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模型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OSI的七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TCP/IP四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
(3)五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五层协议

1、物理层
(1)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
1、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一个帧。
              每一个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
      (2)透明传输
      (3)差错检测

 1、封装成帧

2、点到点协议(ppp)
         ppp的帧格式


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4、ARP数据报格式

网络层

1、IP数据报格式

2、ip地址分为5类

传输层

1、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数据报格式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DP数据报格式

应用层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请求行
请求行由请求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协议版本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有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这里介绍最常用的GET方法和POST方法。
GET:当客户端要从服务器中读取文档时,使用GET方法。GET方法要求服务器将URL定位的资源放在响应报文的数据部分,回送给客户端。使用GET方法时,请求参数和对应的值附加在URL后面,利用一个问号(“?”)代表URL的结尾与请求参数的开始,传递参数长度受限制。例如,/index.jsp?id=100&op=bind。
POST:当客户端给服务器提供信息较多时可以使用POST方法。POST方法将请求参数封装在HTTP请求数据中,以名称/值的形式出现,可以传输大量数据,可用来传送文件。
2、请求头部
请求头部由关键字/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关键字和值用英文冒号“:”分隔。请求头部通知服务器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信息,典型的请求头有:
User-Agent:产生请求的浏览器类型。
Accept: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
Host:请求的主机名,允许多个域名同处一个IP地址,即虚拟主机。
3、空行
最后一个请求头之后是一个空行,发送回车符和换行符,通知服务器以下不再有请求头。
对于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来说空行是必须的,否则服务器会认为本次请求的数据尚未完全发送到服务器,处于等待状态。
4、请求数据
请求数据不在GET方法中使用,而是在POST方法中使用。POST方法适用于需要客户填写表单的场合。与请求数据相关的最常使用的请求头是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GET与POST区别

HTTP定义了与服务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 GET 和 POST.
(1)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
(1) 在客户端,Get方式在通过URL提交数据,数据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数据放置在HTML HEADER内提交。
(2) 对于ge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变量的值,对于pos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Form获取提交的数据。
(2)   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有1024字节,而POST则没有此限制。
(3)   安全性问题。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时候,参数会显示在地址栏上,而 Post 不会。所以,如果这些数据是中文数据而且是非敏感数据,那么使用 get;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数据,那么还是使用 post为好。

参考文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12/14/8093902_217673378.shtml

总结





  • 9
    点赞
  • 3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TCP/IP基础 第1章 开放式通信模型简介 1 1.1 开放式网络的发展 1 1.1.1 通信处理层次化 2 1.1.2 OSI参考模型 3 1.1.3 模型的使用 5 1.2 TCP/IP参考模型 7 1.3 小结 7 第2章 TCP/IP和Internet 8 2.1 一段历史 8 2.1.1 ARPANET 8 2.1.2 TCP/IP 9 2.1.3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9 2.1.4 当今的Internet 12 2.2 RFC和标准化过程 12 2.2.1 获得RFC 13 2.2.2 RFC索引 13 2.2.3 有关RFC的幽默 13 2.3 Internet服务简介 13 2.3.1 Whois和Finger 14 2.3.2 文件传输协议 14 2.3.3 Telnet 14 2.3.4 Email 14 2.3.5 WWW 14 2.3.6 USENET News 15 2.4 Intranet和Extranet概览 15 2.4.1 Intranet 15 2.4.2 将Intranet对外开放 16 2.5 Internet的明天 16 2.5.1 下一代Internet(NGI) 16 2.5.2 超速骨干网服务 16 2.5.3 Internet2(I2) 17 2.6 Internet管理组织 17 2.6.1 Internet协会 17 2.6.2 Internet体系结构组 17 2.6.3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17 2.6.4 Internet工程指导组 17 2.6.5 Internet编号管理局 18 2.6.6 Internet名字和编号分配组织 (ICANN) 18 2.6.7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和其他注 册组织 18 2.6.8 RFC编辑 18 2.6.9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18 2.7 小结 19 第3章 TCP/IP概述 20 3.1 TCP/IP的优点 20 3.2 TCP/IP的层和协议 21 3.2.1 体系结构 21 3.2.2 传输控制协议 21 3.2.3 IP协议 23 3.2.4 应用层 25 3.2.5 传输层 25 3.2.6 网络层 25 3.2.7 链路层 25 3.3 远程登录(Telnet) 25 3.4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 3.5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 26 3.6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6 3.7 网络文件系统(NFS) 26 3.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7 3.9 TCP/IP和系统结合 27 3.10 内部网概述 28 3.11 小结 28 第二部分 命名和寻址 第4章 IP网络中的名字和地址 29 4.1 IP寻址 29 4.1.1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30 4.1.2 IPv4地址格式 30 4.2 子网的出现 34 4.2.1 分子网 35 4.2.2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37 4.3 无类域前路由(CIDR) 38 4.3.1 无类地址 38 4.3.2 强化路由汇聚 39 4.3.3 超网化 39 4.3.4 CIDR怎样工作 39 4.3.5 公共地址空间 40 4.3.6 RFC 1597和1918 40 4.4 小结 40 第5章 ARP和RARP 41 5.1 使用地址 41 5.1.1 子网寻址 41 5.1.2 IP地址 43 5.2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44 5.2.1 ARP cache 45 5.2.2 代理ARP 47 5.2.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47 5.3 使用ARP命令 47 5.4 小结 47 第6章 DNS:名字服务器 48 6.1 域名系统概述 48 6.2 授权局 50 6.3 DNS分布数据库 50 6.4 域和区 50 6.5 Internet顶级域 51 6.6 选择一个域名服务器 52 6.7 名字服务解析过程 52 6.7.1 递归查询 52 6.7.2 叠代查询 52 6.8 高速缓存 52 6.9 反向解析(Pointer)查询 52 6.10 DNS安全 52 6.11 资源记录 53 6.12 小结 54 第7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