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生活中的家电类产品充放电管理有专门的芯片,根本不会用电阻分压这么蠢的方式测量锂电池电压,但是对于大功率的例如逆变器之类的可能不一定: (下图为小米手环电池管理方案)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BQ系列的方案,但是中国的厂商大部分都做了国产替代。
小米手环9内部搭载的思远半导体SY6103线性充电管理芯片,集成路径管理,最大线性充电电流500mA,耐压28V。集成I2C通信模块,主机可灵活配置充电参数及获得充电状态,同时可上报相关中断。
电流采样电阻常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压降来计算电流。根据电阻的放置位置,电流采样可以分为高边采样(High-side sensing)和低边采样(Low-side sensing)。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1. 高边采样(High-side sensing)
高边采样是将电流采样电阻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测量电源到负载的电流。
优点:
- 地电位不受影响:由于采样电阻放置在负载的上方,负载的地电位保持稳定,适合对负载电压敏感的设备。
- 可以检测短路到地的故障:由于采样电阻位于电源侧,能够检测到从负载到地的短路情况,安全性更高。
- 适合测量多个负载的电流:当电源供给多个负载时,放置在高边的电流采样电阻可以更方便地测量每个负载的电流。
缺点:
- 共模电压高:采样电阻的两端存在高的共模电压,通常与电源电压接近,因此需要高精度的差分放大器或专门的高边电流检测放大器,设计复杂且成本较高。
- 放大器电路复杂:由于要处理较高的共模电压,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设计相对复杂,尤其是在高电压应用中。
2. 低边采样(Low-side sensing)
低边采样是将电流采样电阻放置在负载和地之间,测量负载到地的电流。
优点:
- 电路简单:由于采样电阻的一端接地,信号处理电路只需处理接近地电位的信号,所需的运算放大器和放大电路设计简单且成本低。
- 低共模电压:信号的共模电压接近地电位,容易放大和处理,不需要特殊的差分放大器。
缺点:
- 地电位上升:由于采样电阻位于负载和地之间,电阻上的压降会导致负载的地电位上升,可能影响对地电位敏感的负载,降低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
- 无法检测短路到地的故障:因为采样电阻在负载的下方,无法检测负载直接对地短路的情况,无法提供全面的故障检测。
- 负载端电压精度降低:由于地电位的波动,可能影响负载端电压的精度,特别是在精密模拟电路中。
总结
- 高边采样适合需要精确监测和对负载地电位敏感的应用,能够提供全面的故障检测,但需要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 低边采样则适合成本敏感、对地电位不敏感的场合,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对故障检测能力有限,且可能引起负载地电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