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空间的数据分布实际上是图像空间中数据的二维傅立叶变换结果。
K空间中的数据点和图像空间中的数据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K空间中的数据点对应了图像空间中所有数据点的一部分信息。事实上,K空间中的数据正是图像空间中的数据作二维傅立叶变换的结果(图1),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图像”可以被看作是由一系列频率、相位、方向各异的二维正弦波叠加而成的,而K空间的数据正表示了图像的正弦波组成。因此,为了理解如何从K空间中的数据变换得到图像空间中的数据,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傅立叶变换。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首先从一维傅立叶变换说起。如图2所示,对三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进行线性叠加,叠加时每一个都乘以一个系数(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乘以0.5,第二个乘以2,第三个乘以1),而等号下面的图片则显示了线性叠加后的结果在时域(time domain)中的形态。其右侧的图片显示了傅立叶变换后的结果,也即正弦波的叠加在频域(frequency domain)中的表示。图中的三个峰分别代表这三个叠加起来的正弦波,三个峰的横坐标分别代表这三个正弦波的频率,而其纵轴坐标则代表线性叠加时乘上的系数,也即成上系数后相应的正弦波的波幅(第一个峰的高度为0.5,第二个为2,第三个为1)。由此可见,傅立叶变换实际上是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正弦波的过程。
对于二维的图像,也可以相同的原理作傅立叶变换,将信号分解为不同的频率成分;而K空间正是一个用于表征分解出的频率成分的频域空间(类似于图2中的右图)。如图3所示,在二维的K空间中,每个点都代表一个正弦波成分。该成分的方向是从原点指向该点的方向;频率则随着远离原点而逐渐增加。这就好比图2右图中,每个正弦波成分的方向都是沿着x轴,频率也是随着远离原点而增加一样。图3右侧的三张图由上至下分别表示了K空间中的青色、灰色和红色点处的正弦成分,在时域中的表示。可以看到,青色点距原点较近,其表示的正弦成分的频率也更低;灰色点距原点较远,其表示的正弦成分频率则更高。红色点和灰色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致,因而其表示的正弦成分的频率也一致;然而二者表示的正弦波的方向则有所不同,分别是从原点到红色点、从原点到灰色点的方向。K空间就好比图2中的右图一样,代表了图像空间中正弦波成分的频率分布。
为了更好地理解K空间中数据的含义,我们不妨做几个思想实验。
如图4,左上图为一次MRI实验中得到的K空间中表示的数据,对其做逆傅立叶变换即可得到右上图,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大脑剖面图。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仅仅是将左上图中表示的各个频率、各个方向、具有不同权重的正弦成分相叠加,就能得到右上图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妨将左上图中黄色点的数值乘以2,也即将相应的正弦波的振幅增加至原来的两倍,看看逆傅立叶变换后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于是我们得到了左下图——正常的大脑剖面图和一个正弦波的叠加,而这个正弦波的方向正是黄色点所代表的那个正弦波的方向!那么将红色点的数值乘以2呢?逆傅立叶变换后我们得到了右下图,这次是大脑剖面图和红色点代表的正弦波的叠加!
我们再来考察去除高频或低频成分会发生什么。我们知道,K空间中越远离原点的位置,所代表的正弦波的频率越高。如图5,当我们删除K空间中远离原点位置的那些数据时(图5上两张),逆傅立叶变换得到的图像能够比较好地显示大脑剖面图的样子,只是变得有些模糊,分辨率不够高。而当我们删除K空间中原点附近位置的数据时(图5下两张),逆傅立叶变换得到的则是关于结构边界的细节。左上、左下两张图的叠加,可以恢复原来的K空间中的数据;而右上、右下图的叠加,则可以恢复原来的图像空间中的数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图像空间中的图像分辨率与K空间中的数据点数量密切相关。K空间中有多少数据点,图像空间中也就能还原出多少个数据点;K空间中有越多的数据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也就越好。图6给出了几个K空间数据点个数语图像空间中图像分辨率的关系。当K空间中有1024个数据点时,我们可以还原出32 ×32的图像;当K空间中有4096个数据点时,可以还原出64 ×64的图像;当K空间中有16348个数据点时,可以还原出128 ×128的图像……然而我们又知道,要想在K空间中取更多的数据点,就必须进行更多次的测量,也就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因此,要想提升图像空间分辨率,就必须付出降低时间分辨率的代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要研究的问题,找到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