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的“翻身仗”不好打。
来源|医药研究社
“神药”继续“下凡”。
日前,广生堂发布公告称,圆山基金拟以近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受让公司5.02%的股份,而圆山基金合伙人包括国有全资公司、片仔癀全资子公司等,其中片仔癀投资是该基金出资比例最大的有限合伙人。
回顾来看,2024年7月,片仔癀曾发布公告称,拟2亿元参投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主要投资方向为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康养大健康、日化美妆等相关产业,目标募集规模为10亿元。如今,片仔癀“曲线”入股广生堂,无疑是进一步释放了公司的转型决心。
据了解,广生堂深耕抗病毒和肝脏健康领域,专注于创新药研发。于片仔癀而言,借助此次间接参投,增强了业务进一步延展的可能性,但投资风险也如影随形。
一、业绩继续下行,片仔癀希望重回“高速路”
近年来,片仔癀的投资动作不少。比如,今年8月,公司拟出资2.54亿元收购漳州国投公司所持明源香料100%股权,同时间接收购水仙药业30%股权。据了解,水仙药业是我国首家生产风油精的厂家。
而在内部业务运营上,片仔癀也不再将增长希望仅寄托于“神药”。从“一核两翼”到“多核驱动,双向发展”,该公司已经走出了中成药、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多条路径。
结合片仔癀近年来的业绩水平来看,无论是频繁的投资收购还是探索其他业务,都可以说是公司在主业受挫之下重找“高速路”的举措。
根据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实现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11.19%;净利润26.86亿元,同比增长11.73%。而去年同期,片仔癀实现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88%、17.16%。
再具体看今年第三季度,片仔癀实现营收28亿元,增幅首度跌至个位数,同比增长9.6%;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11.73%。
与此同时,片仔癀的股价也在持续下跌,从2021年7月的高点491.88元/股跌至今年11月18日的246.6元/股,市值蒸发1500亿元左右。
可以看出,有“药中茅台”之称的片仔癀已经从高峰到低谷。至于原因,也众所周知。
具体而言,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正在加大片仔癀的发展压力。药通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天然麝香的价格已涨至65万元/千克,较2023年初已上涨42.22%;天然牛黄价格已涨至165万元/公斤,较2023年年初已上涨189.48%。
这种情况下,片仔癀的盈利能力备受考验。根据财报,前三季度,片仔癀肝病用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60.98%;心脑血管用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60.11%;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60.08%。
而要保持利润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涨价。据西南证券研报,2004-2023年,片仔癀锭剂产品提价共20次,零售价从最初的325元/粒升至760元/粒,增长了29%。但从当前的业绩表现来看,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难以对业绩增长产生显著催化作用。
考虑到中成药销售困境,片仔癀也必须要另寻出路。我们再聚焦此次间接参投,广生堂又能为片仔癀带来什么?
二、投资标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片仔癀或难等成果?
其实,中药企业携手创新药企的案例并不少见。
同样是这个月,专研中药的康缘药业也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7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康缘集团控股子公司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中新医药将成为康缘药业全资子公司。
据悉,中新医药聚焦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致力于研发重组人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以及抗体生物药。
整体来看,这些中药公司看重创新药,一方面符合自身多元化发展需求,一方面也是因为相关市场有前景、相关公司有潜力。
比如,广生堂立足的抗乙肝药物市场需求广阔。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教授曾指出,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大国,约存在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随着相关创新药持续进入市场,2025年乙肝药物规模有望达到23亿美元。
具体到相关公司,据悉,广生堂是国内同时拥有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五大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医药企业。另外,该公司还在持续研发新药。
2024年9月8日,广生堂发布公告称,公司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已完成乙肝低病毒学症(LLV)II期临床试验,并于近日获得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总结报告。研究结果显示。GST-HG141 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药效。
不过,从业绩层面来看,广生堂发展压力也不小。据悉,由于创新药研发要求高投入、市场竞争激烈、集采影响等,2021-2023年,广生堂合计亏损达5.1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064万元。
因此,广生堂亟需外部资金助力,片仔癀也顺势参投。但理性来看,投资标的发展同样不尽如人意,片仔癀何时能迎来真正的开花结果,始终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