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Linux网络编程模型

[1]多进程并发模型

bind(srvfd);
listen(srvfd);
for(;;){
    clifd=accept(srvfd,...);//开始接受客户端来的连接
    ret=fork();
    switch(ret)
    {
      case-1:
        do_err_handler();
        break;
      case0  :  // 子进程
        client_handler(clifd);
        break;
      default:  // 父进程
        close(clifd);
        continue;
    }
}
//======================================================
void client_handler(clifd){
    read(clifd,buf,...);      //从客户端读取数据
    dosomthingonbuf(buf);  
    write(clifd,buf)          //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

上述程序在accept系统调用时,如果没有客户端来建立连接,则会阻塞在accept处。一旦某个客户端连接建立起来,则立即开启一个新的进程来处理与这个客户的数据交互。避免程序阻塞在read调用,而影响其他客户端的连接。

[2]多线程并发模型

在多进程并发模型中,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开启fork一个进程,虽然Linux中引入了写实拷贝机制,大大降低了fork一个子进程的消耗,但若客户端连接较大,则系统依然将不堪负重。通过多线程(或线程池)并发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问题。
在服务端的线程模型实现方式一般有三种:
(1)按需生成(来一个连接生成一个线程)
(2)线程池(预先生成很多线程)
(3)Leader follower(LF)

void *thread_callback( void *args ) //线程回调函数
{
        int clifd = *(int *)args ;
        client_handler(clifd);
}
//===============================================================
void client_handler(clifd){
    read(clifd,buf,...);       //从客户端读取数据
    dosomthingonbuf(buf);  
    write(clifd,buf)          //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
//===============================================================
bind(srvfd);
listen(srvfd);
for(;;){
    clifd = accept();
    pthread_create(...,thread_callback,&clifd);
}

服务端分为主线程和工作线程,主线程负责accept()连接,而工作线程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流的读取等。因此,即使在工作线程阻塞的情况下,也只是阻塞在线程范围内,对继续接受新的客户端连接不会有影响。
第二种实现方式,通过线程池的引入可以避免频繁的创建、销毁线程,能在很大程序上提升性能。但不管如何实现,多线程模型先天具有如下缺点:
1)稳定性相对较差。一个线程的崩溃会导致整个程序崩溃。
2)临界资源的访问控制,在加大程序复杂性的同时,锁机制的引入会是严重降低程序的性能。性能上可能会出现“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况。

[3]IO多路复用模型(select/poll)

多进程模型和多线程(线程池)模型每个进程/线程只能处理一路IO,在服务器并发数较高的情况下,过多的进程/线程会使得服务器性能下降。而通过多路IO复用,能使得一个进程同时处理多路IO,提升服务器吞吐量。
在Linux支持epoll模型之前,都使用select/poll模型来实现IO多路复用。以select为例,其核心代码如下:

bind(listenfd);
listen(listenfd);
FD_ZERO(&allset);
FD_SET(listenfd,&allset);
for(;;){
    select(...);
    if(FD_ISSET(listenfd,&rset)){    /*有新的客户端连接到来*/
        clifd=accept();
        cliarray[]=clifd;      /*保存新的连接套接字*/
        FD_SET(clifd,&allset);  /*将新的描述符加入监听数组中*/
    }
    for(;;){    /*这个for循环用来检查所有已经连接的客户端是否由数据可读写*/
        fd=cliarray[i];
        if(FD_ISSET(fd,&rset))
            dosomething();
    }
}

select IO多路复用同样存在一些缺点,罗列如下:
单个进程能够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存在最大限制,通常是1024,当然可以更改数量,但由于select采用轮询的方式扫描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数量越多,性能越差;(在linux内核头文件中,有这样的定义:#define __FD_SETSIZE 1024)
内核 / 用户空间内存拷贝问题,select需要复制大量的句柄数据结构,产生巨大的开销;
select返回的是含有整个句柄的数组,应用程序需要遍历整个数组才能发现哪些句柄发生了事件;
select的触发方式是水平触发,应用程序如果没有完成对一个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进行IO操作,那么之后每次select调用还是会将这些文件描述符通知进程。
相比select模型,poll使用链表保存文件描述符,因此没有了监视文件数量的限制,但其他三个缺点依然存在。
拿select模型为例,假设我们的服务器需要支持100万的并发连接,则在__FD_SETSIZE 为1024的情况下,则我们至少需要开辟1k个进程才能实现100万的并发连接。除了进程间上下文切换的时间消耗外,从内核/用户空间大量的无脑内存拷贝、数组轮询等,是系统难以承受的。因此,基于select模型的服务器程序,要达到10万级别的并发访问,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select

select()用来等待文件描述符状态的改变。

int select(int maxfd,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e_set
*exceptfds, const struct timeval *timeout)
  • maxfd:文件描述符的范围,比待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大1。
  • readfds:被读监控的文件描述符集,调用后返回异常文件描述符数组。
  • writefds:被写监控的文件描述符集,调用后返回异常文件描述符数组。
  • exceptfds:被异常监控的文件描述符集,调用后返回异常文件描述符数组。
  • timeout:超时时间,为0立即返回,为NULL一直阻塞,正整数等待超时时间。
  • 返回值:
    1. 正常情况下返回满足要求的文件描述符个数;
    2. 经过了timeout等待后仍无文件满足要求,返回值为0;
    3. 如果select被某个信号中断,它将返回-1并设置errno为EINTR;
    4. 如果出错,返回-1并设置相应的errno。

文件描述符集操作

#include <sys/select.h>
int FD_ISSET(int fd,fd_set *set);   //用来测试描述词组set中相关fd的位是否为真;如果为真返回非零值,否则返回0。
void FD_CLR(int fd,fd_set *set);    //用来清除描述词组set中相关fd的位;
void FD_SET(int fd,fd_set *set);    //用来设置描述词组set中相关fd的位;
void FD_ZERO(fd_set *set);          //用来清除描述词组set的全部位。

[4]IO多路复用模型(epoll)

待续

转载至:快课网 » 5种服务器网络编程模型讲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