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之前在学习分类问题是,突然有个疑问,为什么损失函数变成使用交叉熵了,而不是所熟悉的均方差MSE?
    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很多资料,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的都有,所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此做一个总结。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步来看, 一是为什么交叉熵可以作为损失函数,二是为什么在分类问题中一般使用交叉熵而不使用均方误差。

为什么交叉熵可以作为损失函数

    交叉熵的定义如下:
L i = − [ y ( i ) l o g y ^ ( i ) + ( 1 − y ( i ) ) l o g ( 1 − y ^ ( i ) ) ] L_i = -[y^{(i)}log\hat{y}^{(i)} + (1-y^{(i)})log(1-\hat{y}^{(i)})] Li=[y(i)logy^(i)+(1y(i))log(1y^(i))]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直接拿来用,但是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表征真实样本标签和预测概率之间差距?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接下来就慢慢解读。

交叉熵损失函数的数学原理

    以二分类问题为例,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模型,真实样本标签为[0,1],分别表示负类和正类。模型最后会通过一个Sigmod函数,输出一个概率值,这个概率值反映了预测为正类的可能性:概率值越大,样本为正类的可能性越大。
    Sigmod函数的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如下:
g ( s ) = 1 1 + e − s g(s)=\frac{1}{1+e^{-s}} g(s)=1+es1

    其中s是模型上一层的输出,Sigmod函数特点为:当s为0时,g(s)=0.5;s >> 0时,g ≈ \approx 1,;s << 0时,g ≈ \approx 0。显然,g(s)将前一级的线性输出映射到[0,1]之间的数值概率上。这里的g(s)就是交叉熵中的模型预测输出。
    之前说过,模型预测输出表征了当前样本为正类(即标记值为1)的概率:
y ^ = P ( y = 1 ∣ x ) \hat{y} = P(y=1|x) y^=P(y=1x)

所以,当前样本为负类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1 − y ^ = P ( y = 0 ∣ x ) 1-\hat{y} = P(y=0|x) 1y^=P(y=0x)
    重点来了,从极大似然的角度来看,把上述两种情况整合到一起:
P ( y ∣ x ) = y ^ y ∗ ( 1 − y ^ ) 1 − y P(y|x)=\hat{y}^{y}*(1-\hat{y})^{1-y} P(yx)=y^y(1y^)1y
不懂极大似然估计也没关系,可以这么看:
    当真实样本标签为 y = 0 y=0 y=0时,上面式子第一项为1,概率等式转化为:
P ( y = 0 ∣ x ) = 1 − y ^ P(y=0|x)=1-\hat{y} P(y=0x)=1y^
    当真实样本标签为 y = 1 y=1 y=1时,上米昂式子第二项为1,概率等式转化为:
P ( y = 1 ∣ x ) = y ^ P(y=1|x)=\hat{y} P(y=1x)=y^
    两种情况下概率表达式跟之前完全一致,,只不过把两种情况整合在一起了。
重点看一下整合之后的概率表达式,我们希望的是概率 P ( y ∣ x ) P(y|x) P(yx)越大越好。首先,我们对P(y|x)引入log函数,因为log运算不会对函数本身的单调性产生影响, P ( y ∣ x ) P(y|x) P(yx)取最大时, l o g P ( y ∣ x ) logP(y|x) logP(yx)也是最大。如下:
l o g P ( y ∣ x ) = l o g ( y ^ y ∗ ( 1 − y ^ ) 1 − y ) = y l o g y ^ + ( 1 − y ) l o g ( 1 − y ^ ) logP(y|x) = log(\hat{y}^{y}*(1-\hat{y})^{1-y})=ylog\hat{y}+(1-y)log(1-\hat{y}) logP(yx)=log(y^y(1y^)1y)=ylogy^+(1y)log(1y^)
    我们希望 l o g P ( y ∣ x ) logP(y|x) logP(yx)越大越好,反过来,只需要 l o g P ( y ∣ x ) logP(y|x) logP(yx)的负值 − l o g P ( y ∣ x ) -logP(y|x) logP(yx)越小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引入损失函数,令 l o s s = − l o g P ( y ∣ x ) loss=-logP(y|x) loss=logP(yx)即可。则得到损失函数为:
L o s s = − [ y l o g y ^ + ( 1 − y ) l o g ( 1 − y ^ ] Loss=-[ylog\hat{y}+(1-y)log(1-\hat{y}] Loss=[ylogy^+(1y)log(1y^]
    上述已经推导出单个样本的损失函数,如果要计算N个样本的总损失函数,只要将N个Loss叠加起来就可以了:
L o s s = − ∑ [ y l o g y ^ + ( 1 − y ) l o g ( 1 − y ^ ] Loss=-\sum[ylog\hat{y}+(1-y)log(1-\hat{y}] Loss=[ylogy^+(1y)log(1y^]
    此时,便完整实现了交叉熵损失函数的推到过程。

为什么在分类问题中一般使用交叉熵而不使用均方误差

    在回归问题中,我们常常使用均方误差(MSE)作为损失函数,其公式如下:
l o s s = 1 2 m ∑ i = 1 m ( y i − y i ^ ) loss = \frac{1}{2m}\sum^{m}_{i=1}(y_i-\hat{y_i}) loss=2m1i=1m(yiyi^)
    这也比较好理解,因为回归问题要求拟合实际的值,通过MSE衡量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可以通过梯度下降的方法来优化。而分类问题,需要一系列的激活函数(sigmod、softmax)来将预测值映射到0-1之间,这时候再使用MSE的时候需要好好考虑下了,因为激活函数的缘故,将损失函数关于参数的梯度变得复杂化(不再保证凸优化问题),使用给优化带来难度。

上面复杂的推到过程 ,其实结论就是下面一张图: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w和b的梯度跟激活函数的梯度成正比,激活函数的梯度越大,w和b的大小调整越快,训练收敛的越快。而sigmod函数却是长下面这样:

    在上图的绿色部分,初始值是0.98,红色部分的初始值为0.82,加入真实值是0。直观来看那么0.82下降的速度明显高于0.98,但是明明0.98的误差更大,这就导致了神经网络不能像人一样,误差越大,学习收敛越快。     但是如果我们把MSE换成交叉熵会怎么样呢?
    重进计算梯度:
    另外sigmod有一个很好的性质:
    这样损失函数关于参数的偏导数中就不再含有sigmod函数的导数了,有的是sigmod的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也就满足了我们之前所说的错误越大,下降越快。 这也就是在分类问题中常用cross entropy而不是MSE的原因了!

总结

    由于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等一般存在sigmo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因此若使用MSE作为损失函数时,损失函数关于待求参数的导数中会出现sigmod的导数,而sigmod函数的导数是关于原函数的二次函数(以 σ ( z ) \sigma(z) σ(z)为自变量时,导数为 σ ( z ) ( 1 − σ ( z ) ) \sigma(z)(1-\sigma(z)) σ(z)(1σ(z))),这会使得偏导数变得复杂,不利于参数的更新(可能出现)。
    而交叉熵求导时,由于log函数的存在,会使得分母上出现相应的二次方项,消元后,梯度是关于 y − y ^ y-\hat{y} yy^的线性函数,即误差越大,参数更新幅度越大。
    更直观的可以这样理解,令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 ( y − a ) (y-a) (ya)为A, y = 1 y=1 y=1为例,那么 σ ′ ( z ) = σ ( z ) ( 1 − σ ( z ) ) \sigma{\prime}(z) = \sigma(z)(1-\sigma(z)) σ(z)=σ(z)(1σ(z))转化为 A ( 1 − A ) A(1-A) A(1A),所以单样本损失函数的梯度 ( a − y ) σ ′ ( z ) x (a-y)\sigma{\prime}(z)x (ay)σ(z)x转化为关于误差A的函数 A 2 ( 1 − A ) x A^2(1-A)x A2(1A)x,是一个关于A的三次函数,无法实现A越大,梯度越大;反观交叉熵的梯度正比于A,A越大,梯度越大,参数更新越快。

参考资料

简单的交叉熵,你真的懂了吗
简单的交叉熵,你真的懂了吗
为什么使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 10
    点赞
  • 3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