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慎独到“心学”

从慎独说起
当很多人时,你的意念是正向的,行为也是正向的,但是当你独处时,非常有可能意念就不那么正向了,有时候意念也是很正向的,但行为就不那么正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这是“心”的问题,所以就试图想从王阳明的心学里去找答案。王阳明是谁呢,他的心学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先不着急,
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1503年,也就是王阳明33岁的那一年,他在杭州的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静坐的和尚,据寺庙中的人说,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了,王阳明也比较好奇,就去看看这个和尚。
他绕着和尚走了几圈,最后在和尚面前站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了一声。然后
王阳明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王阳明问:“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后,和尚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那为什么不回家照顾她呢”,王阳明说道。
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回家去了。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处于明朝中叶,那个时候的大环境是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是主业。因此在谈王阳明“心学”前要先谈一谈什么是理学。
理学真正的起源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无极”的概念,根据书中的说法“无极”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二程即程颐和程颢从“无极”中抽出 “理”和“道”的概念,自成一家,形成理学的雏形。理学认为,在超现实 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理学称它为“天理”。天理的敌人就是人欲,简单说天理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的最基本需求,除此之外都是 人欲。所以,理学讲“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形成后来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继承了程颢的思想后来形成陆九渊心学。程朱理学再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特别是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控制思想,将理学外的所有学说列为异端,不但将理学作为考试内容,还将其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但不管是程朱 理学还是陆九渊心学目的都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
为什么要存天理灭人欲呢,另一位理学大师张载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生民立命(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四句话就是理学家的名片。
如何存天理灭人欲,程颢认为天理就在我心中,所以只需要在自身上下工夫就行了。而程颐认为天理存于外界,必须要到外界寻找天理,必须格物致知。
存天理去人欲 理学过于严苛。久而久之就有了道貌岸然这个词了。还有“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名言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主业就是考科举,而且王阳明他爸还是个状元,他更得考科举了,要不然他爸的面子往哪儿放啊,但是他却不务“正业”,做了很多“傻事”,他到底在干什么呢?
叔本华广为人知的名言:“杜绝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切身体会的经验和想法,才是能加以利用,并提升自己水平的可靠手段。” 如果王阳明看到叔本华的这句话的话一定会点赞的!
不顾伤痛的身体苦苦思索,他到底是在做什么,到底想要什么,,他就是想弄明白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在主导,在哪里可以找到主导世界的这个东西。从现有的知识和书籍里面找不到答案,所以只能自己去探索,并且自己亲身去实践。
释迦牟尼
他在一菩提树下静坐,到了第八日早上,睹东方的一颗明星而悟道。他悟后,说了几句话:“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王阳明一生的三次悟道:
贵州龙场:
1508年一个春天的半夜,
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 “是了,是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这次悟道后来它还有了一些推论,主要的两个是
人人皆为圣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个人理解: “人人皆为圣人” 也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江西南昌:致良知
按王阳明的意思就是:致是到达的意思,按良知的指引去做,那就能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
“良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是圣人们的传家宝,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宝贝。
必有事焉 事上练:无事时要致良知(他鼓励的一种方式是静坐),有事时就事上练。
浙江余姚:四句教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3次悟道是循序渐进的,第三次是对前两次悟道的总结和补充,但他的理论核心是在“致良知”上,即他的第二次悟道。
其实心学比较简单,它主张的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心”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心”保持原来的样子,然后从“心“中去取你想要的东西。那如何让“心”保持原来的样子呢,答案就是致良知。
按王阳明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去过度”,其实这也是王阳明理论的一个特别之处,程朱理学 以及佛教等一些理论认为应该完全“灭人欲”,比如出家后就要忘记亲人,王阳明理论里面也讲“灭人欲”,但他只是讲“灭过度的人欲”,他认为“人欲”也是“天理”,这就是他特别的地方。如此就是“去过度的七情六欲,去过度的意念,去过度的………..”。
给出了致良知的诀窍:勿忘 勿助,不动心 。 勿忘就是必有事焉 事上练,勿助就是不要心急,一天成不了圣人。不动心就是虽然看见,听见,但是心不去跟随它。
1488年,王阳明按约定到江西南昌迎娶江西副省长(江西布政司参仪)诸养和的女儿,但是在新婚之夜王阳明说出来走走竟然走到附近的一处叫“铁柱宫”的道观和一位道士讨论了一夜如何修行的问题,到天明才想起来自己今天是来结婚的,害得老丈人诸养和绕着自家的柱子转了一夜。
朱熹讲格物致知嘛,一天王阳明就和一位同窗说:“咱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如何?”同窗说“竹子能有什么道理?” “朱熹说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怎么格“盯着它看,道理自会闪现”。格了三天出现了幻觉,同窗坚持不下去了和王阳明说“天赋有限,看来朱熹老头的格物致知真不是我等凡夫苏子能能做到的。我撤了,你继续”“要坚持,不坚持下去怎么可以格到天理”到了第六天,王阳明也扶着竹子倒下去了,而且还病倒了,第二天同窗来问王阳明格到了什么,王阳明感觉还挺不好意思。
静坐:你在安定思绪不要胡思乱想后,要一心一意地省察克制,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 坏的念头 毛病和习惯,然后克掉它。这一功夫绝不要间断,如同你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杜绝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 贪财 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如此才能扫尽心中的私欲,恢复良知。要耐心的去用功,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几乎没有人 生下来就具备圣人的心性。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 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是因为他认为知 和 行 是应该合一的,怎么解释呢,用例子更好理解,当你闻见臭味时马上就会产生厌恶,就是你知道臭的时候同时就产生了厌恶感。所以在他有了知后马上就去行,因为 在他看来知和行就是合一的,分开就不叫知。他人为知行合一就是天理 天道 本该如此,就像孝顺父母一样。
心“理”与物“理”
王阳明学说的局限性:它的学说只适用于有“心”的地方,当然包括人心,还有动物的心我认为也是适用的,如此等等。所以它是心”理”,无法解决物“理”问题,比如你用王阳明的方法只从心里去寻找的话永远也不会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外还有银河系,当然物“理”和心”理”是有关的,研究物“理”要靠心”理”,但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做事既是心”理”也有物“理”,因此,任何一件事情靠你一个人独坐想象,无论想的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练。
还有它的学说还有他消极的一面,它消极的一面也正是他努力“保持心原来的样子”,这样他就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从他后来的言论就可以看出,后来他和它的弟子说,年轻时的建功立业现在只是炼心的一个副业,人所有要做的事情就是炼心。我想如果王阳明去给乔布斯讲心学的话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正确认识王阳明的“心学”:
1.不是唯心学说,相反如果真正理解了他的话他的实质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2.“心学”里面讲一切从内心里面取,但并不是闭关锁国,这从王阳明几次剿匪的实践就可以看出来,他积极全面的从外界获取信息并进行细致的分析。
其一,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在哪里?程朱理学的回答是天理,但是这个天理是人定的天理。王阳明的回答是良知,而良知是在人心。
其 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道路是什么?程朱理学与王阳明的回答,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但程朱理学是“得君行道”,即通过辅佐皇帝来使天下大治;,王阳明认为人人皆为圣人,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来让天下变得更好,不需要完全依靠皇帝,而且他还教育帮助其他人甚至老百姓,给他们讲学,让他们也成为圣人,天下的圣人多了,自然会变好变强。
其三,就是在做事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对我们后人在做事上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知道并且做了才叫一,只是知道而没有做永远是零,所以只是知道而没有做不叫知道。
私欲和物欲:私欲是指内心过度的七情六欲,物欲是外界给内心的刺激所产生的欲望,比如贪官的贪欲就是外界激发出来的。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恨。
六欲是泛指人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中国古代一般对六欲的划分是:眼(见欲,贪美色奇物)、耳(听欲,贪美音赞言)、 鼻(香欲,贪香味)、舌(味欲,贪美食口快)、身(触欲,贪舒适享受)、意(意欲,贪声色、名利、恩爱)。在佛教典籍《大智度论》中,六欲则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和人想欲,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但是我觉得现代人对六欲的解释总结比较实际和全面些,现代人指的六欲是: 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1)求生欲,即努力活着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饮食、温饱、健康、平安、安全、长寿等。
(2)求知欲,即想要了解知晓一切事物的猎奇心理。与此相关的词有了解、知晓、明白、探索、研究、发展、开创等。
(3)表达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想法、感受等告知别人,并获得他人认同和赞同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诉说、倾诉、告诉、发表、表达、抒发等。
(4)表现欲,即想要在人群中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权威性,并获得他人尊重和服从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面子、荣耀、地位、名声、威信、权势等。
(5)舒适欲,即尽量使感觉更舒适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冷热、香臭、疲倦、爽快、痛痒、明暗、软硬等。此欲望着重于身体各感官。
礼貌,礼仪的本质其实就是满足对方的舒适欲。
(6)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等。这也就是佛教指的六欲。
物理和心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回到事物的本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