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三极管,但你了解晶闸管吗?

关注、星标公众,不错过精彩内容

作者:strongerHuang

公众号:strongerHuang

素材来源:learnengineering、百度百科

如今科技能有如此巨大的发展,离不开半导体材料。我们知道二极管、三级管是常用的一种,其实半导体材料的器件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的一种:晶闸管

晶闸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发电站就是其中一个场景。在高压直流输电中,必须借助转换站将大量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此,我找了一个发电厂交直流传输的文章,在今天的2栏文章)。之后,直流电被传输到用户。这项重要的转换任务由称为“晶闸管”的独特半导体开关设备执行,更具体地说,由硅控整流器执行

学习晶闸管之前,可以先看下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三极管来源,及NPN与PNP区别

一、晶闸管介绍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

---来自百度百科

如下图,不同的半导体开关器件,例如二极管和晶体管。同样和这些器件一样,晶闸管也是一种开关器件。所有这些开关装置均由众所周知的硅半导体材料制成,晶闸管由N和P区域的4个交替层组成。

要了解为什么使用晶闸管,让我们看一下普通晶体管BJT)的工作原理。

二、BJT工作原理

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双极结型晶体管。

如下图,当连接主电源时,我们会观察到晶体管的一个结点总是反向偏置。

要接通晶体管,我们只需在发射极和基极端子之间连接一个次级电压源,就可以导通晶体管了。如下图:

如果我们移除次级电源,则晶体管将关闭,因为它需要连续的次级电源。

但是,在大功率应用期间(比如发电站),需要连续的基本电流供应,会导致巨大的功率损耗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1950年,William Shockley提出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电源开关,称为晶闸管。

在晶闸管中,与晶体管不同,不需要这种连续的次级电源。触发后,即使你移除次级电源,晶闸管仍将继续工作(如下图)

要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需要了解一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三、晶闸管工作原理

有了晶体管的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如果硅结构晶片掺杂有四种交替形式的P和N型,则会产生晶闸管。在此,耗尽区的形成也发生在结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晶闸管中施加电压,总会有至少一个反向偏置结,如下图:

门极触发

在晶闸管中,一种有效且流行的方法称为“门极触发”。我们将次级电源连接到栅极和阴极端子。该次级电源将大量电子注入P区域。随着该过程的继续,P区变得充满电子,如下图:

现在,电子已成为该区域的多数电荷载流子。简而言之,P区域最终成为N区域,这个新的N区域将导致耗尽区域自动减小。

由于P区域已成为新的N区域,由于栅极触发,底侧的三个区域共同成为一个大N区域。现在,晶闸管的结构看起来像一个PN结二极管。

四、如何关闭晶闸管?

关闭晶闸管的方法是在晶闸管两端施加反向电压,如下图:

实现此目的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LC振荡器。在LC振荡器中,能量交换发生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之间。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相比前面讲述的三极管要复杂一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从Youtube下载了learnengineering提供的视频(并附带字幕):

‧  END  

推荐阅读:

精选汇总 | 目录 | 搜索

C语言结构体用法很多,坑也很多

USB接口和雷电接口有什么关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strongerHuang』,后台回复“1024”,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二极管和晶闸管的区别。首先我需要回忆两者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二极管应该比较简单,由PN结组成,单向导电。而晶闸管,也就是可控硅,结构更复杂,可能有多个PN结,比如PNPN结构。 接下来要比较它们的导通条件。二极管是正向电压超过阈值就导通,反向截止。晶闸管可能需要门极触发信号才能导通,而且一旦导通后,门极信号就不再起作用,直到电流低于维持电流才会关断。这点需要确认是否正确。 然后应用领域方面,二极管常用于整流、稳压、信号检波等。晶闸管则多用于交流调压、可控整流、逆变电路,比如调光器、电机控制。用户可能需要具体例子来理解应用场景的不同。 控制方式也是关键区别。二极管是被动器件,无法控制导通时机。晶闸管可以通过门极控制导通时刻,但无法主动关断,属于半控型器件。而像GTO这样的全控器件可能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应该只比较普通晶闸管和二极管。 关断条件方面,二极管在正向电压移除后自然关断,而晶闸管需要阳极电流降到维持电流以下,或者施加反向电压才能关断。这部分可能需要更准确的技术术语。 结构差异需要具体说明,比如二极管是单PN结,晶闸管是四层三端结构,三个PN结。可能用示意图更好,但文本描述需要清晰。 另外,补充特性如反向恢复时间、电压电流容量、开关速度等也可能有区别。晶闸管通常能承受更高电压和电流,适合大功率应用,但开关速度较慢。二极管则种类更多,比如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各有不同应用。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混淆晶闸管和其他半导体器件,比如三极管或IGBT,所以需要明确晶闸管的独特之处。同时,用户可能关心为什么在某些场合用晶闸管而不用二极管,比如可控整流需要调节输出电压的情况。 检查是否有错误,比如晶闸管的导通是否需要持续的门极电流?实际上,触发后门极信号可以撤除,导通状态由阳极电流维持。这一点要准确描述。 总结时,结构、控制方式、导通/关断条件、应用场景是关键点。需要分点说明,结构清晰,用例子帮助理解。确保语言通俗,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但必要的术语仍需使用并解释。</think>二极管和晶闸管(可控硅)是两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它们的核心区别体现在结构、控制方式和应用场景上。以下是逐步对比分析: --- ### **1. 结构差异** - **二极管** - 由单个 **PN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构成,仅有两个电极:阳极(A)和阴极(K)。 - 符号: $$ \text{—▶|—} $$ 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正向导通电流方向。 - **晶闸管(SCR)** - 由 **四层半导体(PNPN)** 构成,形成三个PN结(J1、J2、J3),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门极(G)。 - 符号: $$ \text{—▶|┬—} $$ 门极(G)用于控制导通。 --- ### **2. 导通条件** - **二极管** - **单向导电性**:当阳极电压高于阴极(正向偏置)且超过阈值(硅管约0.7V)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 导通后电流不可控,仅由外电路决定。 - **晶闸管** - **双稳态特性**: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导通: 1. 阳极与阴极间施加正向电压(A>K); 2. 门极(G)施加触发电流脉冲。 - 一旦导通,门极失去控制作用,需通过 **降低阳极电流至维持电流以下** 或 **施加反向电压** 才能关断。 --- ### **3. 控制方式** - **二极管** - 被动器件,导通/关断完全由外部电压方向决定,无法通过信号控制。 - **晶闸管** - 半控型器件:可通过门极信号 **控制导通时刻**,但无法主动控制关断(需依赖外部电路条件)。 - 适用于需要 **相位控制** 的场景(如调节交流电压相位角)。 --- ### **4. 典型应用** - **二极管** -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如电源适配器); - **信号检波**:提取高频信号中的低频信息(如收音机); - **保护电路**:防止反向电压损坏器件(如续流二极管)。 - **晶闸管** - **可控整流**:调节直流输出电压(如电机调速、电焊机); - **交流调压**:通过相位控制改变有效电压(如调光器、电炉控温); - **无触点开关**:替代机械开关用于大功率场景(如固态继电器)。 --- ### **5. 关键参数对比** | **特性** | **二极管** | **晶闸管** | |----------------|-----------------------------|-------------------------------| | 导通控制 | 自动(正向电压触发) | 需门极触发信号 | | 关断方式 | 反向电压或移除正向电压 | 需强制关断(电流过零或反向) | | 响应速度 | 快(高频应用如开关电源) | 较慢(工频至中频范围) | | 功率处理能力 | 低至中等功率 | 高功率(可达数千安培/数千伏) | --- ### **总结** - **二极管** 是基础单向导电器件,适合简单整流和保护; - **晶闸管** 通过门极控制导通时机,适用于需要精确调节功率的场合。 - 两者互补:二极管用于简单场景,晶闸管用于需要主动控制的大功率系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trongerHua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