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C 内存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了C语言中的内存管理,包括栈区、堆区、全局区、常量区和代码区的详细解释,以及申请内存的方式、系统响应、大小限制和效率比较。通过理解这些概念,程序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程序的内存使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提到C语言,我们知道C语言和其他高级语言的最大的区别就是C语言是要操作内存的!

     我们需要知道——变量,其实是内存地址的一个抽像名字罢了。在静态编译的程序中,所有的变量名都会在编译时被转成内存地址。机器是不知道我们取的名字的,只知道地址。

    内存的使用时程序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由于系统内存是有限的(尤其在嵌入式系统中),而且内存分配也会直接影响到程序的效率。因此,我们要对C语言中的内存管理,有个系统的了解。

    在C语言中,定义了4个内存区间:代码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区;局部变量区即栈区;动态存储区,即堆区;具体如下: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 另一块区域。 -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我们来看张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源代码编译成程序,程序是放在硬盘上的,而非内存里!只有执行时才会被调用到内存中!

我们来看看程序结构,ELF是Linux的主要可执行文件格式。ELF文件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ELF头(ELF header)、程序头表(Program header table)、节(Section)和节头表(Section header table)。具体如下:

1、Program header描述的是一个段在文件中的位置、大小以及它被放进内存后所在的位置和大小。 即要加载的信息;
2、Sections保存着object 文件的信息,从连接角度看:包括指令,数据,符号表,重定位信息等等。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Sections中包括:
      (1)  .text   文本结 存放指令;
      (2)  .rodata   数据结  readonly;
      (3)  .data  数据结 可读可写; 
3、Section头表(section header table)包含了描述文件sections的信息。每个section在这个表中有一个入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