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穴位

一、根据人体穴位关联体系的外在特征,人体穴位总体分为以下几类:

  1. 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共计361(GB/T 12346—2006)增加督脉1穴印堂,经穴总数达362个,《针灸甲乙经》卷三365个经穴)。
  2. 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部位及治疗作用,但尚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称为奇穴(奇穴,一般来自气功和道家奇门之术,一般为经络和神经交汇之处,通过奇穴可以控制气血的流向)。
  3.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是病症在体表上的反应点,无固定部位,往往随病而起,病愈即失。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防治疾病。

奇穴的特点如下:

  1. 有明确的名称和位置: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2. 分布较为分散: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3. 主治的针对性强:奇穴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百劳穴治瘰疬;十二井穴治高热昏迷等。

  4. 有些奇穴是多个穴位的组合: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

  5. 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奇穴中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

  • 二、另一种分类法是根据穴位的人体功能特性分。

         1.俞穴

俞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发会之处,是气血的运输和交会的内在功能。其外形特征为中空、凹陷。

俞穴是经络系统中气血流动的关键点,通常用于调节气血流动和治疗相关疾病。

        2.原穴:

原穴是十二经脉之气所发源的穴位,是气血的运输和交会的内在功能。原穴的外形特征为中空、凹陷,是经络系统中气血流动的关键点。

        3.募穴:

募穴是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募穴在胸腹,与背俞相对,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同,对治疗脏腑病症疗效显著。

        4.骨空

  • 定义:骨空是气血津液和骨髓交汇的通道。骨空之穴多内连于脑髓、脊髓、骨髓或大的神经血管等深层结构。
  • 作用:骨空在中医中被认为可以调节气血和津液的流动,对于病位较深的疾病,可以从骨空入手进行治疗。

        5.气穴

  • 定义:气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 作用: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等。气穴通过调节肾经和冲脉的气血流动,来治疗相关的疾病。

三、什么是冲脉?

  1. 定义

    • 冲脉是十二经脉之一,起源于肾,上行至脑,与脑髓、脊髓、骨髓等深层结构相连。冲脉被认为是气血津液和骨髓交汇的通道。
  2. 功能

    • 冲脉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气血和津液的流动,它在中医中被认为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活力。
    • 冲脉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功能密切相关,对于调节月经、改善生殖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穴位

    • 冲脉上有特定的穴位,如气穴等,这些穴位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4. 临床应用

    •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冲脉的调节对于治疗肝肾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冲脉作为中医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其理论和实践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调节冲脉,可以影响和改善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