的思想,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全心全意给他自愿007发文章。

“人生只有科研一条路”,这种连nature都老早发过文章批判过无数次的东西,知乎上还有这么多酸鸡死死抱着不撒手。恕我直言,你们就是看着人家风风光光眼红了,你们就是不服气,凭什么同样是博士候选人,他就能红你就红不了。

国内天天搞横向鄙视最狠的也不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佬,而都是那些论文发的还不够多的年轻老师。这种说白了,无非也就是靠“鄙视奥巴马普通话说得不如自己好”来挽救自己内心巨大的不平衡感罢了。

再说一遍,人生价值的评价维度是多元的,不要吊死在科研这一棵歪脖子树上。多走出象牙塔看看,不要以为学术小圈子的样子就是社会常态。

留言送书福利 

为了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小编会在每次发送课程文的第二天做一次”送书”活动!

本次小编精心挑选了《TensorFlow深度学习实战大全》送给2位粉丝。本书带你快速进入人工智能的大门!

在本文文末留言即可参与活动,留言内容需为主题相关,多多留言会提升中奖概率哟~~

/  留言主题 /

你怎么看待昨天发的《吐血整理!某平台2980元OpenCV、图像识别等资料限时下载,仅此1天》

,对你有帮助么?有什么建议?

本次“留言送书”活动截至到8月14号,抽留言走心的粉丝2名 免费赠送1本书籍(走心留言将经过筛选)。届时会公布中奖者评论截图及福利领取方式~

☆ END ☆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点赞。微信搜索「uncle_pn」,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mthler」,每日朋友圈更新一篇高质量博文。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