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链节企业到“链主品牌”,比亚迪是如何做到的?

比亚迪凭借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垂直整合和科技创新,成功转型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文章探讨了比亚迪如何确保链节竞争优势、实现全局竞争优势转化以及在科技创新战略上的投入与调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比亚迪作为一家集电池、电机、电控、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产业于一体的企业,已跻身行业领军地位。但在比亚迪的成长历程中,它是如何从“链节企业”成功转型为“链主品牌”的呢?以下是比亚迪的成功之路。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确保链节竞争优势

在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前,比亚迪已在电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20 多年前,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决定进军技术门槛较高的锂电池领域,并将此前在镍镉电池生产中发明的“大量人工+夹具”的半自动化生产方式应用于锂电生产,获得了巨大成功。电池领域的成功经验为比亚迪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奠定了基础。

比亚迪收购陷入困境的西安秦川汽车,开始涉足汽车制造。当时,外资品牌汽车独领风骚,资金和规模匮乏的比亚迪在“高门槛”的汽车行业难觅配套供应商。因此,在全球化采购、专业化分工已成为汽车行业主导原则的背景下,比亚迪坚定选择垂直整合之路。一度,比亚迪自主生产汽车的几乎所有部件,甚至广告业务也是自家完成。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实现全局竞争优势转化

比亚迪在产业链垂直整合上的坚持,旨在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全局竞争优势的转化。在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整合方面,比亚迪能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同时在光伏、储能等领域也具备技术优势。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在保证供应链稳定和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实现全局竞争优势的转化。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图片来源于比亚迪官网

锚定科技创新战略

比亚迪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自主研发与创新驱动成为其最具竞争力的法宝。比亚迪现有研发人员高达 4.04 万人,近年来相继推出了刀片电池技术、DM-i 超级混动技术、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难题。

然而,企业需要关注垂直整合模式的双面性,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比亚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垂直整合模式导致的资产沉重、组织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开始推动旗下事业部公司化,关闭部分缺乏竞争力的零部件业务。而且比亚迪也曾通过大规模采购先进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替代之前的半自动化与人力密集型战术。此外,企业还需在开放与垂直整合之间取得平衡,不断吸纳外部科技力量,将外部竞争优势转化为内部科技竞争优势,从而放大自身在产业全局的竞争优势。

比亚迪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产业链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产业链布局,找准竞争优势所在,并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和领先者。

说明:本文节选自许战海咨询方法论系列白皮书《链主品牌:制造型企业最佳增长战略》,些许文字有所变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