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boot代码层次
uboot需要支持众多的硬件,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设计良好的代码架构。代码架构的设计总是与软硬件架构密不可分的,在硬件层面嵌入式系统的核心一般包括以下层次:
(1)目标板:它包含了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组件,如SOC芯片、DDR、flash/emmc存储器、各种外设以及时钟源、电源管理芯片等
(2)SOC:它包含了cpu、总线控制器、集成在片内的rom、sram、dma控制器、硬件加速器、异构核,以及片内时钟、电源控制模块等
(3)处理器架构:它一般指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大版本,不同的体系结构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指令集、异常模型以及内存模型等。例如对于arm系列架构,armv8和armv7就属于不同的处理器架构
(4)cpu型号:它是指处理器的具体型号,如cortex-a53或cortex-a72等
一般cpu型号和处理器架构数量相对较少,如对于arm架构来说一般就是arm官方发布的这些型号。而soc型号就要多一些,它主要是各芯片公司基于特定cpu架构以及其它ip模块,设计的专用或通用芯片,如高通或海思设计的手机芯片。最后就是以soc芯片为核心设计的目标板了,在目标板上基本上集成了一款产品所需的所有组件,如一款手机的电路板。它们之间的简单关系如下图:

Uboot的代码设计也遵循以上层次,arch目录包含了处理器架构相关代码,arch/cpu目录包含了特定cpu代码,而board目录则包含了特定目标板的代码。因此当我们新增加一款目标板时,主要的工作就可以集中在board相关的代码,只要不是太新的cpu型号,arch和cpu相关代码在uboot官方版本中都已经被支持。因此可以直接复用这部分实现,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配置选项
二、如何添加board
2.1 添加board的基本步骤
当我们开始一个全新的项目时,总是希望能先让系统能运行起来,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为其添加更多的feature,这个只包含能让系统运行所需模块的系统,叫做最小系统。cpu能正常运行包含以下几个条件:
(1)具有合适的电源和时钟
(2)程序代码被加载到合适的位置,cpu能够正常获取指令
(3)具有cpu用于数据操作的可读写内存
(4)cpu被release reset
当然对于需要支持中断的系统,则还需要包含中断控制器,而对于像操作系统这种需要通过定时器驱动进程切换的系统,则显然还需要timer定时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们添加board的基本步骤大概如下:
(1)在boar
SOC-uboot移植:Uboot代码层次与添加board方法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8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