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波尖峰问题

三角波积分尖峰问题

如图所示,在使用由运放构成的积分电路,将方波积分成三角波时,出现了尖峰。前级是由NE5532组成的过零比较器,后级是由LM324组成的积分电路。电路参数我暂且记不清了,但是此问题和电路参数的取值关系不大,先给出结论:此问题是由运放压摆率不匹配造成的。

这里给出有类似情况的multisim仿真

第一个NE5532跟随器的作用是将信号源很大的压摆率变成NE5532的压摆率,即9V/us。第二级积分电路LM324压摆率是0.5V/us。

现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观察示波器图像我们可以发现,尖峰发生在方波边沿处!所以大概率是和边沿有关系,边沿又是由压摆率决定的,所以很可能与压摆率有关系。那是不是说,因为积分电路对边沿冶也进行积分了,所以有尖峰呢?不是的,虽然边沿处我们不能再用此积分公式进行计算(因为电容电流不恒定了)我们得用这个公式来计算输出电压。

经过仿真,大概长这个样子

可见,三角波并没有很大的尖峰,而是缓缓变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对上升沿进行观察,发现过零点处电容的充电电流会突变,会瞬间从正向(反向)变成反向(正向)电流!而这个瞬间电流是很大的!

红色是放电电流,蓝色是充电电流。在过零瞬间,电流会从很小(前半周已经冲了很久,电流很小)变得很大,电压突然更换极性,又几乎瞬间达到峰值,所以反向充电电流会很大。所以这就对运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运放的输入电流要瞬间从正向变成反向,那么这其实就是对压摆率提出要求了,压摆率越小,运放就越难在边沿时间内实现电流的方向变换,如果前后级压摆率一样,那么后级积分电路就刚刚好能在边沿时间内实现电流的方向翻转,所以后级压摆率要大于等于前级。如果不大于,则这个尖峰会因为电路和芯片的寄生参数耦合到输出,也就是说,那个尖峰的“变化率”和前级方波边沿的”变化率“几乎是相等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现在来验证我说的是否是对的,即前后压摆率一致则尖峰消除。

可见,前后压摆率一致时(都是0.5V/us),尖峰消除。当前后级都是NE5532(9V/us)也是没有尖峰,这里不做演示,感兴趣可以自己尝试下。但是有些人实际电路中,前后级用的都是同种运放为何还是会有尖峰呢?这个其实是因为即使是同一种运放,压摆率也并非完全一致,会是一个范围的,所以还是可能会有尖峰,但是如果你的后级压摆率远大于前级,则不会存在尖峰了。

为了再次验证是压摆率不够,运放输入端无法在边沿时间内完成电流的反向,我在仿真中采用同种运放(保证前后压摆率一致)。但是把电容增大,充放电电流也会变大,如果猜想正确,则依据有尖峰,如果把后级压摆率再次提高,尖峰会再次消失。

可以看出,电容增大,充放电电流增大,尖峰再次出现。现在提高后级压摆率,尖峰应该消除。

可以看出,同样的电路参数,因为后级压摆率提高,运放输入端能够跟得上电流瞬间反向,所以尖峰又消除了。

所以后级压摆率最好大于前级2倍。

那么为什么在电容旁并联一个电阻,就能消除尖峰呢?

这个其实是因为RC充放电电路构成的,并联的电阻与电容构成RC充放电电路,使得尖峰出现时,能够让其吸收,而消除尖峰。

当尖峰存在时,会在当前电容电压(u0)上在进行充电,充电公式就是上式。所以如果RC越大,那么对尖峰消除效果越明显(因为要更多的时间去充RC回路)。

同时呢并联电阻不能很大,因为看直流通路,发现是个反向比例放大器,如果电阻很大,那么输出就会有很大的偏置,很可能造成三角波的削顶(底)。

那这个电阻该怎么取呢?经验公式是RC回路的时间常数t0要在周期的1/10到1/5内即可。

电容取值也是有要求的,不能很小,很小则单位时间内,电流变化很大,则三角波会有弯曲,所以电容要取值合适,才能让一个高低电平内,电流几乎是没变化的(横流充放电),才能使三角波更线性。

补充:

可以看到,当压摆率不匹配时,在方波边沿处,电流要瞬间反向,如果压摆率不够,则反向端(蓝色波形)要承受很大的电流,所以输出端会有尖峰。

可以看到,当压摆率匹配时,电流反向能跟得上,运放输入端就不存在尖峰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