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比较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比较分析
一、背景及意义
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信息化社会为教育提供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他要求学校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他们应当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而不应当是只知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材;其次,信息社会信息不断激增,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老知识很快过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这就要求劳动者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教育要实现终身化;再次,信息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劳动者之间远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越来越多,21世纪的学习者应当学会协作。
面对信息社会的这种种发展,肩负培养新世纪接班人重任的高等院校应如何变革?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素养高、创造力强的新型人才呢?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必经之道,开设网上大学,开展远程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时,为广大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网络教育是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网络远程教育的开展固然离不开辅助管理系统的建设,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网络教程的建设,没有优质的网络课程,现代远程教育将难以实施,为此,各高校面对信息社会的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大力支持网络课程的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体化改革,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的新局面相继推出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的网络精品课程。
然而,从目前的情形看,我国的教育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体系,与国外的差距不小。无论是高教司组织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制作的网络课程,还是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制作过程之中的网络课程,虽然数量很多,但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符合网络教学特征的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可谓寥寥。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什么样的网络课程才是当前网络教育真正需要的,如何制作出精品网络课程,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研究并指导精品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基本技术标准、模块组成、功能要求、制作流程、辅助工具、教学过程等,从而建设一批真正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精品网络课程,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部门开发符合精品网络课程要求的网络课程,对于满足当前网络教育的迫切的需求,并成为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道路上重要的指南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什么是精品网络课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从广义上来说,网络课程的资源包括支持网络课程学习的一切教学软件,包括网络课件、学习资源库、学习案例库、练习题库、模拟实验室等;狭义上,网络课程的资源,则主要是指网络课件。
从网络课程的定义来看,网络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需要发布在网络上,自身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支撑环境,从而保障网络课程能够被正常使用),前四点与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基本吻合。在网络课程中,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外在表现,而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所组织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即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网络课程要成为精品网络课程,必须从资源(课件)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够成为精品网络课程。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对精品网络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调查和研究了包括国内和国外已有的各种标准。从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方面以及被广泛接受的指标方面,大都可以分门别类的归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可用性、技术性、媒体特性和文档资料及其它方面六大类。结合当前推出的国家精品课程,参照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分析比较总结得出当前国家精品课程的一些优缺点。
理、工科类课程比较:
选择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北大学、西安交大、华中科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弹性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构造地质学》、《高等数学》、《线形代数》、《微积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并行计算》、《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得出以下的优缺点:
交互开发技术水平不高。在网络教育的实践中,交互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网络课程只应只是将学习内容简单的呈现给学生。
媒体选择缺乏有效性。在网络课程中,各种媒体的表现形式应与学科专业内容有机结合,各种媒体的使用需要做到协调。
技术文档资料的呈现不能过于简单,有时缺乏有效表达知识点的资料和论证,这对工科课程来说是一大缺陷。
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手段。
部分课程提供了老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手段。
医学类课程比较:
选择了北京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大、中国科大等学校的《生理学》、《护理学》、《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不定程度的存在上述理、工科课程的优缺点,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组织结构不够明晰,有的课件界面较为杂乱。
课件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同时设计一定量的额外参考资料。
在学科关键部分的疑、难、关键知识点上,讲解得比较透彻。
经济、管理等文科类课程比较:
选择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师大、中国科大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学》、《近代国际关系史》、《文化精品与文化中国》、《法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会计基础》等课程进行了分析比较:
不定程度的存在上述理、工科课程的优缺点,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 除了网络教学中使用的网络课件,2、 还根据具体的学习者特点和学习目标3、 准备4、 了其他所需教学资源。
5、 法学类、经济、管理的课程另外应提供多一点的案例分析。
6、 导航应清晰、明确,7、 通过导航,8、 学习者应能清楚了解知识内容结构。
9、 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学科前沿,10、 严禁出现将一些目前有重大争议的内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出现。
此外,对于网络课程还存在这样一些误区:
误区一:关于“网络课程”的概念
1、“网络课程”是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是课程网站,是信息资源库;
2、“网络课程”是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单元练习题的综合体;
3、“网络课程”是“书本搬家、”“课堂搬家”。
四、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后的总体评价:
1、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h动画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2、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化,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3、学科特点非常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方图表等。
4、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归纳如下:
文字+图片+表格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多以Flash为主)
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体、其它格式)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教师的电子讲稿(PPT)
5、网络课程基本栏目包括:导航、课程介绍、课程教学、练习。
6、基本上都注意到了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有的教学信息的表达更活泼、更有效。
7、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一,从整体上讲,这些网络课程共同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二,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个别的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其三,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其四,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及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
五、困惑与反思
在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诸多困惑与反思:
1、网络课程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课程型态?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课程理念?追寻媒体用于教学的历史,曾经出现过“广播课程”、“电视课程”等说法,今天的“网络课程”,是否可以看作是它们的延续?是否有质的不同?从教材到课程,从课件到课程,其根本区别在哪里?今天我们在国内见到的所谓网络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属于“网络课程”还是属于“网络教材”?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媒体+课程”的组合?
2、在对网络课程进行界定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参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认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对于“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有学者认为其“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笔者基本上同意这种解释与界定。但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开发与分析评价时,对于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仍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立项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学支撑平台已提供的功能,实现与教学平台的挂接”。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比较成熟的教学支撑平台,因此如何做到网络课程开发时既基于平台,同时又独立于平台,这是我们在开发和制作网络课程时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
——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功能如何互补?哪些是平台支持的功能?哪些是网络课程应有的功能?特别是涉及到交互、协作、答疑、讨论、测试、搜索等功能时,网络课程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与教学平台配合?
我们认为,在依托教学平台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课程的责任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教学平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才能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同时,我们建议在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时,将其分为核心模块与扩展模块。扩展模块依托于课程实施过程中责任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扩展与创造性实践,特别是在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测验、实践操作等环节,一门网络课程的完善和成熟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的。
3、网络课程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
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成为主要的方式?它可以是唯一的方式吗?如何解决某些特定课程中实验与实践操作的环节?
4、网络学习适用于所有的内容与学科吗?什么学科、什么教学内容适合网络教学?反之,什么又不适合网络教学?
5、当网络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时,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网络课程误区浅析》    周清  王世静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育技术系
2、《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  梁林梅  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
3、《关于精品网络课程的研究》     张进宝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况姗芸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