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拆解报告

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拆解报告

前言

       小米米家在2016年12月21日发布了“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广告表示通过双风机循环气流,3-7分钟使车内空气净化,过滤PM2.5颗粒物,并提供静音模式。得知朋友去年入手了一台,就要过来做个拆解,学习一下,但愿她不会看到这篇博客。

拆解

图1
       包装盒里东西配件较多。

图2
       主机正面左右两端各一个出风口,两出风口之间区域及两个侧面是进风口,进风口由均布的圆形孔组成,接近两端部分渐进式缩小。三面循环进风,增大进风口面积,使车内空气得到充分循环,提升净化效率,高效净化车内空气。双风机出风,优化风道曲线,使出风口的气流运行更加顺畅;在增加风压的同时,风量和风速也可以持续而稳定。
图3
图4
       主机右侧壳中央部位有米家的LOGO。首先在模具上设计有米家LOGO凹槽,出模后,通过胶粘的方式将米家LOGO的金属片粘贴在对应的凹槽中。
图5
       主机左侧壳中央区域的PM2.5传感器盖板上有“Designed by Mijia”字样。上下各两排圆形孔,用于空气的进出,一个方便拆卸的长条形凹槽。
图6
       主机左侧壳侧面设计有一个实体按键,实体按键上还设计有用于空气质量/滤芯更换的指示灯(黄圈标出)。

图7
       主机底部设计有一圆形的电源线接口(黄圈标出,左侧壳上)、滤芯仓门、仓门开关,在开关右侧粘贴有一块黑色的产品标签,上面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等信息。
图8
       沿滤芯仓门上仓门开关处的箭头标识方向按压滤芯仓门开关,即可将滤芯仓门卸下。用两手拿住滤芯拉手(红圈标出),双手同时向外拉,即可将滤芯拿出。拉手的设计使得清洗/更换滤芯更加的方便。
图9
       滤芯采用桶形设计,可以360°过滤大颗粒。尺寸Φ93.3mm×228.4mm,约400g,轻便。

图10
       滤网采用折叠形式,减小风阻,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快速过滤。外滤网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耐折耐油耐酸碱,使用寿命长。滤芯两端设计有泡棉圈,一是可以利用泡棉的伸缩性方便拆卸清理/更换,二是可以减小因车辆颠簸而产生的震动,安装稳固。

图11
       用手打开主机左侧壳上的PM2.5传感器盖板。对应于图中红色方框的孔,盖板上设计有一块泡棉,目的是防外界杂光及灰尘,稳定气流,还可以方便定期清理。

图12

图13
       用撬棒沿着装配间隙将右侧壳卸下。可以看到其采用8个卡扣进行连接,8个卡扣处在出模时都需要有斜顶配合出模。

图14
       用撬棒将滤芯槽两侧的两块进风口板的16个卡扣(单块8个)撬开,拆下两侧面的进风口板。沿与左侧壳装配的间隙撬开卡扣,将正面的进风口板卸下。

图15
       两侧面的进风口板除了8个卡扣(单侧面)的配合,在一端,将卡扣设计的比较小,在连接装配的同时还提供了安装的位置信息。

图16

图17
       将滤芯处外壳两侧的6个扣与内部支架拆开,将其卸下。完成主机4个侧面壳体的拆卸。

图18

       两出风口处的塑料边框,通过热熔方式(红圈标出)安装在出风口处的对应孔位,起到美化外观作用。

图19

图20
       4个侧面壳体之间除了卡扣配合外,还设计有止口反止口,用来限位。考虑到长度比较长,母止口(红圈标出)采用分段式设计。
图21
图22
       支架内侧两端也即滤芯两端设计了一个滤芯连接板,滤芯连接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凸台1与滤芯的外口径相配合,凸台2与滤芯的泡棉凹槽相配合,提高风道的密封性。外界的空气从主机三个侧面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滤芯过滤后,再由离心涡轮风机将洁净的空气输送至外界。

图23
图24
       将沉头螺钉(6颗)用十字螺丝刀拆下,将两端的滤芯连接板卸下。滤芯连接板的背面与离心涡轮风机处的支架支撑板上凸台配合处,设计了一圈密封泡棉,保证过滤完的洁净空气能够高效的被输送出去。滤芯连接板的背面对称位置还设计了两个正方形的空心立柱(红圈标出)与支架支撑板上的两个正方形空心立柱(红圈标出)位置错位装配,提供一个装配的位置信息。

图25

图26
       拔下支架上的接插件。排线通过支架上的凹槽固定。此处可以借鉴学习一下。

图27

图28
       拧下用于将内部支架固定在支架支撑板上的16颗螺钉,将支架拆卸下来。支架横梁部位与进风口的设计一样也采用圆形孔设计,为空气流入减小阻力。支架由两部分组成,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卡扣两侧设计了两个凹凸结构,该结构配合以后再将卡扣扣上,两侧增加的凹凸结构主要用来限位并辅助卡扣进行装配,增加机械强度。

图29

       将左风机部分的3颗螺钉拧下,即可将支架支撑板1与风机1拆开。为了保证风道的密闭性,支撑板1与风机1配合处采用了两处凹凸配合形式,提高密封性。

图30

       拧下右风机部分的3颗螺钉,拔下接插件,即可将风机2、PCB部分、支架支撑板2拆开。风机2和支架支撑板2之间的配合与风机1和支架支撑板1之间的配合相同。
图31
       PCB部分主要由PCB 1、PCB 2、PCB 3、右侧壳四部分。PCB 1是Key PCB,PCB 2是PM2.5 PCB,PCB 3是Main PCB。

图32

       PCB 1通过抽拉的方式装配在右侧壳上。PCB 1的外框安放在右侧壳对于的槽内(红圈标出),在PCB 1的底部还设计有缺口与右侧壳底部的凸柱相配合(黄圈标出)。
图33

       将PCB 1从右侧壳的槽中抽拉出来,拔下接插件。按键实体也随之卸下。
图34
       PCB 1上的按键与按键实体上的加强筋相对应,LED与硅胶相对应。

图35

       按键实体4个脚上的凸台与右侧壳上的空心立柱相配合(红圈标出),提供实体按键位置信息。此外还设计一凹凸结构(黄圈标出)来提供安装的方向性信息。实体按键的四个触角为自身提供弹力。

图36
图37

       拧下PM2.5模块上的1颗螺钉(红圈标出),拔下接插件,将PM2.5模块卸下。通过右侧壳上设计的两个“L”形的凸柱来定位PM2.5模块进行装配。此处PM2.5依然采用的红外原理的传感器,应该是基于成本上的考虑。
图38
图39
       PM2.5模块正反面展示。

图40

图41

       拧下Main PCB上的3颗螺钉(红圈标出),将右侧壳与Main PCB分开。螺钉的位置即限定了安装的位置与方向。

图42

图43
       Main PCB正反面展示。

图44
       4个侧面壳体与左右壳体之间除了卡扣配合(篮圈标出)外,还设计有凹凸配合,来定位和提高稳定性。

图45
       配合后状态展示。

图46
       完成拆解。

总结

       

  1. 米家的这款车载净化器在内部支架间的卡扣连接处的配合结构、风机与Main PCB连接的导线走线方式、为了提高密封性4个侧面壳体与左右侧壳配合处所设计的凹槽与凸台结构等都值得借鉴学习。
  2. 通过对米家这款净化器的拆解,知道了空气净化器相关的设计注意点,对以后的设计工作有促进作用。
  3. 建议米家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更换激光散射原理的PM2.5传感器,作为空气净化器重要的回馈传感器,相比红外原理的更加精准,数值更加稳定,对于温度的适应性也更好。
  • 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空气净化器电路原理图PCB图源程程序 ⑴.接通电源后,机子没有显示; ⑵.按下遥控器上的“电源开关”按键后:显示板上橙色灯亮,CN4(M FAN)通电,电机按照中速运行;电源板上CN5、CN6、CN7、CN8通电,4个摆风电机M2运行,摆风叶片摆动;电源板上CN2通电,摆风电机M1运行;电源板上CN3通电,负离子运行;再按下遥控器上的“电源开关”按键后,机子恢复之前状态。 ⑶.按下遥控器上“低”按键后,电机低速运行,绿色LED灯亮。按下遥控器上“中”按键后,电机中速运行,橙色LED灯亮。按下遥控器上“高”按键后,电机高速运行,红色LED灯亮。 ⑷.按下遥控器上的“摆风”按键后,电源板上的M1和4个M2断电,摆风停止。再按下遥控器上的“摆风”按键后,机子恢复之前状态。 ⑸.按下遥控器上的“负离子”按键后,CN3断电,负离子停止工作。再按下遥控器上的“负离子”按键后,机子恢复之前状态。 ⑹.CN4电源所用电机为:三速电机,功率为100W,输入电源AC110-127V/60HZ或者AC220-240V/50-60HZ。 ⑺.CN2电源所用电机M1为:步进电机,功率为10W,输入电源AC110-127V/60HZ或者AC220-240V/50-60HZ。 ⑻.CN3电源所用负离子为:功率小于5W(要求按照100W功率来设置,以后可以考虑用来做其他功能的电源),输入电源AC110-127V/60HZ或者AC220-240V/50-60HZ。 ⑼.CN5,CN6,CN7,CN8电源所用M2电机为:步进电机,型号为:28BYJ46,输入电源为12VDC。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