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特性之广播

  1. 广播的特点
    广播的UDP的特性之一,通过广播可以向子网中多台计算机发送消息,并且子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接收到发送方发送的消息,每个广播消息都包含一个特殊的IP地址,这个IP中子网内主机标志部分的二进制全部为1 (即点分十进制IP的最后一部分是255)。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每一部分是1字节,最大值为255,比如:192.168.1.100

前两部分192.168表示当前网络是局域网
第三部分1表示局域网中的某一个网段,最大值为 255
第四部分100用于标记当前网段中的某一台主机,最大值为255
每个网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广播地址,即:192.168.xxx.255
广播分为两端,即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关系是 1:N

发送广播消息的一端,通过广播地址,可以将消息同时发送到局域网的多台主机上(数据接收端)

在发送广播消息的时候,必须要把数据发送到广播地址上

广播只能在局域网内使用,广域网是无法使用UDP进行广播的

只要发送端在发送广播消息,数据接收端就能收到广播消息,消息的接收是无法拒绝的,除非将接收端的进程关闭,就接收不到了。

UDP的广播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播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快速传播消息的方式,因此广播的开销很小,发送端使用一个广播地址,就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多个接收数据的终端上,如果不使用广播,就需要进行多次发送才能将数据分别发送到不同的主机上。

  1. 设置广播属性
    基于UDP虽然可以进行数据的广播,但是这个属性默认是关闭的,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广播,那么需要在广播端代码中开启广播属性,需要通过套接字选项函数进行设置,该函数原型为:

C
1
int s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参数:
sockfd:进行UDP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level: 套接字级别,需要设置为 SOL_SOCKET
optname:选项名,此处要设置udp的广播属性,该参数需要指定为:SO_BROADCAST
optval:如果是设置广播属性,该指针实际指向一块int类型的内存
该整型值为0:关闭广播属性
该整形值为1:打开广播属性
optlen:optval指针指向的内存大小,即:sizeof(int)
返回值: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3. 广播通信流程
如果使用UDP在局域网范围内进行消息的广播,一般情况下广播端只发送数据,接收端只接受广播消息。因此在数据接收端需要绑定固定的端口,广播端则不需要手动绑定固定端口,自动随机绑定即可。

数据发送端

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C
1
2
// 第二个参数是 SOCK_DGRAM, 第三个参数0表示使用报式协议中的udp
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主动发送数据不需要手动绑定固定端口(自动随机分配就可以了),因此直接设置广播属性

C
1
2
int opt = 1;
setsockopt(fd, SOL_SOCKET, SO_BROADCAST, &opt, sizeof(opt));
使用广播地址发送广播数据到接收端绑定的固定端口上

C
1
sendto();
关闭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C
1
close(fd);
数据接收端

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C
1
2
// 第二个参数是 SOCK_DGRAM, 第三个参数0表示使用报式协议中的udp
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因为是被动接收数据的一端,所以必须要绑定固定的端口和本地IP地址

C
1
bind();
接收广播消息

C
1
recvfrom();
关闭套接字(文件描述符)

C
1
close(fd);
4. 通信代码
广播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t main()
{
// 1. 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fd == -1)
{
perror(“socket”);
exit(0);
}

// 2. 设置广播属性
int opt  = 1;
setsockopt(fd, SOL_SOCKET, SO_BROADCAST, &opt, sizeof(opt));

char buf[1024];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int len = sizeof(cliaddr);
cliaddr.sin_family = AF_INET;
cliaddr.sin_port = htons(9999); // 接收端需要绑定9999端口
// 只要主机在237网段, 并且绑定了9999端口, 这个接收端就能收到广播消息
inet_pton(AF_INET, "192.168.237.255", &cliaddr.sin_addr.s_addr);
// 3. 通信
int num = 0;
while(1)
{
    sprintf(buf, "hello, client...%d\n", num++);
    // 数据广播
    sendto(fd, buf, strlen(buf)+1, 0, (struct sockaddr*)&cliaddr, len);
    printf("发送的广播的数据: %s\n", buf);
    sleep(1);
}

close(fd);

return 0;

}
注意事项:发送广播消息一端必须要开启UDP的广播属性,并且发送消息的地址必须是当前发送端所在网段的广播地址,这样才能通过调用一个消息发送函数将消息同时发送N台接收端主机上。

接收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t main()
{
// 1. 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fd == -1)
{
perror(“socket”);
exit(0);
}

// 2. 通信的套接字和本地的IP与端口绑定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9999);    // 大端
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0.0.0.0
int ret = bind(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if(ret == -1)
{
    perror("bind");
    exit(0);
}

char buf[1024];
// 3. 通信
while(1)
{
    // 接收广播消息
    memset(buf, 0, sizeof(buf));
    // 阻塞等待数据达到
    recvfrom(fd, buf, sizeof(buf), 0, NULL, NULL);
    printf("接收到的广播消息: %s\n", buf);
}

close(fd);

return 0;

}
对于接收广播消息的一端,必须要绑定固定的端口,并由广播端将广播消息发送到这个端口上,因此所有接收端都应绑定相同的端口,这样才能同时收到广播数据。

作者: 苏丙榅
链接: https://subingwen.cn/linux/broadcast/
来源: 爱编程的大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