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公共子序列(python二维数组的正确建立)

leetcode第1143题

 这里选择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解决,两个字符串选择利用二维数组进行解决(对于两个字符串的动态规划问题,一般而言都需要一个二维dp数组)

text2 = 'babcde'    text1 = 'ace'

0123456
 ” “babcde
0“ ”0000000
1a0011111
2c0011222
3e0011223

至于为什么要在每个字符串前面插入一个空字符,个人理解是为了在实现算法时利用到检索周围的数据,为了更加简单才特意这样做的。也就是说对于text1[0]和text[0]来说它们的最长公共子序列(LCS)就是dp[1][1],反过来说就是dp[2][4]=2的含义就是对于‘ac’和‘babc’,它们的LCS长度为2。

具体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longestCommonSubsequence(self, text1: str, text2: str) -> int:
        def dp(i,j):
            if i ==-1 or j ==-1:
                return 0
            if text1[i]==text2[j]:
                return dp(i-1,j-1)+1
            else:
                return max(dp((i-1),j),dp(i,(j-1)))
        return dp(len(text1)-1,len(text2)-1)

上述代码是利用递归实现,所以时间复杂度过高,不能通过测试要求,因此之后可以利用备忘录的形式将数据保存下来避免多余计算,减少时间复杂度。

class Solution:
    def longestCommonSubsequence(self, text1: str, text2: str) -> int:

        m = len(text1) #列
        n = len(text2) #行
        dp = [[0] * (m+1) for _ in range(n+1)] #避免在同一行进行操作
        #我们知道一维数组可以用 [0] * N 这种声明方式。但是二维数组不能用上面的声明方式,这会导致                 
        #dp 中的每行的列表是同一个 id,所以对其中一行的操作都会表现为每一行的操作
        for i in range(1,n+1):
            for j in range(1,m+1):
                if text1[j-1]==text2[i-1]:
                    print(text2[i-1],text1[j-1])
                    dp[i][j]=dp[i-1][j-1]+1
                else:
                    dp[i][j]=max(dp[i][j-1],dp[i-1][j])   
        print(dp)    
        return dp[n][m]

在书写上述代码时遇到一个问题,这里记录下来,在python中形成二维数组时不能按照形成一维数组的套路来形成一维数组,这样会使得每次都是在同一行上进行计算,从而返回错误结果。需要使用for循环进行产生二维数组才是正确的数组。

对于动态规划问题个人也是才刚刚开始学习,这里用来记录一些个人遇到的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秋冬晚归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