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我其实是第二次参加考试,去年第一次(2020年下半年)参加考试时因为负责的项目太忙所以只考前突击了3个晚上,结果案例挂了。如果当时3科全过我都准备好分享《如何3天通过信管》了~囧。所以今年考试不敢掉以轻心,考前老老实实复习了一波。
这次终于考过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与心得~
另外介绍下,我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现在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备考
按时间顺序说下我的复习计划。
准备
- 官方教材
- 软考资料
开始复习
-
过一遍教材,预计花费1个月的业余时间。这一轮主要目的是扫清不理解的概念,以及明确哪些章节和细节是重要考点。有报培训班,就跟着培训班第一轮课程把教材过一遍,没有报培训班的同学建议可以网上找资料跟着视频或者资料把教程精要过一遍。刚开始最好不要自己看书,第一章课本120页内容多又杂还难真的很容易把人劝退,偏偏这一章还是选择题高频考点,占18分以上。
-
完成计算题专题训练,预计花费一个礼拜的业余时间。上午的选择可以临考前1、2天再背。而现在软考计算题越考越刁钻,千变万化,如果没有吃透计算题,很有可能在考试时算错,算错一道就是5分拜拜。
-
准备论文模板,预计花费3天业余时间。 论文难点主要在于项目背景准备,如果有现成的一个晚上就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就要自己找资料。论文考试时长是2个小时,要写2千字以上,基本拿到试卷,准备下子过程,就要开始奋笔疾书,所以提前准备好论文模板很重要。
-
准备案例问答题背诵+十大管理的输入/输出/工具,预计2天的业余时间。 下午的案例会考20、30分的默写,而近年来十大管理的输入/输出考的也越来越频繁,可以看下近2次的真题,特别是2021上半年上午和下午都考了很多。 所以建议提前根据《项目管理记忆口诀》(这个网上搜一下就有了)把十大管理常考的案例给准备一下,有个印象。同时自己整理一下十大管理的输入/输出表格。便于临考前快速背诵。
考前突击
- 第一个晚上:计算题查缺补漏,最好有整理一页笔记便于考试当天下午时再过一遍。
- 第二个晚上:背诵论文框架+十大管理过程,复习案例问答题。
- 考前那个晚上:准备选择题。如果有报培训班,可以看一遍老师押题的方向,其实资料一般也挺多,看一遍有个印象就行,第二天考试就可以直接选了。如果没有报培训班,就把可能考选择题的地方全部复习一遍。
疑问
要不要报培训班?
- 信管考试深度不深,但是考试范围很广。
- 报班的好处就是可以提供丰富的考试资料,像我上面说的过教材、计算题专题准备、论文准备、案例问答题准备、十大管理的输入/输出/工具准备,这些培训班一般都会提供,我们只要负责抽时间阅读、背诵就好了。而且培训班一般还会根据经验进行押题,对于考前才突击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就直接考过了。缺点就是要花钱。
- 我自己这次是有报班的,报了马军的课程(淘宝可以搜索)。报名费200块,直到你过为止。不是广告,只是觉得性价比很高,所以推荐一下。
没有计算机基础,可以考过吗?
- 完全可以。我报的那个班有很多没有计算机背景的同学,因为升职加薪需要都来考了,还很多高分通过。其实软考对我们计算机专业比较有优势的也就是个别几道选择题,不超过5分。其他全部都要靠背诵准备。所以有没有计算机基础不是重要因素。
工作繁忙没时间备考?
- 首先要相信只要不放弃,都有可能通过考试的。
- 我备考的时候第一轮过教材都是直接放在手机2倍数听的,很多都是在路上听的,能记多少记多少,都记不住也正常。重点就是要理解那些个词汇,有个印象。
- 另外不管你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复习,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时间距离考试的时间做个计划。时间很充分,2个月,就可以按着我说的备考顺序或者老师的进度复习。时间很紧,就先把计算题拿下,论文准备一下,其他能看多少算多少。去年项目很忙的时候,我只有考前3天复习,我也就按我的考前突击来复习,选择题和论文也过了,就是计算题记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差几分没有过。
- 所以只要不放弃,挤时间复习都会有机会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