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名称越短,内容越多,你懂的。”
中国国家数据局组建后的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4月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发展等,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
01
—
国家数据局官方报道
我们先一起来看国家数据局官方报道的内容:
02
—
会议内容小结
去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设立,其主要职责是推进数据基础制度的建立,统一规划和管理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并全面推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此后,包括《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和《“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也相继发布。
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指出,去年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起步,中国的数据工作体系已初步建立,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在加速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对于今年的数据工作,会议提出了如下方面的要求,包括完善基础制度、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国际合作和加强试点试验。
在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方面,会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制定政策以促进数据的合规高效流通和交易,建立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以及健全数据流通利用的安全治理机制。
在提高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上,会议强调要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的示范作用,持续探索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开发利用新途径,全力推动“数据要素×”行动,着力打造繁荣的数据开发利用生态。
会议还要求,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同时,要统筹规划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完善国际数字治理的“中国方案”,并持续优化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
03
—
2024年工作思路
数据系统围绕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谋划实施近、中、远期重点任务。
-
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
抓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抓好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抓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据产业、繁荣数据生态,积极稳妥推进数据资产化。
-
履行统筹“三个建设”的工作职责统
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抓好规划和政策,突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破解制约数字化发展的难题,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弥合“数字鸿沟”,推进数据领域国际合作,完善数字经济统计和监测评价体系。
04
—
2024年工作重点
文中提到了2024年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重点任务1:健全数据基础制度。
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制定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和交易的政策,围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培育多层次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同时,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并健全数据流通利用安全治理机制。
重点任务2: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的示范效应,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对建立资源登记制度、授权运营披露机制等作出安排,同时明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合规政策和管理要求。一体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
持续探索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开发利用新路径,研究制定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降低企业数据资源流通使用成本。全力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联合地方搭建区域性、全国性竞赛平台,开展数据要素应用典型案例评选。着力繁荣数据开发利用生态,大力发展服务型、应用型、技术型数商。
重点任务3: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抓好年度工作分解分工,建立指标体系,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办好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落实好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各项任务。
重点任务4:促进数据科技创新发展。
围绕技术发展加快产业布局,形成数据科技与数据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重点任务5: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布局。
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区域、行业和跨境等重点应用场景,储备一批着眼当前、有利长远的数据基础设施类项目,做到适度超前,为未来深度应用提供前期基础。加快研究制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
重点任务6: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始终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加强对数据采集、储存、流通、使用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实现数据安全“可知、可视、可管、可控、可溯”。提升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水平。
重点任务7:提升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水平。
统筹做好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小而美”的数字合作项目,提升数字经济对外合作的时效性,助力企业“走出去”。完善国际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深入研究国际数字治理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规则谈判。
持续优化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强化数据跨境流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自贸区因地制宜形成本地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
重点任务8:发挥试点试验的引领作用。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支持更多地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现路径和方法,为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推广局部地区或特定领域的主要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发展。
05
—
释放信号
我们试着解读一些会议释放的信号。
首先,公共数据开发。
公共数据在文首报道中出现了4次,仅次于安全、发展的5次。昨天本公众号的文章也提及了公开数据如何赋权的问题,请见 [数据概念]对原始公开数据赋权的思考。
会议强调了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对市场形成引领作用,并致力于不断开拓企业与个人数据的新使用途径,全力以赴推进“数据要素×”计划,以丰富数据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
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反复强调了需要增加公共数据的供给与运营。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大数据战略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冯海红提到,公共数据是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领域,也是数据基础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在未来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优化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和协调机制。这包括:一是促进行业数据与区域数据的整合应用,统筹地方创新探索与全国的高效协同;二是加强数据提供部门的数据资源质量提升和开发利用效果的责任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正向激励措施。
公共数据资源包括来自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信息的数据,其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相关政策、管理、市场等政府部门、科技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有效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优质发展、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至关重要。通过政府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收集到用户对政务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宝贵数据资源,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企业和个人数据的供给也同等重要。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估计,全国企业数据要素的支出规模约为3.3万亿元。若考虑到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
第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建设的重要性就不用赘述了。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并指出发展新的生产力的紧迫性。具体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层面,适度提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被确定为关键举措之一。
人工智能产业的成长由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共同推动。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计算能力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关键。随着会议的召开,国家数据局今天发布的《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了协调推进城市计算力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央视在今天的报道中也重点提到了算力网络的事情。
另外,央视的报道中还提到了数据标注基地以及其他创新举措。
06
—
后记
凑巧的是,昨天鼹鼠哥正好也去大成律所就数据特别是涉及到公共数据加工并入表的事宜做了交流。
圈内人都知道,北数所有代表性的几个入表案例都是和大成合作完成的,大成陈福律师团队也专门推出了相关的法律服务产品,形成了DAC法律意见书来为数据入表提供法律支持,确保数据资产入表合法合规。
大成将数据资产入表流程应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评估以及数据资产合规入表,在这一流程中,通过出具DAC法律意见书,律师事务所将审视数据资产入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为企业在数据资产化过程中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DAC法律意见书作为一个关键工具,不仅帮助企业识别并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也确保企业在数据资产化的道路上遵循最新的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
和大成的数据合规专家陈福博士交流了两个多小时,收获颇丰,对数据入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交流。
—————————————————————————
数据资产化,鼹鼠哥与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