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的膜处理工艺解析
从总体上面进行分类的话, 大体分为生物反应膜与过滤膜这两大类。
- 过滤膜
孔径筛分类的膜以过滤为主,包含以下几大类:
-
- 反渗透(RO)膜技术
实现方式:
反渗透膜技术通过在待分离液一侧施加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使溶剂(如水分子)被压过半透膜,从而实现溶质(如盐类、有机物)与溶剂的分离。
特点:
无相变,能耗低。
膜选择性高,能有效去除溶解性物质。
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纯水制备等领域。
-
- 纳滤(NF)膜技术
实现方式:
纳滤膜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孔径的反渗透技术,能够截留二价或多价离子及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00-1000的有机物。其孔径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操作压力较低。
特点:
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有机物有较高脱除率。
荷电性质,对不同的荷电溶质有选择性截留作用。
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处理场合。
-
- 微滤(MF)膜技术
实现方式:
微滤膜技术以静压差为推动力,利用筛网状过滤介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分离。其孔径较大,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
特点:
膜孔径均一,过滤精度高。
滤速快,吸附量少且无介质脱落。
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行业、半导体工业超纯水制备等。
-
- 超滤(UF)膜技术
实现方式:
超滤膜技术以压差为驱动力,利用超滤膜的高精度截留性能进行固液分离或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膜分离。其孔径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
特点:
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无相变,能耗低且膜选择性高。
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
- 电渗析(ED)膜技术
实现方式:
电渗析膜技术利用电场作用进行离子交换和分离的过程。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淡化。
特点:
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盐分的废水。
能够实现高效的离子分离和浓缩。
- 生物膜
生物膜法是和活性污泥发平行发展起来的污水好氧处理工艺,生物膜法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或者载体上,形成膜状的活性污泥,属于附着生长系统或固定膜工艺。活性污泥法是在曝气池中以菌胶团的形式呈悬浮状态,属于悬浮生长系统。
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
-
- 传统生物膜
- 润壁型生物膜法
- 传统生物膜
实现原理: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的或转动的接触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流过,如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
技术特点:通过微生物在介质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分解。
污水处理流程:废水首先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分布到介质表面,然后沿着介质表面流动,与生物膜接触并被净化,最后处理后的水排出系统。
-
-
- 浸没型生物膜法
-
实现原理:接触滤料固定在曝气池内,完全浸没在水中,采用鼓风曝气,如接触氧化法。
技术特点:通过曝气为生物膜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生物膜充分接触。
污水处理流程: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浸没在池中的生物膜接触,在曝气的作用下,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处理后的水通过沉淀或过滤后排出。
-
-
- 流动床型生物膜法
-
实现原理:使附着有生物膜的活性炭、砂等小粒径接触介质悬浮流动于曝气池内。
技术特点:通过介质的悬浮流动增加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和机会,提高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流程: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悬浮流动的生物膜接触,在曝气的作用下进行有机物分解,处理后的水通过后续工艺(如沉淀、过滤)后排出。
-
- 其他新型生物膜技术
- 颗粒型生物膜反应器
- 其他新型生物膜技术
如上流式污泥床(USB)、污泥膨胀床(EGSB)等,主要用于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实现原理: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将污泥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实现有机物的降解。
污水处理流程:废水进入反应器后,与颗粒污泥混合,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处理后的水通过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
-
-
-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
实现方式:
MBR工艺结合了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污水与微生物充分反应后,通过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实现水的净化。膜组件通常具有很小的孔径,能够截留污泥和大部分微生物,而只允许处理后的水通过。
由中空的超高性能膜丝构成,膜丝上有0.1-0.5μm的小孔,承受超过200牛的拉力。出水时由抽水泵形成吸力,水从膜管壁渗入。
本质上就是用膜管进行固液分离。
优点:
由于水利停留时间(HRT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分别管控,所以降低了污泥量,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困扰。
占地面积小,可以在原有水池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可以取代二沉池。
缺点:
膜丝干燥后容易断裂。
孔径小,容易产生膜污染。
能耗相对较高(也有说低的)。
-
-
- 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
-
MABR全名是膜传氧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是一种基于氧气/空气的MBfR工艺。MBfR指的是基于膜传导的生物膜反应器 (MBfR-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这个工艺的一大优势是其设计的多样式。该系统里气体的通过膜(管式、中空纤维、平板)输送至液相,生物膜生长在膜的外表面。
实现原理:采用中空纤维膜进行无泡曝气,氧直接以分子状态扩散进入生物膜,实现高效供氧。
技术特点:传质效率高、能耗低、无泡沫产生等。
污水处理流程:废水进入反应器后,通过中空纤维膜进行供氧,生物膜在中空纤维膜外表面生长并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处理后的水排出系统。
优势:
1. 氧气的实际停留时间大大延长,膜内的含氧气体不会因为水的浮力被赶走出混合液;
2. 空气可以低压方式进行输送,因为空气不需要克服静水压力来穿过中空纤维膜 (销售说的自呼吸膜,就是指它能在大气压下运行);
3. 大大降低曝气速率,因为MABR反应器的溶氧传递效率(OTE)可高达90% (。(SUEZ的高级工程师Jeff Peeters说MABR的OTE是微孔曝气的四倍)
4. 硝化反硝化可以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
三、污水处理流程的不同点
润壁型生物膜法和浸没型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流程主要区别在于生物膜的附着方式和曝气方式的不同。润壁型生物膜法通常通过固定的介质表面进行生物膜的附着和生长,而浸没型生物膜法则将生物膜完全浸没在曝气池中。
流动床型生物膜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膜载体的悬浮流动性,这增加了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和机会,提高了处理效率。
颗粒型生物膜反应器和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等新型技术则在传质效率、能耗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污水处理流程也更加注重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