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过程思考

我是软件工程毕业的,大学时把自己定义为软件开发的工程管理人软,在工程化的软件开发人员,自认为学习了形形色色的软件工程理论后,用来做底层开发有点可惜,应该站在上层指导和监督。
且不说中国高校课程是否合理,单单是自己的这些想法已是可笑。
现在进公司后的第三个项目已经进行到CT阶段,觉得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因为这次Leader不是很强势,自己有很多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地方。
项目的计划书是PM来做的,作为普通开发人员,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项目中要使用的技术,比如C#,自动化测试等等。实际情况是,当时我负责上次项目的扫尾,没有顾及新项目的学习,C#语言看来比较容易上手,直接就可以适应开发了(因为是改造开发,可以依葫芦画瓢)。
项目开展是按照传统瀑布模型,这样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是公司一向的开发模式。计划,功能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即使是学生也是耳熟能详的。
如 果我现在是项目经理怎么办?原本的项目我并未参与,从哪里改造?测试工具怎么选择,我有时宁愿选择非自动化的工具,我认为设置工作环境太麻烦了。还有最后 阶段的MP测试,32bit,64bit;UNIX,Linux,Solaris 等多个平台如何保证,我到现在还不熟悉非Windows的环境,所以每次要转到其它平台时都不知从何做起。
这次的项目进度是这样的:
PP:一周,最后改到第四版
FD:一周时间,因为做的外包,客户方也是软件公司,当然给的需求很明确,所以FD不成问题,只是比以往躲了用户手册部分
SD:一周,得益于FD阶段调查,将序列图画了出来,按图索骥,把改造的函数很快的确定
MK:编码一周,其实两天就完成了
MK23:单元测试和接口测试;使用了要因分析方法,因为是在DotNet环境,所以使用了Nunit和Ncover,作为自动化测试和覆盖验证工具
CT和MP对应放在下周以后进行,共三周时间。
SD阶段,为了估算代码,就已经开始写代码,并且基本功能已经实现,有点像螺旋开发;
MK阶段,两个人分工非常明确,几乎是独立的,一个负责数据的插入,一个负责数据的查询
MK23阶段,写测试用例和写测试代码,其实是可以相互交替进行,有点像敏捷里面的配对编程
由于使用了Nunit,有点像测试驱动开发
......
一个小项目是可以融合多种开发观念,灵活多变,因为成本低,其实是可以尝试敏捷过程的。
我累的时候,会吵着要使用Scrum的开发模式,因为开发要有激情,每周都进行Scrum,这样前两天进度非常快,后两天作为质量保证和确认,还可以有一天的缓冲时间。
告诉自己的话:话有点啰嗦和冗余,辞不达意,天马行空,而且主题不够鲜明,没关系,能写出来就是进步,坚持多写就行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