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题目:利用“直流扫描分析”测试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电压传输特性
实验原理: 所谓电压传输特性,是指一个电路输出电压u₀与输入电压u₁之间的函数关系,即u₀=f(u₁),通常用曲线描述。电压传输特性是稳态特性,可用逐点测试的方法获得。
一、仿真电路
在Multis电路图区域搭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选择元器件型号和参数值,如图所示
二、仿真方法与步骤
1.首先设置直流扫描分析(DCSweep Analysis)参数;在Analysis Parameters栏目中选定V1为 自变量输人电压,设定其起始值(Start value)为0、终了值(Stop value)为2和步长(Increment)为0.01
2.在Output variables栏目中选定节点1作为函数,即输出电压,也就是晶体管的管压降
3.按仿真(Simulate)按钮即得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
三、仿真结果分析
1.在仿真电路中,应将V1理解为加在输人的交、直流总量。从图能够读出使晶体管处于放大区时V1的近似值,当V1<0.7V时晶体管截止,当V1>1.5V晶体管饱和,当 0.7V<V1<1.5V时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静态工作点Q应设置在这个区域。当已知Q在曲 线上的位置时,就可得出,电路不出现失真时输人交流信号的峰值。从另一角度讲,若已知输人 交流信号的峰值,则可确定出使电路不失真的Q点的合适位置;当然,也可能Q点没有合适的位 置,需要重新选择电路参数。
2.8.2 题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
一、仿真电路
搭建阻容耦合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如图所示。
二、静态与动态的测试
在图中,函数发生器XFG1给放大电路输人频率为10kHz、峰值为2mV的正弦波电压,万用表XMM1测量基极静态电位,万用表XMM2测量集电极静态电位,双踪示波器测量输人电压和输出电压。从示波器读数中可以看到,输人电压正半周峰值约为2mV时,输出电压负半周峰值约为 98mV,可见电路稍有非线性失真,这是因为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通常,失真度为5%以 下时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需要用专门设备(失真度仪)来测试。
三、总结
1.在Multisim环境下可以像在实验室里一样搭建电路并用虚拟仪器进行各种测量,这些仪 器的调节方法和在实验室利用真实仪器时的操作过程完全相同,故而可在软件环境下学习各种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的测试方法。
2.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测试仪器与被测电路应“共地”,如图所示。因此静态测电位, 再通过计算求得电压和电流。
2.8.3 题目:利用“参数扫描分析”研究电阻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对于放大电路,若已知静态工作点Q,则可根据集电极电流I。(或发射极电流I)得出b-e 间动态电阻,进而得到输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等性能指标。因此,研究电阻变化对Q点的影响, 便可得到其对动态性能的影响。以下是对如图所示的静态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进行研究。
一、研究偏置电阻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在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中利用如前所述直流扫描分析的仿真方法与步 骤,首先设置R的起始值、终了值和点数,分别为3000Ω、12000Ω、6;点数即Rb22从起始值到 终了值取值的个数,它决定扫描时每次变化的步长,得1800Ω;Analysis to选“DCoperating point”;
然后进行扫描,得到发射极(S2)电位U。和集电极(S9)电位U的 变化,如图所示。
二、研究集电极电阻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设置Rc的起始值、终了值和点数,分别为3300Ω、20000Ω、6(即步长为3340),如图所示。然后进行扫描,得到发射极(S2)电位Ue和集电极(S9)电位Uc的变化,分别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Rc的变化过程中,Ue变化很小,说明Rc变化对Ieq(即Icq)的影响很小; 但Uc随之降低,使管压降随之减小,当Rc增至16.66KΩ时Uc与Ue接近,说明管子进人饱和区,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可见,虽然Rc的增大可使电压放大能力增强,但应以电路不产生失真为度。
三、总结
1.利用参数扫描分析可以研究电路中各个元件 参数对电路的影响。
2、通过参数扫描分析可以从不同需求来确定某一电阻合理的取值范围。例如,在已知输人 电压最大幅值的情况下,结合动态测试,从既不失真又能有足够电压放大能力的角度来确定集电 极电阻的取值。可见,仿真在电路参数设计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3.扫描分析(包括DC、参数、温度等)的仿真方法与步骤有共性,即首先选定研究对象,对自 变量设定起始值、终了值、步长(点数),其后确定函数,仿真,便得到它们的关系,进而分析仿真结果。
2.8.4 题目:Ugsq对共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仿真电路为共源放大电路,MOS场效应管型号及其它参数如图所标注。
一、仿真内容
1.通过直流扫描分析方法(DC Sweep)测量2N7000的转移特性,测量电路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图所示电路中,设定直流电源V1为被扫描电压,节点2为输出,由于源极电阻为1Ω,因而其电压可表示源极(即漏极)电流;
图所示为几组测试数据;中间是测试所得转移特性曲线。测量结果表明 ,2N7000的开启电压Ugs(th)=2V,Ido≈200mA。
2.图所示为Rg2分别等于6MΩ和6.1MΩ情况下Ugsq、Udsq和Uo的测试结果。左边的电压表指示的是 Ugsq,右边的电压表指示的是Udsq,从示波器中读出Uo的峰值。
三、总结
1.用直流扫描分析可测试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从中可读出Ugs(th)和Ido的数值,也可读出在不同Ugs所确定的Id的数值。
应当指出,由于ugs变化时iD变化较快,因而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时,应特别注意不能超过场效应管的最大功耗,以免其烧坏。
2,当电阻Rg2增大时,Ugsq减小,Idq减小,Udsq增大,|Au|减小。与此相反,在Rd和Rl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偏置电阻增大Idq (即增大Ugsq)是提高电路电压放大能力的有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调节Rg2时,要始终保证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即满足Uds>Ugs-Ugs(th),即保证电路不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