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理解和沟通的流程规范

需求理解和沟通的流程规范

http://mp.weixin.qq.com/s/-Puws9HvZAIWkioyot1Pgg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需求的正确理解是整个测试的核心环节。从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测试工程师都要参与其中,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需求评审会前、需求评审会中、需求评审会后、用例设计及测试中。每一个阶段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需求理解不同阶段的需求确认量可以用几个占比说明一下:

测试阶段

需求了解比重

需求评审会前

50%

需求评审会中

需求评审会后

测试大纲设计中

40%

测试大纲执行中

10%

当然随着团队效率的提升,这个比重也会发生变化,这里只做参考。

下面,具体说明一下,在不同阶段了解需求的详细流程和规范。

  • 需求评审会前

要想知道需求评审会前做什么,先让我们思考一下,需求评审会的目的。通过与需求评审会的发起者产品沟通,产品组织需求讨论会的目的是初步讲解一下产品要做什么、产品方向,在开发、测试在场的情况,发现交互、需求中不足的地方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互相弥补,便于产品交互后期的更新和补充完善需求。

总之,产品方希望需求确认问题能尽量暴露在前面,故在需求讨论会中,可以抛出尽可能多的问题。

评审会流程图:


                           

详细说明:                         

1、产品需要在需求评审会前至少前一天发出需求文档,具体地说,需要给测试工程师预留4-8h工作日去阅读文档。举例,产品在1月2日10:00举行需求讨论会,至少需要在1月1日14:00前发出需求文档。如果产品没有提前发出,各平台项目负责人需要找产品沟通此事,调整需求讨论会时间。

2、测试工程师要及时阅读自己负责模块的需求文档,备忘记录和准备相关问题。如果准备得比较充分,可以提前邮件发给产品和交互(提前发出问题不做强制要求)。

      

  • 需求评审会中

在需求评审会中,产品和交互讲解各个功能点的需求,相关测试负责人就可以在这个阶段提问自己准备的问题,同时,如果有其他新的问题、想法、观点,都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出。

当然,不是该模块负责人的测试工程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想法和观点,多多益善。

这个阶段,可能产生出以下几种问题:

1、产品和交互可以当场解答的较为明显的问题。

2、需要三方一起讨论后,形成一个结论。

3、非常细节,需要较长时间仔细思考的问题。

针对问题1和2,形成结论,产品、交互和测试都需要进行笔记备忘,针对问题3,产品要对问题做好备忘(这里项目负责人要前期与产品沟通清楚,产品需要自觉记录问题)。

 

  • 需求评审会后

这个阶段主要是指从需求评审会结束到用例设计前这段时间。

这个阶段产品和交互的工作量比较多,主要是整理需求评审会中的问题,等待有了准确结论,需要再发布一份更加完善的需求文档和交互设计稿,并且更新到SVN上。这个更新时间最好不要晚于测试用例设计排期的时间,如果产品有不能在测试用例设计前发出最终文档的风险,项目负责人要与产品交互做好沟通工作。

在需求评审会前、中、后,这整个过程,需求确认任务应该完成50%。


  • 测试大纲设计中

在收到最终版的需求文档后,测试就可以开始按照排期编写测试大纲了,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需要确认的问题,逐步确认问题就好。

重点关注:

与产品交互确认问题最终一定要落实在书面上,如果是邮件确认的问题,最后要有邮件的结论;如果是口头确认的问题,要有邮件对结论的总结。并且邮件均要公示到全项目组,且一定要抄送相关开发。

在测试大纲设计中,需求确认任务应该完成40%。


  • 测试大纲执行中

测试大纲执行中,也是开发提测后的阶段,在具体的操作中,也会引发一些思考补充,可以在这个阶段确认这些问题。但是这个阶段不是确认需求问题的主要阶段,只能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应该尽量避免核心需求逻辑的推翻,或者大批量的需求确认问题。

在测试大纲执行中,需求确认任务应该完成10%。


  • 小结

总之,需求评审会和用例设计中,是需求确认的黄金时间,在这个阶段能够把问题确认清楚,对于整个产品发版效率会有很大帮助。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问题。针对您的问题,我可以告诉您,公司内部系统需求流程的管理办法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确认、需求设计、需求开发、需求测试、需求验收、需求发布和需求维护等。同时,管理办法也要考虑到需求变更的管理方式、需求评估的标准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疑惑。 ### 回答2: 公司内部系统需求流程的管理办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首先,建立一个需求收集和管理的机制。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需求收集人员或团队,在公司内部广泛宣传并鼓励员工提出他们对系统的需求和改进建议。可以通过邮箱、在线表单等方式收集需求,确保每个需求都能够被记录下来。 其次,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和分析。根据需求的性质、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等进行分类,并对每个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例如需求田分析、用例分析等,以确保对需求理解和把握。 接着,制定一个有效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机制。根据需求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每个需求进行排序,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分配和利用。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例如MoSCoW法、Kano模型等。 然后,建立一个需求变更管理机制。在项目进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求的变更。必须建立一个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确保所有需求的变更都经过充分的评估和决策,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变更控制和修改。 最后,建立一个透明的需求沟通和反馈机制。需求理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开发团队和需求方之间的沟通畅通,并及时反馈需求的进展和结果。可以通过会议、邮件、项目管理工具等方式进行需求的交流和反馈。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完善的需求流程管理办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内部系统需求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系统开发和改进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和用户期望。 ### 回答3: 公司内部系统需求流程的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一个需求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管理和协调系统需求的收集、评估和实施。该团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 其次,明确需求管理的流程和步骤。从需求的收集、分析、评估、确定到实施和验收,每个步骤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同时,建立相关的文档和模板,规范需求流程,确保系统需求的管理过程可追溯和可控。 第三,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需求的收集和评估必须紧密结合业务需求,与各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充分了解业务流程需求痛点,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第四,强化需求变更管理。在系统需求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求变更的情况。为了充分管理和控制需求变更,需要建立相应的变更管理制度和流程,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审批和跟踪,避免需求变更对系统开发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最后,建立需求管理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需求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流程。同时,对已实施的系统进行后期评估,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业务需求,为今后的需求管理积累经验和教训。 通过以上的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公司内部系统需求流程,确保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公司内部系统的使用效果和业务效率。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