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笔记

罗辑思维中提到的1000小时理论指出,企业与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只是1000小时的学习。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传播加速,使得优势难以持久。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强调广泛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文章讨论了制造业的制造力和营造力,以及如何在IT行业中通过刻意训练、快速反馈和走出舒适区来提升个人技能。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 1000小时理论 2016-06-23罗辑思维第4季第17期:王煜全:创新,认知升级与摆脱窘境中,提出了一个1000小时理论,任何一个企业,与最先进的企业可能相差的只是1000小时。理论有一个前提,资源共享,举得例子就是阿尔法狗的蒙特卡洛算法公开后,迅速世界上很多公司几个月时间内,很快就掌握了此种算法,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当然这里的“相差”只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从模型到产品生产,在到批量生产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技术水平如果不突出,其实都是90分上下,如果有人达到领先,其他人掌握此技术的时间会非常快,很快又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

    这个1000小时理论对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来说也有点适用,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可能不到自己掌握的10分之一,那多学的的90%有什么用呢?从长远看,除了在交叉学科上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了,每个人可能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90分,可能在90分的领域不能胜任做好工作,但是如果花上1000小时,那么很快就可以把自己以前的“学的没用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项技能。

  2. 制造力与营造力
    大规模生产复杂电子设备的制造力也是一个核心竞争力,而且王煜全认为只有中国有这种能力。所以在1000小时的理论基础上,中国的企业虽然创新力不足但是也非常有竞争力。

    营造力是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地产业不仅会房屋建设,而且会提供配套设备,并且提供运营的服务。天天广告的马来西亚碧桂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有点互联网的服务精神,通过第三产业服务来挣钱,向发达国家迈进了。

  3. 听到罗胖的的《如何成为高手》,所说的观点与几年前的看到的一片文章《最牛B的编码套路》中所述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