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春秋史笔记

首先,大背景,平王东迁,本身就是一个王位之争。虽然说有一定的历史必然,但造成的结果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在这之后,乱七八糟的王位争夺都出来了。

子颓之乱(叔颓之乱)可以说也是类似的一次,颇有一种来到楚国的感觉,王室内部互相杀伐,嫡长子继承制失效了。

而同时稍早一些的郑国四公子乱也是一样的。

在东迁之后,周王室已经大不如前。不知道平王会不会后悔,为了一个王位,结果周王室势力大衰。

东迁之后的世系:
平王(50)
泄父(早死)
桓王(试图压制郑庄公,22)
庄王(周公和弟弟作乱,14)
僖王(没有存在感,沉迷享乐,事情都交给了齐桓公,4)
惠王(叔叔颓作乱,24)
襄王(弟弟带作乱,32)

事件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首先

前面还有庄王时期的 子克之乱, 桓王也是不知道脑子抽筋还是无奈之举,非要许诺给次子王位。最后还是嫡长子继承,这就闹出了一通乱子。

其实子克之乱时候,大臣辛伯已经劝谏过当时的周公(黑肩):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但是也不知道是咋了,反正就是连续几代,都是嫡庶之争。

所以,第一个想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管仲是天才,后来模仿的,就不那么容易了,还是得靠运作。卫国,郑国都没成,晋国成了。

然后到襄王之后,王室真的就成了吉祥物了。

接下来是顷王(6),匡王(6),定王()。
定王时期就发生了楚庄王的问鼎之事,宋国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

简王(14),灵王(27)
存在感都没有了,已经变成了诸侯争霸

景王(25)
出现了器皿都要乞讨的局面。数典忘祖成语来历。

然后,看这景王的成语,估计就不省心,结果由落入了前面的问题,又是嫡庶之争。
悼王
敬王

王子朝和上面两个,三兄弟打的一塌糊涂。最后敬王死的年份也很好玩,前476年

再往后,再往后就是战国了。

其实这么看,春秋时期就一直没有走出西周末年的窘境,问题一直没解决。其实后来的诸王都遇到了和幽王一样的困境,但是有幽王废嫡的先例在前,导致都不敢这么做,但是现实的张力又存在,于是不断地上演王位争夺。最终王室在内耗中,终于是一步步跌落,各诸侯一开始还需要打一个尊王攘夷的旗号,再后来就需要诸侯国捐钱了,再后来连理都不理周王室了。

二王并立从幽王开始就有了,平王和叔叔携王并立。晋文侯杀了携王,这是最终诸侯国选择了年轻好对付的平王。

随想:
庶子夺嫡这事儿,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彻底验证过了(5次王室内乱),嫡长子继承制不可靠。到秦之后就变成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到西汉末年这个正统不断被挑战(早年是以重建分封的名义得到正统),也是王莽篡汉的道理所在。到后来,不断地篡,一直到晋朝,五胡乱华,各民族都进来插一脚,这是又一次道统崩溃。唐朝靠实力上位也没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天下平定了。宋朝赵匡胤的军政府已经是得国不正了。元朝么,连封号都没了,只能是大哉乾元。 到明朝时候,又回到了刘邦的套路, 但是这次还得兼容前面这么多朝代,尤其还想继承大元正统(lingtu),这样就必须重新解释。到明末,有了亡国和亡天下的认识,终于才走向了匹夫有责之类的,民本思想。从唐以来,就一直不断的向民本思想走。其实这思想很早,六韬里面就有,但是一直到后来才解决。现在的中国依然处在这个阶段,就是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六韬语)。所以在这个时代,庶子夺嫡,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早已经不是靠血缘继承的年代了。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3/14/18841360_821199226.s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