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小海读《图解TCP/IP》笔记——第三章 数据链路

总目录在这里~

https://blog.csdn.net/z123canghai/article/details/107855399


第三章 数据链路

3.1 数据链路的基本知识

3.2 数据链路的基本知识


本章这么说呢?我理解是篇具有概述作用的介绍性文章,没有对具体的技术细节进行详细的阐述,这应该会放到后面。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的相关实现方案,着重阐述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以及点对点技术的相关知识。在我看来,本章的掌握方式就是知道就好。

3.1 数据链路的基本知识

         这部分主要是第1、2小节。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定义了通过通信媒介互连的设备之间传输的规范,而通信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波等。其中双绞线就是两根铜线绞合在一起,例如我们的网线,同轴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如下图。

 

         数据链路层是通过MAC地址寻址,MAC地址可以认为每个物理设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编码,但只要不在同一链路,MAC地址是可以一样的。根据MAC地址寻址转发相关知识已经在第一章阐述,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寻址流程会在后面章节阐述。

 

         从通信介质的使用方法来看,可分为共享介质和非共享介质。

         共享介质就是总线形式,各个设备间需要做通信协调,本文介绍了两种控制方式,一是争用方式,二是令牌传递方式。争用方式叫采样做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来检查冲突,协调各个节点设备。而令牌传递就是谁收到令牌谁发生数据,但为了满足些具有高优先级设备需求,还添加了早期令牌释放、令牌追加等方案,实现优先级的调节。

         非共享介质是对介质采取专用的一种传输控制方式,例如我们现在的网线连接电脑。采用一对一的拓扑结构。

         另外还提到了环路检测技术和VLAN,环路检测不说了,VLAN其实可以理解为对交换机进行网络层上的分区,提高承载效率。现在一般交换机都具有该功能。


3.2 数据链路的基本知识

         这部分介绍链路层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介绍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点对点的数据交换以及其它。

         这里主要说下以太网,我们经常会看到100BASE、10BASE-5等,其中“100”、“10”表示的是传输速率,单位bps,即100Mbps,10Gbps等。“BASE”是物理介质bai或光学介质存储数据容量的单位。后面追加的5是传输介质,如下表所示。

 

         以太网数据传输链路如果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其中MAC根据不同数据链路所特有的部首信息进行控制,LLC根据不同链路所共有的帧头信息进行控制。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层会为数据包添加前导21码来表示以太网帧的开始并能以此保证对端网口与之同步。

 

         一个数据帧可容纳46到1500个字节,帧尾叫做FCS,用来表示一帧数据的结束。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