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初始化 —— 内核引导程序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引导的过程,包括主引导程序MBR、次引导程序在活动分区的角色,以及GRUB bootloader的stage1、stage2和stage1.5的工作原理。GRUB的配置文件grub.conf用于加载内核映像vmlinuz和initrd映像,这两个文件在内存中解压后,控制权转移给内核,启动系统初始化。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前面说了,内核引导程序bootloader有很多版本,最流行的是grublilo。不管什么bootloader,其引导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主引导程序(MBR);活动分区引导记录中的次引导程序。

 

主引导程序是一个块(扇区),所以是512字节,它包含446字节的程序代码和64字节的分区表,最后还有2个字节,固定是0xAA55,用于检测MBR是否有效。

 

其中的程序代码执行扫描分区表,寻址活动分区,将位于活动分区的引导记录中的次引导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执行。

 

次引导程序负责加载Linux内核映像,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内核被加载到内存中并获得控制权之后,内核阶段开始工作。

 

假设我们使用最常用的grub作为bootloader,则/boot/grub/grub.conf文件作为其配置文件,它的内容如下:

 

[root@localhost grub]# cat grub.conf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eg.

#          root (hd0,0)

#          kernel /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rootVG/root

#          initrd /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2.6.18-194.el5)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18-194.el5 ro root=/dev/rootVG/root elevator=noop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18-194.el5.img

 

这个配置文件提供相关信息给grub程序,grub的次引导程序通过它将内核映像加载到内存0x00007c00开始的位置,然后跳转到此处执行该处的代码。倒数第二行kernel命令的第一个参数:vmlinuz-2.6.18-194.el5,就是内核的压缩映像。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目录 1 引子 2 1.1 上电 2 1.2 BIOS时代 3 1.3 内核引导程序 5 2 内核映像的形成 8 2.1 MakeFile预备知识 9 2.1.1 Makefile书写规则 9 2.1.2 Makefile变量 10 2.1.3 条件判断 14 2.1.4 函数 17 2.1.5 隐含规则 17 2.1.6 定义模式规则 19 2.1 KBuild体系 23 2.1.1 内核目标 24 2.1.2 主机程序 26 2.1.3 编译标志 27 2.2 内核编译分析 28 2.2.1 编译配置 29 2.2.2 寻找第一个目标 32 2.2.3 prepare和scripts目标 38 2.2.4 递归编译各对象 41 2.2.5 链接vmlinux 44 2.2.6 制作bzImage 50 3 实模式下的内核代码 57 3.1 内核映像内存布局 58 3.2 实模式汇编代码header.S 60 3.2.1 无用的bootsect代码 60 3.2.2 初始化头变量hdr 63 3.2.3 准备实模式下C语言环境 64 3.3 实模式代码main函数 69 3.3.1 复制初始化头变量 71 3.3.2 初始化堆 74 3.3.3 确保支持当前运行的CPU 75 3.3.4 设置BIOS的x86模式 76 3.3.5 内存的检测 78 3.3.6 设置键盘属性 81 3.3.7 填充系统环境配置表 82 3.3.8 填充IST信息 83 3.3.9 设置Video模式 83 3.4 实模式代码go_to_proteced_mode函数 91 3.4.1 禁止可屏蔽和不可屏蔽中断 92 3.4.2 打开A20地址线 93 3.4.3 安装临时全局描述符表 99 3.4.4 第一次启动保护模式 101 4 保护模式下的内核代码 107 4.1 32位x86保护模式代码 107 4.1.1 内核解压缩的前期工作 108 4.1.2 解压缩内核 111 4.1.3 第二次启动保护模式 121 4.1.4 第一次启动分页管理 124 4.1.5 初始化0号进程 128 4.2 向start_kernel进发 131 4.2.1 初始化中断描述符表 132 4.2.2 第三次启动保护模式 137 4.2.3 启动x86虚拟机 141 5 走向现代:start_kernel函数 144 5.1 初始化同步与互斥环境 148 5.1.1 屏蔽中断 148 5.1.2 启动大内核锁 152 5.1.3 注册时钟通知链 153 5.1.4 激活第一个CPU 155 5.1.5 初始化地址散列表 160 5.1.6 打印版本信息 161 5.2 执行setup_arch()函数 166 5.2.1 拷贝可用内存区信息 171 5.2.2 获得总页面数 175 5.2.3 着手建立永久内核页表 177 5.2.4 第二次启动分页管理 181 5.2.5 建立内存管理架构 186 5.2.6 添砖加瓦 192 5.3 设置每CPU环境 206 5.4 初始化内存管理区列表 211 5.5 利用early_res分配内存 214 5.6 触碰虚拟文件系统 223 5.7 初始化异常服务 224 5.8 初始化内存管理 230 5.8.1 启用伙伴算法 230 5.8.2 初始化slab分配器 241 5.8.3 初始化非连续内存区 250 5.9 初始化调度程序 251 5.10 初始化中断处理系统 256 5.10.1 设置APIC中断服务 256 5.10.2 初始化本地软时钟 264 5.10.3 软中断初始化 268 5.10.4 初始化定时器中断 271 5.11 走进start_kernel尾声 273 5.11.1 初始化slab的后续工作 273 5.11.2 启动console 275 5.11.3 一些简单的函数 276 5.11.4 校准CPU时钟速度 279 5.11.5 创建一些slab缓存 282 5.12 安装根文件系统 287 5.12.1 创建VFS相关slab缓存 288 5.12.2 安装rootfs 291 5.12.3 安装proc文件系统 296 6 后start_kernel时代 298 6.1 创建1号进程 298 6.2 子系统初始化 306 6.3 启动shell环境 309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