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的实现原理

多态的实现原理是通过虚函数表和vptr指针实现的

多态的三个条件:1.继承,2.虚函数重写,3.父类指针或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class Parent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
    {
        cout<<"parent::func()"<<endl;
    }
    virtual void func(int i)
    {
        cout<<"parent::func(int i)"<<endl;
    }
};
class Child:public Parent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
    {
        cout<<"Child::func()"<<endl;
    }
    virtual void func(int i)
    {
        cout<<"child::func(int i)"<<endl;
    }
};

当类中声明虚函数时,编译器会在类中生成一个虚函数表;
虚函数表是一个存储类成员函数指针的数据结构;
虚函数表是由编译器自动生成与维护的;
virtual成员函数会被编译器放入虚函数表中;
存在虚函数时,每个对象中都有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vptr)

此时从上面的代码中就可以在编译器中生成下列表:
VTABLE:
void Parent::func()
void Parent::func(int)
void Child::func()
void Child::func(int)

所以:
Parent对象的VPTR指针指向了VTABLE中的Parent数据;
Child对象的VPTR指针指向了VTABLE表中的Child数据;

最后在调用时:

void run(Parent*p)
{
    p->func();
}

此时编译器就会根据func是否为虚函数来进行相应的解释:
1.如果不是虚函数:编译器可直接确定被调用的成员函数(也叫做静态联编)
2.如果是虚函数:编译器根据对象p的VPTR指针所指向的虚函数表中来查找func函数并调用(也叫做动态联编或者迟邦定)

注意:通过虚函数表指针VPTR调用重写函数是在程序运行时进行的,因此需要通过寻址操作才能确定真正应该调用的函数,而普通成员函数是在编译器时就确定了调用谁,因此虚函数的效率要低很多,所以不是虚函数越多越好。

下面来证明VPTR指针的存在。

class Parent1
{
public:
    Parent1(int a=0)
    {
        this->a=a;
    }
    void print()
    {
        cout<<"我是爹"<<endl;
    }
private:
    int a;
};

class Parent2
{
public:
    Parent2(int a=0)
    {
        this->a=a;
    }
    virtual void print()
    {
        cout<<"我也是爹"<<endl;
    }
parent:
    int a;
};
int main()
{
    cout<<"sizeof(Parent1):"<<sizeof(Parent1)<<endl;
    cout<<"sizeof(Parent2):"<<sizeof(Parent2)<<endl;
    return 0;
}

第一个Parent1是没有虚函数,所以输出的是4
第二个Parent2是含有虚函数,所以输出的是4+sizeof(VPTR)=8;
因此只要定义了虚函数编译器就自动生成了VPTR指针。

  • 4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