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计算机网络第7版》
1975年,以太网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简称PARC)研制成功的。那时,以太网是一种几代总线局域网,当时的数据率为2.94Mbit/s。以太网用无源电缆作为总线来传送数据帧,并以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命名。
1976年7月,Metcalfe和Boggs发表了他们的以太网里程碑论文[METC76]。
1980年9月,DEC公司、英特尔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提出了10Mbit/s以太网规约的第一个版本DIX V1。
1982年,又修改为第二版规约,即现在所使用的DIX 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规约。
1983年,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委员会的802.3工作组指定了第一个IEEE的以太网标准,IEEE802.3,数据率为10Mbit/s。802.3局域网对DIX ethernet V2规约中的帧格式做了很小的一点更改,但是是相互兼容的。因此很多人把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但是严格区分来讲,以太网指的是DIX ethernet V2规约的以太网。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当时的局域网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的局域网标准,比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都是802委员会制定的。为了使数据链路层更好的使用于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把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介入控制MAC子层
20世纪90年代,激烈的局域网市场逐渐明朗。以太网(DIX ethernet V2)的局域网市场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并且几乎称为了局域网的代名词。由于互联网发展很快而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只剩下DIX Ethernet V2而不是IEEE 802.3标准中的局域网,因此现在IEEE 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的作用已经消失,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仅装又MAC协议而没有LLC协议。
现在的互联网采用的协议TCP/IP+DIX ethernet V2,而不是理论上的标准的OSI网络模型+802.3局域网标准。
为什么采用TCP/IP而不是OSI网络模型?点击链接查看回答。,还有一点就是TCP/IP早在1975年就开始研究,OSI标准是1985年才出来,DIX Ethernet V2 也比802.3早。
以太网的发展故事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2-16 20:03:1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