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治理中概念

基础库

一般是指业务中原有的表,如常住人口,企业登记等。而在政府的电子政务中四大基础库分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也有的专家称“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层面四大主数据库。 这个不是数据仓库中说的基础库。最新的提法是六大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

主题库

在对政务信息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总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数据库及部门业务数据库的具体内容,按照主题组织数据。主题数据库用于对政府各类应用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其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完全独立于各种职能区域和业务过程使用数据的应用。
主题是指把针对某一主题的相关类别的表集成到一起,如出行。在电子政务中,按主题分类标准进行数据组织,把政务信息资源按主题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元。强调数据库在多个部门或多个应用系统间的“共建共用”,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应独立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物理实现过程。

专题库

一般是某领域内的某特定时期的专项业务组织起来的表,所形成的表,如xxx事件,xx活动。侧重于某一专题的数据库。常针对某类专业应用而建立。如道路数据库存贮的数据包括道路名、长度、宽度、密度、运载能力、类型、结构、途经居民点、交通状况(车流量、车速限制)、道路位置(X,Y坐标)等。按照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专题应用需求,利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资源有效整合资源,建立教育培训专题库、医疗健康专题库等

数据目录

数据目录最早是政务领域提出的概念,是为了“数据需求方使用数据而提供的检索支持”。数据资源目录的原始驱动力是“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是面向数据使用者的,工程实践落地,是从2005年国家政务数据交换、目录体系、四大库试点开始的,并在2007年正式发布国标:《GB/T 21063-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是通过政务信息资源依据规范的元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排序和编码的一组信息,用于描述各个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以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2007年的国标给出的标准定义,站在现在政务数据治理的高度来看,原来的“目录体系”建设,仅仅是个工具而已,已经很单薄了,当前的“数据资源目录”,实际上可以和“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数据分类

按照公共数据具有的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包括数据对象、重要程度、共享属性、开放属性、应用
场景等),采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于管理和使用公共数据。
数据分类就是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数据归并一起,通过其类别的属性或特征来对数据进行区别。换句话说,就是相同内容、相同性质的信息,以及要求统一管理的信息集合一起,而把相异的和需要分别管理的信息区别开来,然后确定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分类系统。–百度百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