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分卡看似简单,但要先认识它,熟悉它,常用它,它才会看起来的确简单,变得简单。兹就相关事项简介如下:
(1) 十八洞记分卡
(a) 分前九洞(front nine或out)及后九洞(back nine或in)。前九洞洞号为1至9,标准三杆(par 3)及五杆(par 5)各二洞,标准四杆(par 4)有五洞;后九洞洞号10至18,标准三杆及五杆亦各二洞,标准四杆亦有五洞。
(b) 分前九洞各洞差点(handicap或HDCP)或杆数指数(stroke index或s.i.)分别为1、3、5、7、9、11、13、15、17;及后九洞各洞差点或杆数指数分别为2、4、6、8、10、12、14、16、18。它们都分别配置在各洞。
(2) 二十七洞记分卡
分为三区,如A、B、C或用东西南等,各九个洞,洞号各自1至9,差点或杆数指数亦各为1至9。
(3) 三十六洞记分卡
分为四区,如A、B、C、D或用东西南北等,每区各九个洞,洞号各自1至9,差点或杆数指数亦各为1至9。有时合成二座18洞球场,则其记分卡之设计就如同(1)18洞球场之记分卡。
(4) 各种记分卡上所列项目如下:
(a)洞号(hole number):
18洞洞号为1至9, 10至18;27洞洞号分别是1至9, 1至9, 19;36洞洞号1至9, 1至9, 1至9, 1至9,或为1至18及1至18。
(b)标准杆数(par):
绝大多数球的球洞都只有标准 3, 4, 5杆洞;仅极少数球场才有标准6杆洞的。
(c)差点或杆数指数(HDCPC或s.i)
大多为前九洞为奇数(1、3、5、7、9、11、13、15、17),后九洞係偶数(2、4、6、8、10、12、14、16、18);27及36洞的记分卡,分三区或四区,各区仅9洞,故洞号只有1至9,因此差点数亦仅有1至9。
(d)码数或公尺数 (yardage或meter)
各洞均分别列有蓝色(blue tee)、白色(white tee)和红色(red tee)等三个梯台的码数。例如,Hole No. 3(第三洞), Par 3(标准3杆), 190(蓝梯)、175码(白梯)、135(红梯), HDCP 7(差点7);Hole No.5, Par 4, 460、445、405, HDCP 3;Hole No. 1, Par 5, 615、595、525 ,HDCP5。
(e)记杆数栏:
因为一组最多四人,因此大致有前九洞和后九洞都有每洞四格,各有每洞杆数、各实打合计杆数、十八洞合计总杆数(total score)、差点及减去差点后之净杆数(net score)。
(f)其他记事栏
记分卡上必定列有比赛名称(name of competition)、日期(date)、球员姓名(player’s name)空白栏及签名处(attested by)、记分员签名处(approved、marked by、marker);比赛结束,核对各洞杆数或分数后,打球球员及记分球员均必须在记分卡上签名,记分卡才有效。
(g)当地规则
记分卡背面有单行或当地规则(Local Rule),打球前应先行阅读,有不明白之处应询问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