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疲劳检测、5G公专网应用、信号机械室、讯飞星火、Agent应用
1 整理涉及公众号名单
1.1 行业类
- RT轨道交通
- 人民铁道
-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 铁路信号技术交流
- 北京铁路
- 轨道交通网
- 上榜
- 铁路视点
- ITS World
- 轨道交通联盟VSTR
-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RailMetro
- 轨道世界
- 铁路那些事
- 铁路技术创新
- 智慧交通
- RTAI智慧城轨网
- 轨道交通智能装备
- NE轨道交通
- 铁路供电
- 上海铁道
- 兰州铁路
-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 铁路社评
- 轨道部落
- 现代轨道交通
- 城市地铁
- 捡瓶子的小灰灰
- 马公子的杂货铺
1.2 人工智能类
- 江大白
- 糙科技
- 新智元
- AI科技评论
- 智东西
- 量子位
- 我爱计算机视觉
- 极视平台
- 人工智能学家
- AI前线
- 当交通遇上机器学习
- 计算机视觉life
- 新机器视觉
- 雷锋网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
- 自动驾驶之心
- 笔记侠
- 夕小瑶科技说
- 水木人工智能学堂
2 数字轨道
导读:在诸多事故致因中,岗位疲劳是主要致因之一,铁路运输岗位疲劳研究目的是客观地认识疲劳,掌握铁路运输岗位疲劳发展规律和风险因素,预防由疲劳诱发的各类事故,研究铁路运输岗位疲劳,对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改善工作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导读:南京地铁通过对5G技术应用的不断探索,成功将5G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有机结合,覆盖了轨道交通全场景,承载了车辆、信号、通信、自动售检票等6大专业12个系统的业务,满足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乘客服务、设备运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发展需求。
(3)2023年城轨智能化发展总结(含城轨云/智能运维中标统计)
导读:为梳理和总结2023年城轨行业在智能化和智慧化方面最新进展,RT轨道交通特围绕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智能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智慧车站等招投标项目进行了梳理,以窥一斑而知全貌,帮助业界人士多方位了解我国城轨在2023年取得的新成果。
导读:兰州车辆段新增的智能“小黄人”,可以灵活穿梭在动车组车底,覆盖动车组常见的190多种故障项点,处理速率每小时超过2万个,重要点位的故障诊断成功率大于99%,巡检机器人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工作量,还可以快速反馈疑似故障部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轨道知识
导读: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工作非常繁忙,铁路员工每天都在紧张忙碌、有条不紊地工作。你知道铁路最忙碌的人员是谁?最憋屈受气的工种是?作业最危险的工种?站立时间最长的工种?走路最多的工种?挨骂最多的人是谁吗?
导读:大家坐地铁时,应该在站台听到或见过“上下车时要注意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空隙”的提醒,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地铁列车的地板和站台不是齐平的呢?其实这里的“高度差”可是有讲究的,一起来看看吧~
导读:铁路信号机械室作为一个重要和神秘部位,掌握列车运行的核心控制系统,今天小编给各位小伙伴介绍一下。
(4)第一届“赛昇杯”数智大赛(轨道交通行业)初赛结果名单公布
导读: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届“赛昇杯“数智大赛(轨道交通行业)征集工作于2023年12月底完成,轨道交通行业内主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务类企业等近百家单位报名参与,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单位和项目参赛。
4 AI产业
(1)讯飞星火V3.5整体接近GPT-4 Turbo!首个13B开源大模型发布,深度适配国产算力
导读:1月30日,科大讯飞重磅发布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讯飞星火V3.5,实测结果显示,讯飞星火V3.5在七大核心能力上都获得了全面提升。针对算力安全问题,科大讯飞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方案——「全栈国产化」开源。
导读:2024年大语言模型综合能力测评报告揭示了全球大模型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算法架构、数据处理和应用场景上的显著进步。报告展示了中国大模型产品的井喷式增长,从通用模型到行业应用,大模型正逐步深入各个领域,如金融、教育、医疗等,那么,在具体领域表现如何呢?
(3)AI Agent如何拼落地?十大领域30款产品盘点,这些赛道最热
导读:从目前已推出的Agent产品来看,已涉及电商、零售、教育等领域。这些面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AI Agent能做什么?有什么特色?具备哪些优势?本文盘点了面向十个领域的AI Agent,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知AI智能体在各领域的应用。
(4)清华系又造大模型标杆!2B规模干翻Mistral-7B,超低成本为AI Agent护航
导读:2月1日,国内最早从事“大模型+Agent”的创企面壁智能开年放大招——发布迄今最强旗舰端侧大模型面壁MiniCPM。这是一款“2B性能小钢炮”,仅用24亿参数,却能对打百亿级大模型,在“极其高效、极低成本、极小规模”上做到领先,并在业界首度将多模态能力引入端侧。
导读:今天给大家解读一篇写的还不错的文章,介绍了一些通用的高级RAG技术,这里很多模块都可以参考,加入到整个RAG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