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
绿联USB3.0集线器,UBS3 A口插头,转3个UBS3 A口,转千兆网络。
USB双路供电,可另加USB充电头+micro线进行单独供电,以供硬盘等大设备使用。
广告做得好,实际使用移动硬盘时,不好用,怀疑USB供电不足有问题,拆开研究。
采用3个PMOS A19T进行双路USB供电切换,PMOS的S电压大于G,或D电压大于G,则S、D之间就会导通。3个输出座的V+脚是相通的。
但是,问题是:PMOS有导通电阻!保险丝F1有电阻!电路板铜箔有电阻!USB插头插座有电阻!USB线有电阻!
实测:
对于micro口取电的那一端:
PMOS导通电阻85毫欧。
保险丝F1电阻85毫欧。
电路板铜箔电阻25毫欧。
USB A口插头插座电阻25毫欧。V+、V-加起来就50毫欧。
以上已经250毫欧!
在电流1A下面,压降0.25mV,已经不太行了!
然后采用华为T1平板的USB micro线,电阻竟然有350毫欧,V+、V-加起来就700毫欧。
这样加起来总共1000毫欧总电阻!
采用USB 5V 2A标准充电头,5.0V输出,1A时,移动硬盘只能得到4V电压,根本就带不动!
即便采用好些的micro线,V+、V-加起来也有250多毫欧。总电阻约500毫欧,仍然电阻偏大。
而对于电脑口取电的那一端,需经过2个PMOS,大约从电脑到输出,总电阻约400毫欧,只少了一点点!
所以,USB micro口取电就是一个笑话!效果更差了,给使用者带来更多问题,巨坑无比!
改造:
USB规范的允许电压是4.75~5.25V。
去掉Q3,不采用电脑口取电。
去掉micro插座。
采用5.2V的电源,电源线短一些(但也是有一些电阻),直接焊在保险丝F1的后面。
改造后,即使这样,在输出口才勉强做到5.0V 1.6A,基本算刚刚达标吧。
说明线阻、内阻的影响是有多可怕!设计一个好用的产品,是多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