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嗅觉传感器:开启感知新纪元》
一、嗅觉传感器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嗅觉传感器
嗅觉传感器是一种能够通过分析呼吸中的化合物或气体分子来识别个体身份、检测特定气味的新型设备。它就像一个神奇的“人造鼻子”,能够捕捉并分析我们呼出气体中的微小成分,从而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身份识别方式。
以日本研究人员开发的嗅觉传感器为例,其平均准确率接近 98%,可通过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化合物来识别不同个体。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并确定其中的 28 种化合物可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然后团队开发出一个“16 通道”嗅觉传感器,每个通道可以识别特定范围的化合物。传感器会将数据传递到机器学习系统中,经过成分分析,系统会针对每个个体生成不同的配置文件。
在这个信息和技术的时代,生物识别认证是保护宝贵资产的重要方式。从常见的指纹、掌纹、声音和面部识别,到不太常见的耳朵和手指静脉,机器可使用各种生物识别方法来识别一个人。而人类气味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识别技术,使用个人独特的化学成分来确认“你是谁”。
嗅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所不同。传统的生物识别技术依赖于每个人的身体独特性,但它们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身体特征可能会被复制,甚至会因受伤而受损。而嗅觉传感器则通过分析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化合物,利用每个人独特的化学成分来进行身份识别。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皮肤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可能低至万亿分之几,而呼出的化合物浓度可高达百万分之几。因此,研究小组转而研究是否可用人类呼吸来代替皮肤产生的化合物进行生物识别。
此外,嗅觉传感器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目前的研究表明,增加更多传感器并收集更多数据,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障碍。例如,在医疗界,一种多通道传感器阵列的构建,很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或许我们的手机就可以通过呼气解锁,满大街都能见到对着手机“吹气”的景象。
二、嗅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传统嗅觉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统的嗅觉传感器系统通常由交叉敏感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算法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气味分子被机器嗅觉系统中的传感器阵列吸附,产生电信号。
◦气味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与传感器阵列相互作用,引发传感器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这些传感器各自对特定气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由一些不同敏感对象的传感器构成的阵列可以测得被测样品挥发性成分的整体信息。常用传感器按材料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型半导体传感器、导电聚合物传感器、质量传感器、光纤气体传感器等。
2.生成的信号经各种方法加工处理与传输。
◦信号预处理方法应根据实际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模式识别方法和识别任务选取。通常认为嗅觉模拟系统中某一传感器对气味的响应为一时变信号,由多个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对气味的响应是多维状态空间的一个矢量。气味传感器阵列对气味的响应灵敏度部分取决于传感器的质量,此外,测试环境和信号处理方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将处理后的信号经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做出判断。
◦在机器嗅觉中,模式识别技术是对预处理之后的信号再进行适当的处理,获得气体组成成分和浓度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和预测,实现对气味的检测和判断。
(二)新型人工神经形态嗅觉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
新型人工神经形态嗅觉传感器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器以及信号指示器组成。
4.该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器以及信号指示器组成。
◦信号转换器由单壁碳纳米管(CNT)神经晶体管和 CNT 负载晶体管组成。在 CNT 神经晶体管中,CNT 通道直接暴露于环境气氛中以进行反应,而 CNT 负载晶体管的表面则使用 SU - 8 光刻胶进行钝化,以阻止与环境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CNT 神经晶体管和负载晶体管连接形成信号转换器,并连接到气体指示器的输入端。
5.信号转换器主要是由单壁碳纳米管(CNT)神经晶体管和 CNT 负载晶体管组成,CNT 通道直接暴露于环境气氛中以进行反应,而 CNT 负载晶体管的表面则使用 SU - 8 光刻胶进行钝化。
◦这种设计使得 CNT 神经晶体管能够直接与环境中的气体分子相互作用,而 CNT 负载晶体管则通过表面钝化避免了与环境气体分子的不必要反应,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受到生物嗅觉系统呼吸冲模式的启发,将气体刺激以脉冲形式提供给 CNT 神经晶体管,随着对气体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