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2024 年 9 月 14 日晚,多名网友发帖称阿里云盘出现严重漏洞。用户在阿里云盘的相册中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并在分类中选择图片时,便加载出了大量其他用户的照片,包括自拍、风景照、一家人旅游时的照片等。据网传截图显示,该漏洞主要出现在 PC 端。
有网友实地测试,虽然当时其他用户的照片仍然能够刷出来,但已经处于不可预览的状态,似乎是阿里云盘采取了临时的拦截处理,以防止漏洞进一步扩大。
经过:
事件发生后,阿里云盘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收到其他用户反馈此类问题,并上报了相关部门。微博博主阑夕 9 月 14 日晚 19:36 发文称,目测已经在紧急热修复。
9 月 15 日,经多家媒体测试,上述漏洞已修复。阿里云盘客服向新浪科技回应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和处理。
后果:
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用户对可能造成的隐私泄露表示震惊和担忧。这不仅对阿里云盘的用户信任度造成了影响,也让公众对云存储服务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关于是否会对受到此次漏洞影响的用户进行补偿,阿里云盘客服表示需要反馈专人处理。截至目前,阿里云盘官方尚未对该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等具体信息进行详细通报。
水平越权和高并发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关联。
一、水平越权
水平越权是一种访问控制漏洞,指的是用户 A 可以访问用户 B 的资源,通常是由于系统在权限验证方面存在缺陷导致的。比如在一个多用户的系统中,用户 A 通过篡改请求参数等方式,能够获取到原本只有用户 B 才能访问的数据或执行只有用户 B 才能进行的操作。
二、高并发
高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有大量的请求同时到达系统。例如在电商促销活动期间,大量用户同时访问购物网站下单、查询商品信息等。高并发情况下,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保证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两者的潜在关联
压力下漏洞暴露
在高并发场景下,系统可能会因为处理大量请求而处于高负荷状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原本不明显的漏洞更容易被触发和发现。如果系统本身存在水平越权漏洞,在高并发的压力下,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被恶意用户利用,从而导致水平越权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
例如,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能够正确地进行权限验证,但在高并发时由于资源竞争、处理逻辑混乱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权限验证不严格的情况,使得水平越权成为可能。
安全防护挑战
高并发场景对安全防护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高并发,系统可能会采用一些缓存、异步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到权限控制的准确性。
同时,高并发情况下,安全监控和防护系统也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志和请求数据,可能会出现漏报或误报的情况,从而增加了水平越权漏洞被忽视的风险。
综上所述,水平越权和高并发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高并发可能会增加水平越权漏洞被暴露和利用的可能性,因此在设计和开发系统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和安全问题,以避免出现水平越权等安全漏洞。
要实现良好的用户权限隔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技术层面
访问控制机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为不同的角色分配特定的权限,用户根据其所属角色获得相应的访问权限。例如,管理员角色可以进行系统的全面管理,普通用户只能进行基本的操作。明确定义每个角色能够访问的资源和执行的操作,避免权限的过度授予。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根据用户的属性、资源的属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决定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比如,根据用户的职位级别、部门属性以及资源的敏感性等属性进行权限分配,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用户权限。
数据隔离
物理隔离:将不同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设备或存储区域中,确保数据之间完全隔离。这种方式安全性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逻辑隔离:通过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数据加密等方式实现逻辑上的隔离。例如,在数据库中为不同用户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表空间或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