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思考-如何选择你的城市(4)

cc0ccb3fd82bf6865eb7bf898fedc104.jpeg

(点击即可收听)

到底是去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这个问题曾经让很多年轻人纠结,其实没有好或不好,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有的人喜欢竞争、爱热闹,爱折腾,有抱负,有野心和欲望,渴望从自己这一代脱贫,跨越阶层,那么就可以到大城市去发展

有的人偏重于安逸的生活,不喜欢有太多的波澜,只希望能有一份可以自食其力,够温饱,饿不死的工作,物欲也不高,自身家庭条件还可以,在小城市幸福生活也没问题

二、三线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在选择自己的主战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计出身的,可是一个人的出身往往是他一生的烙印

他的起点、他的观念、他的资源,这些东西都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家族支持的影子,在很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家族实力的比拼

只有在外部资源、现实基础等条件都满足以后,关于商业眼光和技术实力的比赛才真正开始

如果你年轻时该大步发展的时候却非要靠自己,那么等你步入中年的时候,你的同龄人就已经完成了财务、知识、人脉等方面的积累

而你却没有脱离为生存而奔波的阶段,那个时候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那就是整个家族的失败了

无论在哪里,拼的都是资源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也是一种个人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个人能力,因为它的杠杆率非常高。

没有一定的渠道人脉,有时候就算你能力强,也不见得能进得去。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就有江湖,就有关系,最终比拼的是资源,国内、国外都是一样

眼高手低的人,注定处处碰壁,二线以下城市也不是任何人的备用轮胎,只不过是寻找一个回避的借口罢了

二线城市向一线看齐,三线城市学二线发展,这种城市发展态势决定了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

若你自己的筹码不够,二、三线都未必有你的位置

我们的职场不是简单生存,而是一个生存、扎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是我们在职场上奋斗的一个规律

就像一颗大树,需要大地的养分适宜的环境和发达的根系

如果没有资源,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寻求公平之地

如果你在家乡没有什么强势的资源,那建议你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去工作,去谋求发展

因为这些地方相对比较公平,或者等你在职业发展上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再考虑生活上自己更能接受的城市

选择地域,你首先要明确自己在这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里能提供给你什么?

需要你做什么准备?是想在这里定居,还是仅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如果不想定居,那么就要考虑在这里待多久,你能获取哪些经验、技能、收入等;

如果是想定居,那就要考虑所从事行业的发展空间和自己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能不能承担起买房、结婚、生育的安家成本

尤其在选择行业时,要看重这个行业的产业群大不大,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会怎么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你有足够的长远发展和跳槽晋升的空间,否则等过些年产业内迁了,你会拖家带口地走不动。

房子只是战术问题,不是战略问题

不必去抱怨大城市房价有多高

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和常识。

人聚集的地方房价一定高,这是世界性的规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中国国情”

选择你的行业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其本质就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行业的选择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在同等努力程度下你能达到的高度,因为职场成功无非就两个条件:

“一是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行业,二是坚持做下来。

确定自己的行业是初入职场头几年最关键的抉择,因为随着你工作日久,你就会发现你的行业选择

不仅决定了你的知识、眼界、收入,而且决定了后期的跳槽、创业、人脉规划,甚至还决定了你生活的圈子、社会关系,更甚者还会影响你的情绪、性格、健康等

专业化只能让你成长,而行业化才能让你成功

资源决定能力,而最终是行业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空间

在你毕业时是看专业对不对口,而等你再跳槽时,就是看行业对不对口了,因此行业是职业发展中首要的选择因素。

时势比人强,行业趋势胜过一切,这也是雷军说道的,凡是要顺势而为,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但潮水退后,才会看见,谁在裸泳的

一、大方向看经济看科技,小方向看区域产业发展

二、紧盯资本流向

三、看就业人数与岗位缺口

一个行业如果处于快速发展中,你在其中就是顺势而为;

而在一个夕阳行业,你会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由于机会有限,却不一定能收获很多。

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岗位差距是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行业差距。

人的一生,最大的借力是借势,能够踩对时代的节拍,能够判断和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才是真正无敌

选对了经济周期、踏入了高速增长的“风口”,想不赚钱都难

一、大方向看经济看科技,小方向看区域产业发展

在职业选择中,不要单纯从兴趣来看待行业选择,而要从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来考虑行业的选择,要看这个行业有没有新的概念、新的应用,具体到公司,就要看技术是否领先,有没有独特的概念和商业模式

要想找准行业方向,宏观上是看清科技趋势,微观上是看清环境资源。首先,要看国家政策导向,认清社会发展前景和科技发展动态,研究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所处区域的产业发展计划;

其次,要看你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如一线城市都在把重工业和污染行业外迁

如果你学的是冶金专业,又不想离开大城市,就要尽早向研发转型或者改行。

二、紧盯资本流向

资本要想不断获利就必须不断找到符合人们需求的新兴行业,而毕业生找工作最需要获得的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

他们的目标不是一致的吗?

风险资本最大的优势是会比市场对这个行业的认可提前两到三年,毕业生要去的最好的方向,就是资本已经布局进入的方向

这个方向非常的明确和清晰,行业、细分行业、企业、产品、服务都会非常清晰地摆在你眼前。简单说,资本其实已经为毕业生探好路了。

作为企业中的个体,是无法改变这种局面的。

人由于个体弱小,就必须、也只能成为某种“势”中的一分子,依托于这个趋势去成长和发展,这也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的更深层次原因

如何随着资本布局你的行业?不要浪费职场积累期,而是找信息、找前辈。

你的资讯达到一定的容量,你对趋势就会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就能先于同龄人早几年进入一个朝阳行业,而不是等工作几年再转行,浪费职场积累期。

如何跟随资本布局你的行业?

第一要关注相关信息,尤其是财经、证券、投行等的相关报告,还要了解各行业专家、企业家的最新动向;

第二是要核实信息内涵,多跟业内前辈交流,他们更熟悉自己行业的真实情况,这比媒体炒作的和你自己摸索的更准确

三、看就业人数与岗位缺口

就业看供需,而职业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这个职业、行业现在的需求量很大,但如果选择这个职业、行业的人很多,或者已呈饱和状态,那么你也要考虑是否应该重新选择

学历只是敲门砖,毕业生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学习,所以建议不要被所学专业的固定名称和保守的就业方向所桎梏,还是要以行业为中心

处理好自身基础与行业选择的关系

一、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专业对口行业

专业是细分,行业是整合。

专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分解知识,从技术角度解释问题。

行业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整合专业,从资源角度解决问题。

1.专业对口的优点

第一,根正苗红。在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大学所学的专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

第二,滞后效应。专业的效力,往往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发挥不出威力,而过了5年甚至10年,会越来越成为一种优势

并非是你所学到的知识起了作用,而是一种你坚持在相关行业做下去后所积累的“绝对正宗”的品牌效应

由于缺乏经验,其发展或许不如其他行业,但这些专业往往更具发展潜力,容易后发制人。

第三,冷门效应。越冷门的专业,如印刷、农牧等,一旦发挥威力则势不可挡,因为可替代性太小了

2.专业不对口的弊端

第一,起步晚,抛弃自己所学,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很难竞争过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学生。

第二,某些重要岗位有专业限制,职场后期发展可能受限。

第三,读书期间的行业人脉资源基本无法使用

尽量别进你“永远都是外行”的行业,这是对毕业生的一大忠告。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工作尽可能要找“专业对口”的。

因为,相较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零经验”的大学生唯一的法宝就是四年所学了。

所以,就业时千万不要盲目放弃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因为这是未来职场晋升的必备条件。一旦放弃,再想回头就太难了。

年轻人也需要知道如何将学业转化为职业,每个行业中都会有适合你的工作岗位,除去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岗位之外,其他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跨专业就业的

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只招经管类人才,但现在法律、物理、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

跨专业就业并不可怕,你要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专业,而不是从岗位的角度来看待专业。

专业+行业,去朝阳行业看看自己的专业可以做什么岗位,将专业知识细分到行业之中

同时在岗位中提升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敏感度,把自己培养成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把握“好行业”与“好平台”之间的平衡

在不断尝试中选定“真兴趣”与“好行业”的结合点

障碍一:想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工作的本质是让自己具备越来越值钱的工作能力而没有让你更有乐趣、更漂亮、更健康的义务,认为“工作应该充满乐趣”的念头都未免失之于天真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最初的时候所形成的兴趣是不稳定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

或者由于接触范围有限,对许多事情还难以发现是否有兴趣,而有的东西从表层看有兴趣,真正深入下去未必能维持初期的热情

我们往往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有了一定经历之后,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形成具体的、现实的、稳定的职业兴趣

障碍二:真正的兴趣不是以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过程为导向

如果说想做程序员,是因为做这个行业能有较高的收入,那就不是兴趣,因为这是目的导向。

而如果说做程序员很享受那种连夜调试之后调通的感觉,那就是过程导向,这才是真有兴趣。

障碍三:将兴趣转换为财富也是需要资源的

“兴趣不是因,而是果。我们对某个工作没兴趣只有三点原因,一是没天赋做不了,二是没钱去做,三是做了没钱。

真正决定你职业选择的不是兴趣,而是你的资源

追求你自己的理想,但是你要有能力去养活它

所以,找一份能够养活你的兴趣的工作,然后去不求回报地做你感兴趣的事吧。

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想做什么”和“行业回报”结合起来

工作需要正反馈,不然理想抵抗不过现实

兴趣源于做事心沉浸其中的过程

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也包括自己的心情、发展前景、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否则进入一个行业后,没有回报刺激,即使有兴趣也是枉然

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任何一个专业一旦深入就不是那么简单有趣了。

因此对大多数人,笔者的建议是:在你自认为还未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前,在“尽量少”与“尽量早”的时间里做“尽量多”的尝试

并且在尝试可能性的过程中获得可行性的能力,同时发现新的机会。

这个未来不是想出来的,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有做了才知道,你只能在做的过程中去选择

要先入行。你只有入了行,才能选择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否则都不过是个爱好而已

真喜欢,假喜欢”,试一试就知道了,就像了解自己喜不喜欢,热不热爱,是马是驴,拉出来溜两圈,就知道了的

如何择业?当然是尝试。我并不相信有什么规则能让你不需要亲身实践探索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没有什么入错行,没有哪一行是错,只有不适合你的。

不是人人都适合赚大钱,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金融证券、互联网、IT,有时候是能力不行,有时候是真不喜欢,做着那些燃不起热情的东西,心累。

四、尽可能在认定行业的基础上“先就业后择业”

“先就业后择业”的前提是确定自己是否要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否则,你一旦选择了一个既不适合自己发展、又没有前景的行业,转行成本非常高。

因为工作头几年,新人多忙于“战术”性的具体工作,缺乏职业生涯总体“战略”思考,很多人都是在工作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入错行了,到时候想转行将面临诸多挑战。

职业规划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你要不断去尝试,只有你亲身经历的东西,才会印象深刻,才能让你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它,才知道你是要坚持

选工作其实就是选行业

兴趣要服从于行业,尽量选择增量更大的行业,也就是岗位相对而言有一定门槛,有量的岗位

比如:做技术开发的,相对做销售而言,门槛就要高一些的,而开发中又有很多细分的领域,算法 > 前后端 > 测试 > UI等的

有人说,大城市里容不下肉身,小城市里容不下灵魂,在任何一个行业,岗位,任何人的建议都只能是参考,真正做决策的还是自己

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人来说,无背景,无人脉,无资源,那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出家门

远离熟悉的环境,脱离贫困的原生家庭,远走他乡,多接触一些有意思厉害的人和事,去寻求机会和发展

职场思考-毕业后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3)

2024-05-23

de1526bafed0fb6014add9e554eb2f20.jpeg

职场思考-新人前两年(2)

2024-05-22

7a3612a154e812534a8338b3a9291aac.jpeg

职场思考-人生当中的规划与计划(1)

2024-05-21

2f8e47a22c438e1e5ba2aa3278699c5b.jpeg

一人公司

2024-05-15

68f119bec86b73937bcf0c67b2138404.jpeg

关于黄金白银贵金属投资

2024-05-14

0c4284472482286468f41263ddd704ea.jpeg

富爸爸的财富花园-普通人积累财富最值得收藏的传家之书

2024-05-11

60c31457d7a03cb8e01b4d5f9c01b27f.jpeg


e3d95ef019f39cecd3944780a208bedc.png

  • 5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