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多芯”成为政企云平台可被信赖的关键
近年来,“一云多芯”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一个热词,不仅代表着云平台向着开放化标准化发展,也反应出政企守护“IT安全生命线”的刚性要求。狭义的“一云多芯”是指在一个云平台内可同时采用多种异构CPU等类型的国产芯片,而广义的“一云多芯”要求提供从CPU扩展到GPU、网络设备,以及各类行业生态应用、客户自建应用的全域兼容能力,能够支持云平台从建设、应用迁移、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能力要求,助力客户构建安全可信的IT基础设施。
“一云多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企业在设计和实施“一云多芯”策略时,要遵循怎样的路线?又要通盘考虑哪些问题?本文将通过阿里云在政企云平台“一云多芯”的实践经验,为政企落地一云多芯战略提供更多参考。
“一云多芯”三步走,每步课题皆不同
以完整的应用上云过程作为主线,以“一云多芯”路线作为预设课题,云平台IT负责人的工作可以分为“云平台建设、应用迁移/上云、运维管理”三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需求和痛点。
1. “一云多芯”云平台建设
课题一:保障供应安全
供应链安全是政企建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无硬件绑定、可按需选择硬件设备”是常见的基本要求。本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云平台需要兼容足够多的主流芯片及厂商整机,来保障政企具备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在此阶段,企业需要重点考察云平台对于国产硬件的支持能力,如CPU、GPU、国产网络设备等的兼容能力。另外,在云原生时代,全栈云产品被广泛采用,所以对于“多芯”的支持不能仅停留在部分云产品上,而应该拓展至全栈产品,才能在后续实际应用中显现出价值。
飞天企业版是阿里云为政企构建的基于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的企业级云平台,其硬件兼容能力包括:
- CPU:支持一云6芯,具体包括intel、海光、鲲鹏、飞腾、倚天710等共6种芯片,支持近20家国产化芯片服务器厂商。以上芯片均支持全栈建云,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多场景混部,从而获得持续的硬件供应链安全保障。
- GPU:支持NVDIA、海光DCU、寒武纪等主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