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源编码

第五章 信源编码

抽样定理

连续信号抽样

  • 信源编码:将模拟信号数字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字化步骤:抽样、量化和编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个模拟信号的连续波形变成一串二进制的比特流


抽样的分类
  • 按信号类型的不同:低通抽样、带通抽样
  • 按脉冲序列的间隔的不同:间隔抽样、非间隔抽样
  • 按抽样序列的不同
    • 理想抽样:抽样的脉冲序列是单位冲激序列
    • 实际抽样:抽样的脉冲序列不是单位冲激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抽样间隔的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由上面的分析有,频谱发生混叠的原因有两个:
  1. 采样频率低
  2. 连续信号的频谱没有被限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低通抽样定理

  • 带限为 f m f_m fm的时间连续信号 x ( t ) x(t) x(t),若以速率 f s ≥ 2 f m f_s≥2f_m fs2fm或以间隔时间为 T s ≤ 1 / ( 2 f m ) T_s≤1/(2f_m) Ts1/(2fm)的周期冲激脉冲对它抽样,则 x ( t ) x(t) x(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地确定(通过这些抽样值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 x ( t ) x(t) x(t))。

  • 本人非通信专业,关于这部分复杂的证明,这里不再展示,有能力的同志可以学习!这里直接给出重要的结论!

  1. 信号时域的离散化导致其频域的周期化。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模拟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其延拓周期为 Ω s Ω_s Ωs

ω s = 2 π T = 2 π f s T 为抽样间隔 , ω s 为抽样频率 \omega_s= \frac{2\pi}{T}=2 \pi f_s\\ T为抽样间隔,\omega_s为抽样频率 ωs=T2π=2πfsT为抽样间隔,ωs为抽样频率

  1. f s ≥ 2 f m f_s≥2f_m fs2fm时,抽样信号的各频率分量互不重叠,只要让信号通过一个截止频率为 f m f_m fm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取得原信号的频谱 F ( ω ) F(\omega) F(ω),也就是可以不失真恢复原信号 f ( t ) f(t) f(t)

  2. 如果 f s < 2 F m f_s<2F_m fs<2Fm会出现频谱出现交叠现象,无法不失真的恢复原信号


  • 总结:对于频带限制在f赫兹以内时间连函数f(t),只有当 T s ≤ 1 / ( 2 f m ) T_s≤1/(2f_m) Ts1/(2fm)的间隔时间抽样时,抽样值才可以完全地确定原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例3:设基带信号 m ( t ) m(t) m(t)的最高频率是 200 H z 200Hz 200Hz。对 m ( t ) m(t) m(t)进行理想采样,采样后频谱不发生混叠的最低采样率是(400)Hz.
  • 解析: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 最低采样率 = 2 × 200Hz = 400Hz

带通抽样定理

  • 一个带通信号x(t),其频率限制在 f L f_L fL f H f_H fH之间,带宽为 B = f H − f L B=f_H-f_L B=fHfL,则必需的最小抽样速率为

f s m i n = 2 f H n + 1 ,  n = ⌊ f L B ⌋ f_{smin}=\frac{2f_H}{n+1} ,\ n=\lfloor \frac{f_L}{B} \rfloor fsmin=n+12fH n=BfL

  • 抽样频率 f s f_s fs满足关系
    2 f H n + 1 ≤ f s ≤ 2 f L n \frac{2f_H}{n+1} \leq f_s \leq \frac{2f_L}{n} n+12fHfsn2fL

  • 如果要求原始信号频带与其相邻频带之间的频带间隔相等,则抽样频率为:
    f s = 2 2 n + 1 ( f L + f H ) f_s=\frac{2}{2n+1}(f_L+f_H) fs=2n+12(fL+f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殊情况:一个带通信号x(t),若其上限截止频率 f H f_H fH与带宽为整数倍关系时, f H = k B f_H = kB fH=kB,最低频率 f L f_L fL和最高频率 f H f_H fH之差等于信号带宽B, B = f H − f L B=f_H-f_L B=fHfL,则采样率 f s f_s fs为带宽B的2倍,而非最高频率的2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例:某带通信号的频带范围是9.5kHz~12kHz,对其进行理想采样,能使频谱不交叠的最低采样率是(6)kHz.
  • 解析:
    B = f H − f L = 12 − 9.5 = 2.5 k H z n = ⌊ f L / B ⌋ = ⌊ 9.5 / 2.5 ⌋ = 3 f s m i n ≥ 2 f H n + 1 = 2 × 12 3 + 1 = 6 k H z B=f_H-f_L=12-9.5=2.5kHz \\ n=\lfloor f_L /B \rfloor=\lfloor 9.5 /2.5 \rfloor=3 \\ f_{smin} \geq\frac{2f_H}{n+1}=\frac{2\times 12}{3+1}=6kHz B=fHfL=129.5=2.5kHzn=fL/B=9.5/2.5=3fsminn+12fH=3+12×12=6kHz

模拟信号的脉冲调制

  • 模拟脉冲调制:以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用模拟基带信号x(t)去控制脉冲序列的某参数,使其按x(t)的规律变化的调制方式
  • 脉冲串作为载波,承载消息信号的方法

  • 周期性脉冲序列有4个参量:脉冲重复周期(脉冲重复周期)、脉冲振幅、脉冲宽度和脉冲相位(位置)
  • 模拟脉冲调制种类:
    • 脉冲振幅调制(PA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幅度
    • 脉冲宽度调制(PD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宽度
    • 脉冲位置调制(PPM)用基带信号m(t)去改变脉冲相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抽样信号的量化

量化原理

  • 量化:一个近似过程,以适度的误差为代价,使无限精度(或较高精度)的数值可以用较少的数位来表示。常见的四舍五入就是最基本的量化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解决方案:用有限的电平来表示抽样值,且电平间隔比噪声大,则可以准确恢复样值
  • 定义:按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过程
  • 作用:连续信号取值变成离散的信号

  • 量化器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量化值: x q ( k T s ) = m i   x i − 1 ≤ x ( k T s ) ≤ x i x_q(kT_s)=m_i \ x_{i-1} \leq x(kT_s) \leq x_{i} xq(kTs)=mi xi1x(kTs)xi
  • 例如, t = 4 T s t=4T_s t=4Ts,时的抽样值 x ( 4 T s ) x(4T_s) x(4Ts) x 5 x_5 x5 x 6 x_6 x6之间,此时按规定量化值为 m 6 m_6 m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x q ( k T s ) x_q(kT_s) xq(kTs) x ( k T s ) x(kT_s) x(kTs)的误差称为量化误差。根据量化原则,量化误差不超过 ± △ x \pm \triangle x ±x

  • 量化级数目越多, △ \triangle 值越小,量化误差也越小。量化误差一旦形成,在接收端无法去掉,与传输距离、转发次数无关,又称为量化噪声

  • 衡量量化性能好坏的最常用指标是量化信噪功率比 ( S q / N q ) (S_q/N_q) (Sq/Nq),值越大,说明量化性能越好。
    S q : S q ( k T s ) 产生的功率 N q : 由量化误差产生的功率 S_q: S_q(kT_s)产生的功率\\ N_q: 由量化误差产生的功率 Sq:Sq(kTs)产生的功率Nq:由量化误差产生的功率


  • 量化的分类:均匀量化(量化间隔均匀)、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不均匀)

均匀量化

  • 量化间隔相等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 量化电平:每个区间的量化电平取在各区间的中点
  • 量化特性:指量化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均匀量化的量化特性是等阶距的梯形曲线
  • 两种常用的均匀量化特性:中间上升型特性、中间水平型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量化相关术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量化误差功率
  • 量化误差是量化器输入、输出的差别,在不同的输入工作区,误差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量化误差功率应包括未过载噪声功率过载量化噪声功率两部分。

  • 对于随机输入信号来说,量化误差功率不仅与△有关,还与模拟输入信号概率分布有关


  • 一般来说,量化电平数Q很大,△很小,因而可认为在△量化间隔内 f x ( x ) f_x(x) fx(x)不变,以p;表示,且假设各层之间量化噪声相互独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于均匀量化器,如果输入的信号是服从均匀分布,那么量化噪声比是量化级数的平方

  • 量化比特数每增加1,量化信噪比提高6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例2:某四电平量化器的输入范围是[一A,+A],若量化器的输入X在[一A,+A]内均匀分布,量化信噪比是( A)
  • A . 16   B . 4   C . 16 A 2   D . A 2 A.16 \ B.4 \ C.16A^2 \ D.A^2 A.16 B.4 C.16A2 D.A2
  • 解析:

  • 对于一个四电平量化器,其量化间隔(量化步长)Δ可以表示为:Δ = (2A) / 4 = A / 2

  • 量化噪声功率(σ²)可以通过量化间隔的平方除以12来计算,因为均匀分布的量化噪声的方差是量化间隔平方的1/12: σ 2 = ( Δ 2 ) / 12 = ( A 2 / 4 ) / 12 = A 2 / 48 σ² = (Δ²) / 12 = (A² / 4) / 12 = A² / 48 σ2=(Δ2)/12=(A2/4)/12=A2/48

  • 信号功率(S)可以假设为输入信号在[-A, +A]区间内均匀分布的平均功率,即:S = (A²) / 3
    E [ X 2 ] = 1 2 A ∫ − A + A x 2 d x = 1 2 A [ x 3 3 ] − A + A = 1 2 A ⋅ 2 A 3 3 = A 2 3 E[X^2] = \frac{1}{2A} \int_{-A}^{+A} x^2 dx = \frac{1}{2A} \left[\frac{x^3}{3}\right]_{-A}^{+A} =\frac{1}{2A} \cdot \frac{2A^3}{3} = \frac{A^2}{3} E[X2]=2A1A+Ax2dx=2A1[3x3]A+A=2A132A3=3A2

  • 量化信噪比(SQNR)以功率比表示为: S Q N R = S / σ 2 = ( A 2 / 3 ) / ( A 2 / 48 ) = 48 / 3 = 16 SQNR = S / σ² = (A² / 3) / (A² / 48) = 48 / 3 = 16 SQNR=S/σ2=(A2/3)/(A2/48)=48/3=16

  • 如果问题是要求以分贝(dB)表示,那么我们需要将这个比值转换为分贝: S Q N R ( d B ) = 10 ∗ l o g 10 ( 16 ) ≈ 24.08 d B SQNR(dB) = 10 * log10(16) ≈ 24.08 dB SQNR(dB)=10log10(16)24.08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均匀量化缺点及原因
  • 均匀量化信噪比随信号电平的减小而下降
  • 原因:
    • 均匀量化时的量化级间隔△为固定值。
    • 量化误差不管输入信号大小均在(-△/2,△/2)内变化。
    • 语音信号,小信号出现的概率要大于大信号出现的概率,使平均信噪比下降。

非均匀量化

  • 非均匀量化:对小信号,量化的阶距取较小值,使其有较高信噪比
  • 定义:在整个动态范围内量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非均匀量化的一般实现方法:采用压缩扩张技术。非均匀量化就是对信号进行非均匀放大小信号放大的倍数大,大信号放大倍数小,相对“压缩”解码时,做相反的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优点:
    1. 对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信号,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信噪比
    2. 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即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律十三折线简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脉冲编码调制(PCM)

PCM基本原理

  • Pulse Code Modulation,简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本质:AD变化。
  • PCM是最典型的语音信号数字化的编码方式
  • 实际通信系统中,进行PCM的过程就是将抽样值进行A律十三折线量化后进行编码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路实现:逐次比较法编译码原理

PCM常用码型

  • 码字:在编码时,每个量化级都是用一定位数的二进制码来表示的,这一组二进制码就称码字

  • 码型:码字中码位的整体编排方式称为码型。

  • PCM常用码型:自然二进制码、折叠二进制码、循环二进制码 (格雷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自然二进制:
    • 特点:部分之间没有什么对应联系,而且,对同样一个幅度值的信号,编码是不同的比特序列。
    • 优点:简单、自然顺序实现
    • 误差:误码可能引起的电平差值,误差的分布比较均匀
  • 折叠二进制码:
    • 特点:最高位是极性位,符号相反外,其他位表示电压的绝对值,且上下两部分还呈现映像关系。对同样一个幅度值的信号,编码是相同的比特序列。
    • 优点:双极性电压可以采用单极性编码方法处理,从而使编码电路和编码过程大为简化。误差:对于小电压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小语音信号的平均量化噪声。
  • 循环二进制码 (格雷码):
    • 特点:相邻两个码字之间,只有1个bit的差别。
    • 优点:适合于调制电路
    • 误差:误差只有1

PCM编码规则

A律十三折线编码规则

  1. 码位的确定
    • A律13折线: 8 段 × 16 级 = 128 = 2 7 → 加一位符号 → 8 位 8段×16级=128=2^7→加一位符号→8位 8×16=128=27加一位符号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极性码( C 1 C_1 C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落码( C 2 C 3 C 4 C_2C_3C_4 C2C3C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内码( C 5 C 6 C 7 C 8 C_5C_6C_7C_8 C5C6C7C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粗样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CM译码原理

  • 作用:把收到的PCM信号还原成相应的PAM信号,即实现数模变换(D/A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极性控制部分的作用是根据收到的极性码M,是“1”还是“0"来辨别PCM信号的极性,使译码后的PAMI信号的极性恢复成与发送端相同的极性
  • 7/12变换电路是将7位非线性码转变为12位线性码在编码器的本地译码电路中采用7/11位码变换,使得量化误差有可能大于本段落量化间隔的一半,如在例2中,量化误差为22△,大于16△。
  • 为使量化误差均小于段落内量化间隔的一半,译码器的7/12变换电路使输出的线性码增加一位码,人为补上半个量化间隔,从而改善量化信噪比

  • 例4:设接收端收到的按A律13折线特性编成的8位码为11110011,将此码组变为12位线性码,并求出收端译码输出的样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段落码为 ( 111 ) 2 (111)_2 (111)2对应表格填写即可
  • 12为线性码为 ( 1   0011   1   00000 ) 2 (1\ 0011\ 1\ 00000)_2 (1 0011 1 00000)2译码输出的样值为,+1248(量化单位)
  • 21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