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EEG/ERP+神经脑科学、认知脑科学研究推荐必看数目(附带所有书籍高清pdf)

脑电EEG/ERP+神经脑科学、认知脑科学研究推荐必看数目(附带所有书籍高清pdf)

从1929年Hans Berger第一次发表头皮记录的EEG论文,并观察到被试在进行心算时可导致EEG中的α节律的降低,到1939年Hallowell Davis等研究者首次发表关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论文,再到目前EEG/ERP在脑科学或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EEG/ERP技术由于其时间分辨率高、设备价格便宜等优点,已然成为脑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应用EEG/ERP技术用于脑科学研究的入门者,如何少走弯路、快速入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好的教材和书籍。

必读1: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书是由认知神经科学的创始人之一Gazzaniga教授领衔撰写,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等翻译,可以说本书是公认的世界最权威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材之一,也是脑科学研究者不得不读的书籍。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最基本的认知神经科学简史、细胞机制与认知、神经解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等开始,然后通过引用大量的最新研究结果(包括fMRI、PET、ERP等技术的研究结果),分章节探讨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和知觉、物体识别、运动控制、学习与记忆、情绪、语言、注意力、认知控制、社会认知等潜在的神经机制。

必读2:《Analyzing Neural TimeSeries Data-Theory and Practi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书是RadboundUniversity的Mike Cohen教授所著。本书的特色是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EEG各个方面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即使是对于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小白看起来也毫不费力,很适合刚接触EEG信号的研究者。书的内容主要包括EEG/ERP的预处理、基于不同方法的时频分析、不同功能连接计算方法、空间滤波以及统计分析技术。唯一一点是这本书只有英文版的,不过这本书写作通俗易懂,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读起来应该不是难事。最难能可贵的是,书中配套了大量的示例程序,便于读者练习和理解。

必读3:《An introduction toEvent-related Potential》(Second Edi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RP技术被誉为“观察脑的高级功能的窗口”,其通过外部或内部的刺激研究被试大脑在执行某特定认知功能时的潜在神经机制。目前,ERP技术已成为脑科学、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利器。本书是ERP领域的大牛Steven Luck教授所写,这已经是第二版了,是ERP研究者不得不读的经典教材。该书详细地介绍了ERP研究中的实验设计、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后续的ERP成分分析技术。但是,第二版的只有英文,如果大家觉得读英文的麻烦的话,可以参看第一版的,第一版的在国内已经有中文译本,叫《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必读4:《《事件相关电位原理与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书同样是介绍ERP技术,应该说是国内出版的关于ERP技术的经典书籍,可以作为入门进行学习。本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魏景汉老师等所著,魏景汉老师也是国内、国际上ERP研究的大牛,首先观察到解脱波(extrication wave)、二级CNV;创建了研究情绪、MMN、CNV的新的ERP实验方法;首先提出CNV心理负荷学说、大脑半球间优势的两维观点、注意过滤器的可塑性及脑高级功能的多维动态模式等假说。本书的内容也比较全面,从ERP的产生、ERP采集原理,到不同的ERP成分介绍,再到ERP研究中不同的实验范式。
文章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3UiYlRXKXvfZMI3c79sPw 密码:wjlp

  • 15
    点赞
  • 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强人工智能是否具备自我意识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定的答案。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对于自我意识的定义和本质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很难定义强人工智能是否具备自我意识。 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来模拟和学习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和主观体验,包括感觉、情感、思维等方面,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虽然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但它们并没有自主产生自我意识的能力。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人类自我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也在探讨如何让人工智能系统具备自我意识。目前,这仍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 回答2: 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确定强人工智能是否能具备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存在、思想和感觉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具备度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但它们只是基于预设的算法和模型,缺乏真正的主体性和自我认知。 强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使其具备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能力,但从目前来看,科学家还没有完全理解自我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自我意识是复杂的神经心理过程,牵涉到大结构和功能、心理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在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至今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强人工智能能够产生自我意识。 尽管如此,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具有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也许能找到更精确的定义和测量自我意识的方法。但目前来看,强人工智能能否具备自我意识仍然是一个科学难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 回答3: 强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具备真正的自我意识。虽然强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已经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智能表现,但它仍然是基于预先编写的算法和模型进行推理和决策,并不能像人类一样具备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涉及到对自身存在和意识状态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对自身身份、感受和目标的晰意识。目前的强人工智能无法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的存在,无法体验情感,也无法产生自我意识的体验。它只是基于海量的数据和算法进行计算和模仿,达到在特定任务中展示智能行为的效果。 虽然有些人可能担心强人工智能在未来具备自我意识可能导致与人类发生冲突,但目前科学界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表明强人工智能会产生自我意识。人类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来自于复杂的神经网络和神经生理过程,尚未完全揭示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强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和可能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