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

专题一 预测考点

没时间就看专题一就行了,有时间多看点总是没错的,专题一是汇总专题2-5的。

专题一


专题二 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零、综述

  本专题将结合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自然观发展的各历史形态及其演替;讨论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创立之前,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关系,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前提;以及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基本观点重大意义


一、古代科学技术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

1.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以实用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科学和技术始终未能分离的状态。与古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技术相比,由定理、定律表现出来的理论化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少,而实用形态的知识较多。

1.1.1 原始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

(1)神话 —— 从思维的形而上方面来思考自然和社会;
(2)巫术 —— 从形而下的角度在技术和控制的层面关注着自然和社会。
(3)阴阳学说 —— 以阴阳两种基本因素来构筑万事万物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4)五行思想 —— 从属于阴阳说,核心是相生相克与循环观。
(5)八卦学说 —— 由阴阳和五行学说演化而来。

1.1.2 理性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

(1)儒、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
(2)气论 —— 关于万物起源的理性学说。核心是“万物皆生于气”,注重关系和功能,对中国医药学影响很大。

1.2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
1.2.1 本体论探讨

泰勒斯: “”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无限者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燃烧着的“
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 万物皆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
阿那克萨哥拉:“种子说”—— 万物由“种子”混合而成,物质的消灭只是“种子”的分离,“种子”的运动构成宇宙与无数具体事物。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 —— 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虚空

1.2.2 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1)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地球—天球”的宇宙论模式。

  • 一切天体都作均匀的圆周运动,因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几何体;
  • 因为10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10个,它们围绕空间一个固定处的“中央火”转动。

(2)地心说

  • 关于地心说的起源
    • 柏拉图 :提出一种同心宇宙模型,认为地球不动,位于宇宙的中心;
    • 欧多克斯:对此进行了改进;
    • 亚里士多德:这些同心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水晶天体壳层,成为运动的天球。
  • 系统地心说的形成
    • 托勒密:地心说的集大成者。其论著《天文学大成》提出: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行星围绕地球旋转的理论。

(2)日心说

  • 阿利斯塔克(公元前315—230):地球、星辰绕太阳转动,地球自转。

系统的日心说诞生于1543年,由哥白尼完成。

1.3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评价
1.3.1 基本特点

(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确定自然或者宇宙为其哲学思考的对象;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古代朴素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指出矛盾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

(3)直观、思辨、猜测的性质
  古代朴素自然观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

1.3.2 历史地位

  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力求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现象,并把它看成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辩证法思想。

  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唯物辩证自然观思想渊源

  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


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

2.1 发生背景
  • 中世纪的欧洲笼罩在神学气氛里,一切必须符合某种宗教教义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面向自然的需求和倾向。
  • 在这一阶段的某些时期,宗教内部也曾一次又一次的发起对宗教教义的质疑,这种质疑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经院哲学内部阐释学的、逻辑的和数学的、辩论的辩证法的发展。
2.2 特点
  • 在对自然的认识内容上,神学自然观是一种对古希腊理性思维自然观的倒退;
  • 在逻辑上,神学自然观则是一种对神学的理性辩护。
2.3 基本观点
  • 宇宙观:结合宗教教义,以托勒密“地心说”为核心构造了三重世界:地狱、尘世和天堂;
  • 物质观: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为基础;
  • 运动观:以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运动描述为根本。分为:“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
  • 因果观:一种目的论的解释,每一个自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原因。
  • 方法论:发展了论证的方法而不是面向自然界的实验研究方法;发展了高度精致的哲学思辨,锻炼了逻辑方法。

三、近代初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3.1 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

直接动因:跟当时的地理大发现所推动的经济需求有很大关系;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3.2 近代初期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

(1)引领者

  哥白尼于1543年创立了日心说,标志是《天体运行论》的公开发表。从历史的角度看,《天体运行论》既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2)总结者

  牛顿统一了天体力学与地面力学,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3)这一时期科研方面的建树

  • 科学方法的变革
      近代科学建立起来的方法是:实验第一,再进行逻辑与数学定量。

  • 科学社团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
      科学社团有利于聚集大批知识精英、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和交流、合作系统、形成正式的科学机构、组织。

3.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3.3.1 形成原因

  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后,科学家竞相模仿,力图把牛顿力学的定律推广到整个自然界,并使牛顿力学的思想方法成为近代科学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整个18至19世纪,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按照这种模式去研究自然。

3.3.2 基本观点
  • 原子论的物质观: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基石,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
  • 绝对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成为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 惯性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
  • 机械的因果观: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来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 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与自然观:自然被当作可以征服的对象来统治和压迫。
3.3.3 历史评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这个时代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 一方面,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直观、思辨和猜测的缺陷,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对自然界的细节认识明显高于古代
  • 另一方面,它对于自然界整体的看法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念,又是低于古代的。
3.3.4 历史局限性
  • 机械性:以机械的物质观来理解自然界
  • 形而上学性:以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
  • 不彻底性: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4.1 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 科学、技术和经济密切关联
      科学开始对技术产生大规模影响、成为技术的先决条件和动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社会进步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往。
  • 科学研究也出现了新趋势
      由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搜集、积累材料的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加以概括说明、创立理论的阶段。
4.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特别是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理论综合,接二连三地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图景人们的思维方式,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后期的理论综合

  • 康德、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星云假说
  • 居维叶:灾变假说。
  • 赖尔:渐变论
  •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
  • 电磁场论 :奥斯特 、法拉第、麦克斯
  • 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4.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思想渊源
  • 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哲学思考,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刻画了一幅关于宇宙结构与发展的宏观图景。
  • 黑格尔试图把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结合起来,从自然的总体上理解自然,它在《自然哲学》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重要见解。
4.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4.4.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 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之上,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4.4.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 物质观:将物质概念抽象成为一般客观存在,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 时空观:时空是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物质在时空中演化、发展;
  • 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自然界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 因果观: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是我们能够追溯的最终作用原因;
  • 人与自然观:明确反对把自然当作可以征服的对象来统治和控制,强调人在实践基础上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4.4.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 唯物论辩证法的统一;
  • 自然史人类史的统一;
  • 天然自然人化自然的统一;
  •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受动性的统一。
4.4.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 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 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前提;
  • 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新发展

零、综述

  20世纪的自然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极大推动下有了越来越自觉辩证意识,这一时期的自然观更加关注相互作用系统联系、关注演化特征,以及关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协调。这是20世纪辩证自然观的三大基本特征。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广泛发生在宇观微观宏观三大层次上的科学革命为自然观的变革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1.1 新物理学革命的兴起与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出现的三大发现两个问题,很快引起了一场物理学革命,彻底改变了科学家的自然图景

1.1.1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三大发现

  • X射线的发现
  • 放射性的发现
  • 电子的发现

(2)两个问题

  • 在黑体辐射问题研究中,出现了紫外灾难
  • 在对以太问题进行检验的实验中,得出了“零”结果,证明以太根本不存在

  这场经典物理学危机的实质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机械论自然观的危机,表明旧理论在新发现面前无能为力。

1.1.2 新物理学革命的成果
  • 相对论
  • 量子力学
1.1.3 新物理学革命的意义
  • 对科学理论的影响:成为了物理学及诸多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大大拓展和加深了人类科学认识的视野
  • 对自然观的影响:全面变革了科学家的自然图景。
    • 物质观和运动观、时空观:把物体质量与运动速度、所占据的时空相关联,彻底推翻了物质与运动无关的形而上学观点;物质不仅与运动关联,还与其所占据时空有更深刻关联。
    • 因果观:量子世界的概率随机性从根本上改变了精确确定的连续轨迹的经典概念和经典理论中的严格决定论。
  • 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科学和哲学争论,科学争论推动了人类认识的深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使得科学向辩证复归
    • 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 有没有关于世界的统一的万物理论?
    • “世界是决定论还是概率性?”
1.2 生命科学的发展及系统自然观的丰富
  •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
    子生物学的诞生。
  • 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的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表明:现代生命科学已发展到足以改造人类自身、改
    变人的自然本性的程度。

  生命科学的发展向人们呈现了一幅将人的力量也包含其中的更为现实的自然图景,为系统自然观的丰富发展增添了新内容。

1.3 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推进及系统自然的新发展

  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出现了在分析特征的科学之外的新科学群:“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这类科学研究的推进不仅在哲学上提出了系列的新范畴,在自然观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新拓展。

1.3.1 系观统科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最早出现的系统科学包括

  • 一般系统论:由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于1935年提出概念,并在1945年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理论阐述;
  • 控制论:则美国科学家维纳于1948年创立;
  • 信息论:由美国科学家香农等人于1948年创立。

系统科学的新进展: 20世纪70年代前后,相继出现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等自组织理论以及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孤立子理论。

系统科学与非线性科学交叉的结果:产生了一系列复杂性科学研究。

1.3.2 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对自然观的新发展
  • 物质观:以复杂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复杂结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
  • 时空观:进一步探索时空与物质的复杂关联;
  • 演化观:由认识自然界的存在深入到其演化过程;
  • 环境和条件观:事物与环境的共同互动共同造就了世界发展变化;
  • 系统观:把世界看作为系统,注重其整体性、关联性、演化性、过程性和发展性。
1.4 小结

  根植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系统自然观,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 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 自然界是从存在演化确定性随机性简单性复杂性线性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系统自然观的确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为人们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2.1 生态自然观的生成依据
2.1.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生态自然观的认识基础
  • 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关系;
  • 人支配自然和自然的异化;
  • 人与自然积极互动的和谐发展。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

  •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 实践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
  •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原则的遵循。

(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基本观点

  •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 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基本特征

  •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 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2.1.3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1)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 人口的激增
  • 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短缺
  • 自然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2)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悲观论与乐观论之争

  • 悲观论观点:科技发展是以侵犯人本身的代价去获得外部的物质上的成就,最终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 乐观论观点:人类困境是生存过程必经的也是暂时的,人类依靠科技发展能够预防并最终消除危机。

  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本身与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后果相区别开来 ;从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出发,去探究和理顺人与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

2.1.4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1)生态科学的形成、发展

  • 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1926年,俄国维尔纳斯提出“智慧圈”的概念,把人类纳入生态学研究范畴。
  • 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指出: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 1953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问世。
  • 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第一部有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 寂静的春天》,提出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污染生态学的发展。

(2)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

  • 生态理念
    • 整体的观念
    • 循环的观念
    • 平衡的观念
    • 多样性的观念
  • 生态规律
    • “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
2.2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它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主张把人从自然的征服者转变成生态系统的普通要素,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3 生态自然观的具体应用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提出及逐步推行实施,正是从实践的角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2.3.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 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 1981年,美国科学家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论述了持续发展的思想;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从理论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2.3.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基本原则:
  • 自然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潜力和功能;
  • 经济的可持续性:不以降低人类生活水平为代价;
  • 社会的可持续性:保证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正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突出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它要求人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2.3.3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为人类指明了这样一条可行路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发展。



专题三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 科学观: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看法。它包含了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特征、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的价值这几部分内容。
  • 科学方法论:是对科学操作程序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特征及价值

一、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观和科学认识论的核心,也是科学哲学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对于科学本质的观点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J•贝尔纳虽然没有对科学给出严格的定义,但还是从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概述:“科学可作为(1)一种建制;(2)一种方法;(3)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4)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5)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

  马克思把科学看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的观点,是对科学本质的更一般的、更抽象、更深刻的哲学概括。

二、科学认识的特征

  • 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
    • 实证性
    • 深刻性及系统性
    • 创造性
    • 不确定性
  • 科学研究的社会特征:
    • 竞争性
    • 合作性

三、科学的价值

科学的价值:指的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科学的价值包含:“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

  • 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 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道德的价值、科学美学的价值。

科学价值中立——这实际上是关于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也就是,科学要与价值分离,科学家采取的立场、态度要客观中立。

考察“科学的价值”的意义

  科学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一样,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现实的事关人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既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科学真理的追求与科学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是主体同一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在历史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它们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形成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

  科学活动是人类积极、创造性的能动活动,目的为了解决问题、探索未知。它并非消极地等待客观对象“暴露”其自身规律,而是积极地探索自然的奥秘,积极地进行着合乎规律的发明创造。这就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1 科学问题的内涵

  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求解范围,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是科学研究的指向,也是科研主体从事科学活动的起点。

1.2 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 时代性
    • 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其内涵深度是不一样的;
    • 不同时代的背景知识也决定着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 指向性
    • 科学问题不是漫无边际的问题,而应包含着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求解目标。
  • 应答域:是对科学问题答案范围的具体限定。—— 科学问题中应答域设立得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科研的成败以及该问题是否有解
    • 全域型:对答案的范围没有给予任何限制;
    • 类域型:对答案的范围给出程度不同,范围大小不等的限定;
    • 特域型:应答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的答案。
1.3 科学问题的来源
  • 实践与理论的矛盾:原理论难解释新现象;同一事实进行多方面观察、实验,其结果无法给予统一解释。
  • 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的推论中证明了两个矛盾命题理论中有悖论;从理论中能推出它不能成立的结论→佯谬。
  • 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不同学派运用不同理论;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理论解释。
  • 社会需要而现有技术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1.4 科学问题的地位

(1)“科学始于观察

  • (古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 (近代)培根为代表的古典归纳主义学派

主张:科研始于观察和收集材料,然后归纳上升为理论→科学始于观察与收集材料。
局限:夸大归纳法对于科学发现的作用,突出了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

(2)“科学始于问题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模式: P1 → TT → EE → P2
始于问题(P1),提出试探性解释的理论(TT),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EE),新困难导致新问题(P2)。
——“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越来越深刻的问题。”

1.5 问题的提出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 从理论发展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才会补充、修正或着手建立新理论;
  • 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
  • 科学研究活动就是要不断地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活动。
1.6 科研选题的确定

  科研选题是对科学问题的系统思考和深入的结果,它具有明确的问题结构、研究方法的描述、研究程序的说明、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展望等,是科研活动实际过程的真正起点。

1.6.1 科研选题的意义

(1)选题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和战略起点,在科研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选题直接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成果大小甚至成败与否;
(3)提出有创建性的课题,能加速科学的发展;
(4)科研选题还与研究人员的成才有重大关系。

1.6.2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 需要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或是与学科发展本身需要密切联系;
  • 创造性:科研是探索性工作,本质上要求创新,其生命在于创新;
  • 科学性: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事实为依据,把选题置于当时背景条件下,使之成为科学上可成立和探索的问题;
  • 可行性:与科研工作者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据已有条件或努力创造条件,取得预期或一定成果。
1.6.3 科研选题的选题方法和艺术

(1)要学会站在“巨人肩上”制定课题;
(2)要勇于突破传统,提出自己的见解;
(3)要善于抓住学科间相互接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以此延伸自己科研的领域和视野;
(4)要善于抓住矛盾,从中发现问题,制定课题;
(5)要善于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在各学科前沿选择课题;
(6)要敏锐地抓住研究中意外出现的机遇,及时调整课题方向;
(7)要善于接近哲学、文学的预见和科学幻想的启迪

1.6.4 科研选题的一般步骤
  • 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
  • 提出选题
  • 初步论证—— 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完成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周期和所需经费;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等。
  • 评议和确定课题 —— 如,论文的开题、研究课题的申请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2.1 科学事实
2.1.1 客观事实和科学事实
  • 客观事实:在时空中实际存在着的事件、现象和过程。
  • 科学事实:是人们通过科学观察实验获得的、并经过整理鉴定了的经验事实
  • 经验事实:是被人类认识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观察判断的事实
2.1.2 科学事实的作用
  •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基础
  • 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科学理论进行评价基本手段基本依据
2.2 科学事实的获取
  • 直接途径科学观察科学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最基本手段和方式
  • 间接途径:文献调研
2.2.1 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1)观察方法的意义

  • 观察是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 通过观察获取科学事实不仅能为概括、提升和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提供了基础,还可以对科学假说或理论的确认提供事实依据

(2)科学观察中的认识论问题

  • 古典归纳主义的“观察中性说”
  • 历史主义的“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的原因

  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所以必然与观察者的知识背景乃至生活经验、心理定势相联系,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过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
  观察一般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仪器),而观察工具是理论的物化形式。

2.2.2 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科研目的,用一定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模拟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考察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

(1)与观察方法的比较

  观察方法与实验方法最主要的区别:“自然发生” 与 “人为控制” 。

 1)实验更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最大特点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

 2)还可以用较小经济代价获得更多大量、精确和可靠的科学事实,来更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理性因素在实验中的作用

  • 在做实验以前, 需要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这是一个观念形成的过程,需要理性因素的参与;
  • 实验的实施阶段是实验目的物化过程,理性思维活动在其中也始终占主导地位
  •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结果的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也需要理性因素的参与。

(3)观察中的机遇

  • 科学研究中由于意外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 机遇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外性:完全意外部分意外

三、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

3.1 科学抽象
  • 科学抽象是对经验材料改造升华,虽然远离直观的经验世界,却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
  • 科学抽象从来都是在一定的认识语境中完成的,都是服务于特定的科学研究任务,都是从特定角度在特定层面上进行的;
  • 科学抽象不仅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研究者的认识旨趣,是科学实践中主客体统一的结果。
3.2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运用科学抽象的成果——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等所进行的深入的认知活动,是主体把握客体本质的认识活动和认识形式。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是科学思维的三种基本类型;科学思维的各种方法则是这三种基本思维类型的具体应用。

3.2.1 科学方法的一般性了解

  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主体探索自然现象自然过程、揭示自然规律所遵循的路径及应用的法则

科学方法的层次性

  • 第一个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 (如光谱分析法,催化方法等)
  • 第二个层次,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如观察实验、逻辑与非逻辑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等)
  • 第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适的方法。 (如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3.2.2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方法:指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而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的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方法,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的类型分析综合系统方法、归纳-演绎法类比法

3.2.2.1 分析方法

  将被研究对象整体分为各部分、环节、要素和层次等,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方法。

  • 定性分析: 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有没有?是不是?
  • 定量分析: 对象的各种成分数量;有多少?
  • 因果分析: 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为什么?

分析方法的作用:是认识走向深化前提
分析方法的局限: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看问题

3.2.2.2 综合方法

  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整体性认识的认识方法。

3.2.2.3 系统方法

  是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从系统整体出发,从其结构与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动态地研究事物总体发展变化的规律。

系统方法与分析方法、综合方法之间的关联

  系统方法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更是对分析与综合方法的一种超越:系统方法它着眼于组成系统各部分、各要素、各层次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的;又是以综合为逻辑起点,发挥着分析和综合并存互相反馈双向作用。

运用系统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整体性原则:要使局部与全局、个别与一般、分析和综合协调一致,最终会带来“整体大于部分”的系统效果;
  • 动态原则:将系统看作是开放、动态的运行过程,将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综合起来考察;
  • 优化原则:对系统进行整体性优化,在解决问题时应统筹兼顾,大力协同
  • 相关性原则:处理系统问题时要考虑系统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3.2.2.4 归纳与演绎

(1)归纳方法

  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在逻辑上叫做归纳推理。

归纳法的原理依据

  如果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观察过大量的S类对象,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S都毫无例外地有性质P,那么就可以断定所有S类对象都具有性质P。

归纳方法的局限性

  归纳方法多是根据对事物现象的归纳来获得结论的,它缺乏内在的必然性,只是对现象间的联系作出一种概率解释,这种推理过程必然伴随着错误的风险。

归纳方法的作用

 ① 能够将我们的经验扩展和概括,拓宽和加深我们的经验知识;
 ② 从科学事实概括出一般规律,是提出假说和形成理论的有效方法,也为发现真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③ 为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设计提供逻辑依据

(2)演绎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或特殊事物及其结论的过程。

演绎的理论基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演绎的三段论:

  •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或一般性的假设;
  • 小前提:研究的特殊场合或个别事物的判断;
  • 结论:从一般的已知的原理或一般性的假设推出的对于特殊场合或个别事物的判断;

演绎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

  • 获得新知识:把不同的前提结合起来、或是把已有的知识存量纳入演绎系统都能创造新知识;
  • 解释事实或预见事实: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或解释已知事实、或是预见未知事实;
  • 发展假说和理论:通过演绎从假说和理论中推演出一个可以与实验相对比的具体结论,通过实验的验证推翻或证实理论的正确或错。

演绎法的局限性

 ① 它只适合于已有理论的证明和推演;
 ② 演绎法本身不能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

3.2.2.5 类比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

  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

类比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类比方法具有开拓思维、提供线索、解释外推、触类旁通的功能;
  • 类比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途径,也是设计实验,尤其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
  • 类比还是在学术著作中阐明科学见解的有效手段。
3.2.3 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是指创造主体在不遵循逻辑常规前提下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非逻辑思维的特点:不受或少受思想束缚,常常超越思想常规、摆脱成见、构筑新意,并有想象力参与;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无法直接模仿性或再现性的特点。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3.2.3.1 形象思维

  在形象地反映客体具体形状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主体通过意象联想想象等方式,来揭示对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 意象对同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的反映,是主体舍弃了印象、表象中与对象本质无关的个性特征,而更加集中地反映了对象共性的一幅形象的“内心图画”。
  • 联想:指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 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区别

  • 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则是形象的意象;
  • 形象思维的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想象,而逻辑思维则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清晰、明确、具体地揭示对象的本质规律,并使某些高度抽象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
  • 形象思维的发散性有利于突破逻辑思维的局限;
  • 形象思维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3.2.3.2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人们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这里的领悟包括:直觉判断、猜测和洞察力。

  直觉思维的产生需要研究者的知识储备长期的科学研究经验。没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基础,不可能有对事物本质的直觉。

直觉思维的特征

  • 认识发生的突发性—— 认识主体偶然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
  • 认识过程的突变性—— 它省略了一些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呈现出某种跳跃式;
  • 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打破常规思路和逻辑规则的束缚,成为突破性创造的催生婆,许多独创性成果由此而来。

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 直觉思维所直接产生的新线索、新结果、新结论,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尚有待于用逻辑方法等手段进一步改造、制作和加工;
  • 直觉思维也不排除发生错误的可能

直觉思维的类型

(1)直觉

  直觉既不是个别经验的简单综合,也不是原有知识的逻辑演绎,它是思维过程中的逻辑跳跃,表现为直接对事物本质的接近

“直觉—演绎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步骤

  • 从经验事实飞跃到普遍原理,靠假说的直觉
  • 从普遍原理推出个别命题,靠逻辑推理
  • 用新的经验事实验证个别命题,靠验证的直觉

直觉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

  • 依靠直觉进行选择;
  • 运用直觉进行预见和预测;
  • 通过直觉获得新发现。

(2)灵感

  • 灵感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情绪体验。
  • 灵感是认识过程中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
  • 灵感的产生完全是随机的、不可预期的,是在瞬间突然实现的。

灵感产生的前提条件 —— 是科学家执着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积之于平日,得之于顷刻”的结果。

  • 需要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储备
  • 需要对科学研究的各种实践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运用已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
  • 需要有对寻求解决的问题有过反复的思考艰苦的探索过程;
  • 还需要辅之以多种间接知识和生活经验

四、科学假说的形成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构成假说的三要素事实基础背景知识(包括推理规则)、对想像本质的猜测和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

4.1 科学假说的特点
  • 假说不同于一般的推测,它是以确实可靠的科学事实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为根据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来的,具有科学性
  • 假说同理论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不同于理论,它对事物未知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推想出来的,具有一定猜测性质,它是否把握了客观真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 假说还具有多样性易变性
4.2 科学假说的作用
  • 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 假说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深化,也有利于科学的繁荣
  • 假说具有事实催生功能。 ——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他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4.3 科学假说的检验

(1)逻辑分析:又称为逻辑检验,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初步筛选的目的。

  • 假说中的概念是否具有精确性、明晰性与简单性
  • 假说在逻辑结构上是否具有一致性
  • 假说是否得到已有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支持等。

(2)实践检验:对假说中演绎出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与伪。

(3)假说的确证与证伪:原则上,科学假说的预期结果与经验事实相符合,这个假说便被证实了,若不相符合假说便被证伪了。

假说的确证和证伪的复杂性

1)假说的确证与证伪的常规流程

  • 首先,从假说中推导出一些预期的可观察的事实陈述
  • 然后,设计实验检查假说推出的事实陈述是否与实验相符;
  • 最后,进行检验论证,看经验事实是否确证或证伪该假说。

2)判决性实验对假说的确证与证伪

  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说,而已有的证据不足以决定这两个假说的孰是孰非。那么,就可以设计同样的条件,由两个对立假说分别推出两个相互排斥的检验蕴涵,通过相应的观察或实验来证实其中一个,从而否定另外一个。

判决性实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判决性实验的判决作用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

  • 确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重复的科学的观察与实验总是具体的和确定的,它在支持一个假说的同时,又可能为证伪另一个假说提供科学事实。因此,在一定科学背景下,判决性实验对检验假说有裁决作用。
  • 不确定性表现为:由于实验技术与有关的科学理论都在发展,已有的实验结果可能被否定或作出新的解释;还由于假说本身是有结构的和相互联系的,所以,很难直接判定假说中的哪一部分有错误。

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最高法庭,但不要把已有的实验检验绝对化、简单化;检验假说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期间也包含着各种确定不确定的因素,常常不是一次实验所能完成的。

4.4 科学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转化
  • 假说经过实践检验逐步转化为科学理论,而与之矛盾的假说被否定;
  • 经实践检验后,假说的基本观点被肯定,但在些具体细节上存在着矛盾,需要进行某些修正
  • 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两个对立假说各自包含局部真理,而被另一种更深刻的学说所代替

五、科学理论的创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2、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5、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与实践检验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如何辩证地看待判决性检验?
7、试评价波普尔和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8、如何理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9、技术创新、研发的过程和机制。
10、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当下背景及所遇到的现实障碍,部署的战略方针及具体对策。

1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这两个命题矛盾吗

答:

  • 这两个命题所要解答的并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前者是就具体的研究来说,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后者是就认识的全过程来说,着眼于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的产生直接、间接都是同实践有关的,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12、“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客观性是否矛盾?如何有效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不矛盾,观察与理论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正确的理论是观察客观性的必要前提,观察的客观性又为新理论的诞生和检验作了有力保证

  一个是要保证观察手段及条件的标准性;另一个是要保证观察者在观察当中所渗透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

13、何谓“有准备的头脑”?

  • 开放的思路、好奇善疑和穷追不舍的探索精神
  • 严谨的态度:留心意外事件,对新现象抓住不放,追究到底;
  • 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
  • 诚实的科学态度
  • 娴熟的理论分析能力观察实验的实际经验

14、如何看待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 单纯依靠归纳或演绎本身都无法克服自身的先天缺陷
  • 二者在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是整个科学认识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
  • 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15、 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科学创造过程中,两者都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走不通的地方,科学就需要用非逻辑的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之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的“深渊”上架起“逻辑的桥梁”;非逻辑方法的认识成果必须经过逻辑的加工,否则,它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

专题四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专题五 技术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