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个人所学,简要讲述SPI,I2C,UART通信的特点,限制。
1.同步通信
UART,SPI,I2C三种串行通讯方式,SPI功能引脚为CS,CLK,MOSI,MISO;I2C功能引脚为SCL,SDA,SCL就是时钟线。UART功能引脚为Tx,Rx。时钟线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时钟同步,所以SPI,I2C是同步通信,UART是异步通信。因为时钟线的存在,SPI,I2C通信双方的频率可以有一定的差别,如发送方时钟频率为32MHz,接收方频率为33MHz。UART因为没有时钟线,所以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保持一致的时钟频率,以降低误码率。
2.引脚设置
I2C采用开漏输出,需要接上拉电阻,才能提供高电平,4700Ω是常见上拉电阻。SPI和UART引脚复用后,采用推挽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接收引脚都采用输入模式。另外,在配置输出引脚电平时,要先配置电平,再配置方向。避免先配置方向,再配置电平,操作一结束就出现沿跳变(上升沿/下降沿)信号,给系统造成干扰。
3.传输特点
SPI通信速率高达几十Mbps,在PCB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加RC滤波电路,减少高频信号的干扰。I2C在标准模式下,通信熟虑为400kbps,高速模式下最高可达3.4MHz。UART常见波特率有9600,115200,但我最高用过2M的波特率(比特率=波特率∗log2N,二进制情况下,波特率与比特率相等)。为了减少丢包,我必须加上帧头帧尾数据长度,CRC冗余校验,并采用错误重传机制。
三种协议的最大通讯速率关系为:SPI>I2C>UART。SPI通信速率最快,因为SPI软件协议最简单,没有数据应答的过程,SPI主机发送1bit,SPI从机接收1bit,无校验应答过程。I2C通信协议较为复杂,包括开始信号,应答型号,结束信号。UART协议没有时钟线,发送方,接收方,必须保持时钟一致,否则会出现误码。前两者多用于同一PCB板上元器件之间的通信,而UART的传输长度较远,可用于不同设备间通信。uart若采用RS232电平,UART传输距离可达30m(但通信速率不超过20kbit/s);若要超过30m,则需将TTL电平转为RS485差分信号。UART通信距离限制,主要是由于电压信号的衰减,当高电平信号(eg:3.3v)传出一定距离后,可能衰减为1.5V,这时,接收方有可能把高电平识别为低电平,接收数字信号可能由1变0。
另外,协议使用过程中有些小技巧。以I2C通信为例,通信过程是开始信号-应答信号-数据信号-应答信号-结束信号。但实际通信过程可能是结束信号-开始信号-应答信号-数据信号-应答信号-结束信号。之所以要在通信开始前,发个结束信号,是为了避免上次通信对本次通信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